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上作者名字
(1)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________
(4)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________
3、用一个词语代替画横线的部分。
1.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是并非容易的事。( )
2.这是一个很不聪明的办法。( )
3.弟弟还是很不明白。 ( )
4、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染缸(______) 蒸融(______) 简陋(______) 鸿鹄(______)
缥缈(______) 蟋蟀(______) 荒芜(______) 吹嘘(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百岁(______) 龇牙(______) (______)旁门 (______)鹤唳
阳光(______) 混沌(______) (______)电话 (______)绿女
血肉(______) 风驰(______) (______)繁茂 (______)续续
日月(______) 一字(______) (______)烈烈 (______)自弃
一碧(______) 步步(______) (______)世界 (______)夺秒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的景象。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鲈鱼的鲜美和捕鱼者的艰辛进行对比
B.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会让人联想到《悯农》中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本诗后两句的朗读节奏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本诗语言质朴,朗读时应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
【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资料 ①创作背景:诗人在苏州、常州一带查看水情时,目睹江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上起伏,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故而创作了本诗。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语段赏析
日照 生 ,
遥看 。
直下 ,
疑是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 ,是 代诗人 写的。
【3】这首诗歌中表现庐山瀑布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1】词语“方正”的意思有A. 成正方形,不偏不歪 B. 正直。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用它的另外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质朴—______________ 详细—____________ 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
【3】“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把它改写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描写老师外貌和语言的句子,用“ ”标出来。
【5】文中作者回忆了在三味书屋的几件趣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文中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老将黄盖向周瑜献上一个火烧曹营的计划,并说愿到曹营诈降。第二天,周瑜召集众将士,说要长期抵抗曹军,黄盖却说:“大军压境,要是在这个月破不了城,还是投降为好。”周瑜一听大怒,命将士将黄盖拖出去斩首,甘宁为黄盖求情,被赶出营帐。最后,众将领一起跪地苦苦哀求,黄盖保住性命,但被重重打了五十军棍。
【1】这段故事出自 ____________(书名),作者是 ___________ 。
【2】故事中的人物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叫 __________________ ,源于这个故事的一句歇后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周瑜最后死于箭伤复发,临终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4】与 “亮”相关的故事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理解课文,完成练习。(20分)
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对刘老师的尊敬。
(1)“我们”笑是因为 。
(2)“我们”心里酸涩是因为 。
(3)“我们”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是因为 。
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
(4)刘老师这时候“最幸福”因为 。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5)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2、阅读理解
监狱里的锻炼
①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②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他开玩笑地对难友们说:“晒一次太阳,等于吃一两鱼肝油,大家都来晒吧!”
③冰水擦身,是 王若飞同志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手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④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另外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屈臂等动作,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坚持锻炼。
⑤有一次,难友们问王 若飞:“你为什么这样坚持锻炼啊?”“这很简单,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有了强壮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和敌人进行斗争。”王若飞笑着说,“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持斗争。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我们必须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
⑥他的话使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奋,大家都被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也和他一-起在狱中坚持锻炼。
【1】从短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填空。
(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想方设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我们必须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我们不能不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可以分为三大段,下列分法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第④段的中“室内体操”加引号了,引号的用法是( )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讽刺或否定
【6】王若飞狱中锻炼的方法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
【7】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 )
A.赞扬了王若飞坚持锻炼身体的精神。
B.赞扬了王若飞忠于革命,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赞扬了王若飞团结难友,共同对敌的精神。
13、现代文阅读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包利民
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⑥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⑦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选自《联谊报》,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
(2)根据提示,填充方框。
情节:突遇暴雪→① →发现黑点→② →发现村庄
心理:③ →焦急万分→④ →失望之极→放下心来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分别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4)第五段划线句子中的“真的”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来。(40字以内)
(5)文中的“水井”一词表意丰富,请说明。
(6)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就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14、课外类文阅读。
北极光(节选)
是冬老人从遥远的北极带来的礼物吗?圣洁、晶莹、透明,当早晨第一线阳光缓缓地从窗棂上爬过来,透过一层薄明的光亮,它们变得清晰而富有立体感了……它会像南海(qīnɡ chè)________的海底世界,悠悠然游动着热带鱼,耸立着一丛丛精致的(shān hú)________,漂浮着水草和海星……它会像黄山顶峰翻腾的云海,影影绰绰地显现出秀丽的小岛似的山峰;它会像白云飘过天顶,(hào dànɡ)________、坦然;会像梨花怒放,纷繁、绚烂……啊,冰凌花,奇妙的冰凌花,雪女王华丽的首饰,再没有什么能与你媲美的了……你真像小时候玩耍过的万花筒,每天都在变幻着姿势,无穷无尽地变幻。你带给人多少美丽的想象啊,从夏天雨后草地上的白蘑菇,到秋天沼泽地上空飞过的一群群白天鹅……可你是严寒的女儿,是冰雪的姐妹。你在寒夜里(jiànɡ lín)________,只在早晨才吝啬地打开你的画卷,那么短暂的一会儿,不等人从那神奇的图案中找到他们所寻求的希望,就急急地隐没了。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示文中省略的想象的内容。
B. 表示说话语意含蓄,话没说完。
C.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3】此段文字主要写的是( ),表达了作者对( )。
A. 北极光的美丽景象 B. 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C. 冰凌花的美丽 D. 美好生活的向往
E. 冬雪的美丽洁白 F. 人类纯洁心灵的赞美
15、句子大风车。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孙胺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获胜。”(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穿过微云。(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开始发试卷了。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8、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期盼学业的成功与进步,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家庭的幸福与和睦,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请以“期盼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习作;2.认真书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