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全词语。
名贯(______) 天各(______) (______)为马 (______)承志
襟飘(______) 书山(______) (______)见山 (______)车薪
繁衍(______) 百尺(______) (______)千金 (______)薄彼
勤学(______) 四蹄(______) (______)日上 (______)撞撞
生旦(______) 有利(______) (______)北辙 (______)之急
2、辨字组词。
澡(____) 玫(____) 域(____) 诞(____)
燥(_____) 攻(____) 或(____) 延(____)
3、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3分)
书藉( ) 精兵减政( ) 含蝴( )
轻于红毛( ) 磨鬼( ) 一言九顶( )
4、把诗句补充完整,并说说下面词的意思。
长征
红军不怕____________,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
五岭__________腾细浪,乌蒙___________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暖,__________________寒。
更喜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____________。
只等闲:____________ 暖:____________ 寒: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
(1)解释加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仿写ABCC式结构的词语,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①家花满蹊②,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娇④莺恰恰⑤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②蹊(xī):小路。③留连:舍不得离开。④娇:可爱的样子。⑤恰恰:拟声词,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
【1】“千朵万朵压枝低”呼应上句中的“________”字,本句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繁盛。
【2】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可以把“留连”改为“翻飞”,因为“翻飞”生动地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______)
②“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而“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写照,也传达出它带给诗人心理上的轻松适意的感觉。(______)
③“戏蝶时时舞”“娇莺恰恰啼”表面上是在描写景物,实际上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种写作手法叫作寄情于景。(______)
8、课内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给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
晞(xī xiē) 衰(shuāi cuī)
焜(kūn hūn ) 泽(zé zhé)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衰:____________。 德泽:____________。
恐:____________。 焜黄: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劝诫世人 _______________的诗。
【4】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______________,白了少年 头,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意思相同。
9、 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们不惹人注目,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们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们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们就很美,美得自然,美的朴实。野菊花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贵。但野菊花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们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 不求索取 □ 只是给予 □ 给予 □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对第二自然段段意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B. 我喜爱野菊花朴实的美。
C. 我喜爱野菊花的朴素和顽强。
【2】第五自然段中“□”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B. , , , …… C. , , 、 。
【3】把反问句“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改为陈述句,正确的是( )
A. 我觉得人不需要有野菊花的精神。
B. 我觉得人不能不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C. 我觉得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对选文的中心思想,概括的最确切的是( )
A. 本文通过记叙野菊花的特点及用途,赞美了野菊花朴实、顽强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我”愿向野菊花学习的美好愿望。
B. 本文通过记叙野菊花的特点,说明了野菊花的广泛用途。
C. 本文通过记叙野菊花的特点及用途,赞美了野菊花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我”喜爱野菊花的思想感情。
10、祖父的园子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11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12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第④⑤两句与第⑥~12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⑪再数数。
⑫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⑬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岔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⑭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⑮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选文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⑬段划线句子中“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动物的骗术
①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②装死是动物的一大伎俩,如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它就会立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装死,过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实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
③蟹、虾、蛇、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术,迷惑对方,保护自己。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蟹或虾的螯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但这绝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了断足截尾的绝招,来一个“舍车保帅”,新的足还未长成原来大小的缘故。水螅的分身术更高出一筹,它被切成数段之后,每一段都可像蚯蚓那样,长出新的完整的个体来。
④变色法是动物的又一招式。栖息在北极圈的白狐、北欧山区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的雷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如雷鸟,到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盛夏炎暑之时,浑身又换成栗褐之色;当秋风萧瑟的时节来到,又穿上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暗棕色羽裳。
⑤见过竹节蝗、枯叶蝶的人,无不为它们的形态与所附着的茎叶是那么相似而叫绝,这是一种生就的拟态。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叶海马,其体态能模拟周围物体,全身生出许多叶形突出物和丝状物,好似马尾藻一样,在海水中缓缓飘荡,使对手极难辨别。
⑥有的动物甚至会“行诈术”。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费了一番脑筋:它嘴 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 着方步,两眼 着浅浅的溪水。随即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进水里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鹭便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吞食美味。
⑦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绝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掩饰其真面目。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点。
【1】本文介绍的动物骗术主要有装死、_______、_______、拟态和“行诈术”。
【2】对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鸭子在狐爪下很难逃生。
B.采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动物装死逃生的成功率之高。
C.采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鸭子装死的傻样。
D.采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装死是动物逃生的一大伎俩。
【3】第⑥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哪组词最合适?( )
A.咬 踱 注视 B.叼 迈 注视
C.叼 踱 扫视 D.咬 迈 扫视
【4】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使用骗术是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
B.水螅和蚯蚓被切成数段后,每一段都会长出新的完整的个体。
C.叶海马能随环境改变自身颜色,对手极难辨别。
D.动物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有时会掩饰其真面目。
【5】第③段中的“舍车保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腊八粥》选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nǎng)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
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nú)孥说得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合拢—____________ 浓稠—____________
搅拌—____________ 好奇—____________
【2】如果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这两个词语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文第一句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来说明腊八粥受所有人喜爱。
B.选文第二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C.“喜的快要发疯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期盼。
D.“塞灌”写出了人们吃腊八粥时的痛快淋漓。
【4】选文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期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你喜欢吃腊八粥吗?写一写你吃腊八粥的心情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蝙蝠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鸟兽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蝙蝠暗自盘算:“现在我究竟是当鸟好,还是当兽好呢?有人说我是兽,有人说我是鸟。我最好还是观望观望,我要在一旁看一看,哪一边取胜我就属于哪一伙。”
这时,兽类大军和鸟类大军对阵交锋,展开了殊死的战斗。蝙蝠躲得远远的,他觉得鸟类正占上风,便跑到鸟群一边,但并不参战,他想:“等他们获得全胜,我再参加也不迟。”
过了片刻,战局发生急剧变化,兽类好像已经得胜,这时,他急忙窜到兽类队伍宣布:“我的头和躯干同老鼠一模一样,我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后代,这些全是鸟类根本不具备的特征,我分明是兽。请接受我作为你们队伍中的一员吧!我将一生一世地为你们忠诚服务,永不背叛。”
兽类们相信了蝙蝠的话,接受他为队伍中的一员。
但是,这场战争最终还是鸟类取胜了,因为他们有一位勇猛无比的统帅——雄鹰。这时候蝙蝠已吓得半死。
蝙蝠决定逃跑,他跑进了深山老林,躲藏在树洞里。
直到如今,蝙蝠仍栖息在树洞里,生怕被发现。白天藏起来,入夜鸟儿归巢之后,他们才敢飞出来觅食。
【1】选择正确答案。( )
A.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 B.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C.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 D.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2】鸟兽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时,为什么蝙蝠双方都能加入?文章主要对蝙蝠进行了什么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战局的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在文中的标志性词语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故事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疆小伙子在跳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爆发出掌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特森先生说:“我希望你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儿东西。”(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请用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题目: 让我自豪
要求:①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如“母亲”、“班级”、“祖国”、“长城”、“成功”等。 ②字数不少于400字,内容真实,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