伊犁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前后文提示,在括号内写出恰当的成语。

(1)不久,我们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回首过往的岁月,我们想起了培育我们的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他们__________地工作。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读懂了寓言故事_____)(_____;也认识了许多令我们敬佩的人,有____的居里夫人,有_____的孔子。

(2)明明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他总是____地听讲,____地盯着黑板,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从不____乱说一气,总是说得____,连老师听了也频频点头。写起作业总是________,作文更是____

(3)2012年8月5日,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现场,正进行着一场动人心魄____的高手较量赛,最后,林丹____,成功卫冕此次奥运男单冠军,为中国金牌榜又添一枚可贵的金牌。林丹的成功,和他____的努力分不开。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很多人都激动得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________紫丁香  ________绿叶

________小草      ________星星

________美梦    _______笑脸

3、根据要求写出带“龙”的成语。

(1)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______

(2)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深藏不露的人才。______

(3)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______

(4)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______

4、根据内容填诗句和谚语。

(1)“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对于别人的忠告,我们要认真听取。

(2)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吧,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

(3)“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常常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4)我们要像生长在岩石缝中的竹子一样“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困难多大,都永不屈服。

(5)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如同“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中说的一样。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探索________   痛苦________   哀思________   阳光明媚________  威胁________ 抽噎________ 瞻仰_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_

清脆________   愉快________   思考________  五湖四海________

敏锐________   偶然________  鄙夷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代的_____

2“独”的意思是_____,“倍”的意思是___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 是农历__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慨叹,其中一个“_____”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3】诗中勉励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及时努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了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的自然法则。

D.诗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描写园中葵、百川等景物,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8、古诗练习。

寒 食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春城:_____ (2)御柳:_____

(3)汉宫: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

【4】这首诗写的内容和节日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节日的诗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的观众席有1 642个座位、567个站位。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 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剧院内部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被称为“金色大厅”。 

每年新年,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1998年的春节,我国中央民族乐团曾在这里演出,反响轰动。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著名_____ 精彩_____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自然段从        、        等几个方面,具体描写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是按照先      的顺序写的。

4选文主要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文中形容时间匆匆而逝的词语是______

【3】“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个____句,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

【4】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赤裸裸”指___;第二个“赤裸裸”指 ___

【5】作者用了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他的哪些感慨?

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阿瑟林斯基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语段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父亲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为什么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给短文加上小标题:________

2短文写出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

14、阅读短文,完成下题。

表里的生物

①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②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③一天,我对父亲说:

④“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⑤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⑥“只许听,不许动。”

⑦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⑧“小孩儿不许动表。”

⑨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⑩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完成:

(1)自然段“我吓了一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感到愉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段“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对“这么好的表”上文是这样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自然段“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样的话”是指自然段“我”见人就说的话。

B.“这样的话”“我”说了很久呢。

C.“我”后来不说了,是因为“我”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加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天真、幼稚了。

D.后来“我”对这件事印象不深了。

3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有多处,请摘录一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来完成,不少于50字。

(1)对文中爸爸一系列的做法,有些人欣赏,有些人并不认同,你的看法是什么?

(2)“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猜测,到又产生新问题、解答疑问……有人说“我”是胡思乱想,也有人说是探究和思考,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绿叶和野花不是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不是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3.每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都不得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双重否定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4.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双重否定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题目:________的对话  要求:在秋风中,树叶和小鸟进行了对话。请你围绕一个主题,把题目补充完整,也来写一段对话,可以是饭桌上的对话、我和爸爸的对话、燕子和小鱼的对话……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写具体,写生动。字数2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