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 填空。

(1)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

  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井冈翠竹的__________。

(2)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

  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你喜欢的歇后语写一句话。足球赛上,我们班连连败下来,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写词语。

(1)luò mò________的我听到这样qī měi________的乐曲后,禁不住泪流满面。

(2)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横穿马路,翻越zhà lán________

(3)我们要学会kònɡ zhì_____自己的情绪,防止不良情绪的qīn xí________

4、读完整本书以后可以梳理出全书的结构。请你试着填一填。

5、根据课文内容活学活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匆匆》一文中朱自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让我们记住《长歌行》中对我们的劝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为追悼(谁)______________而做的演讲。文中引用了汉代文学家司马迁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写的《_________》,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是从什么感觉来写春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

2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3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一律”和“____________”“都是”“________”的意思相近,写出了___________,为的是突出元宵节的热闹。

4选段介绍了元宵节人们____________、放鞭炮、____________的习俗。

5过新年,放鞭炮,是孩子们喜欢的事情,请你写出两句和春节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1930年夏,彭德怀带领红五军转战鄂东南,由于战事频繁,加上生活艰苦,他的身体日渐消瘦起来。

警卫员看到这种情形很是焦急。有一天,他暗地里让炊事员下了一碗汤面端到了彭德怀面前。看到面汤里还有几片猪肝,彭德怀问:“哪里来的?”“我看到你连日熬夜操劳,怕身体拖垮了,特地请炊事员做的。”警卫员回答。

彭德怀听后,非常严肃地说:“谁给你这个权力?我一再强调,红军官兵平等,当官的不能搞特殊!”

警卫员还想再解释,彭德怀猛地站起命令道:“不要说了!你快给我送回去!”这时炊事员连忙过来打圆场:“军长,面已做熟了,不吃也是浪费,还是吃了吧!下不为例就是了!”

“不能就是绝对不能!这个先例决不能开!否则就不能说服人。我彭德怀闹革命不是为个人吃好的。如果只为享福,我就呆在国民党里,享受好吃好喝的了!”说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缸子掉在了地上。

炊事员看到军长怒气冲天,顿时不敢吱声了。过了一会儿,彭德怀才缓缓地说:“同志哥,你将这碗猪肝面送给重伤员吃吧。”转头又批评警卫员,“以后约法三章,谁也不准违反。

【1】本文中,“打圆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彭德怀与警卫员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是抓住彭德怀的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彭德怀高尚的品质的。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元 宵

①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人会一边说说笑笑,一边煮元宵。我站在锅边,耐心地看着白白胖胖的元宵,等着它们在沸水中畅游的那一刻。看着热气腾腾的元宵,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②元宵是中国人元宵节时的传统小吃,它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用糯米磨出糯米粉,和面,然后分成一个个剂子,接着将剂子压成一个个小圆饼,再加入黏黏的芝麻、豆沙、枣泥等做馅儿,最后搓成一个个小圆。这黏黏的元宵啊,黏出的是一份对亲人黏得化不开的思念和祝福。

③平日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此时可以把肩上的工作重担暂时放下,身心放松地享受家的温暖;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一天跟着家人赏花灯、吃元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老人们看着说说笑笑的满堂儿孙,心里的那种满足感挂上嘴角,也许他们听不懂年轻人在谈论些什么,但只要看到孩子的笑,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急躁( ) 简单( )

【2】元宵是中国人过______节时的传统小吃,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3】吃元宵表达了____________。(请把文中的话概括)

【4】文段主要写了等元宵煮好和做元宵两件事,详写的是_____,略写的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______

12、课外阅读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丽极了!这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浪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ɡ( )的姑娘!我们的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 )里。

2这篇文章第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有采用了_________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三是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文中的二至四段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些比喻句分别把山比作_________________;把水比作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船。

5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该用__________的语气读。

13、阅读课文片段。

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靠山的泸定城,城的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心惊胆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       比作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                 

3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从敌人这句话中可以读出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红军夺桥的困难?你想用哪几个词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文段第一句话和第二、三句话的关系是(  )

A.先概括后具体

B.先因后果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关联词语,不改变意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人物中,________的死重于泰山,______的死轻于鸿毛。(填序号)

①戚继光  ②刘胡兰  ③雷锋

④秦桧   ⑤李大钊  ⑥汪精卫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烈的听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很喜欢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句子改成直述句。

1.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彩票他没有交给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递给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一些事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记忆,请以“心中的珍藏”为题,写一篇不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