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渠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查字典填空。  

1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_,组词_____  

2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部,再查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再查音节__,组词____

2、积累与运用。

(1)我想,   的树木会感谢   的鸟。因为,鸟是树木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2)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   。自然给予我们   ,给予我们   ,给予我们   

(3)你读过的田园诗有   朝的   写的《     》和   朝的   写的《   》。

3、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与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凄凉——(   )   亲密——(   ) 变幻——( )

深切——(   )   清寂——(   ) 凝思——( )

弥漫——(   )

 

4、默写古诗《寒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我最棒。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2】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___的品质。

【3】最后一句诗中的__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4】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下列还有哪些是题画诗?用“√”标出来。

A.《墨梅》(  )     B.《惠崇春江晚景》(  )

C.《滁州西涧》(  ) D.《江南春》(  )

7、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_____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____

(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词语:

值:__________ 屐齿:   小扣: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_______________

3名句:“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春*”、“红杏”、“出墙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hu   hù)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清楚______________   严肃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和划线部分照应的句子。

4“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

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

10、片段阅读

腊八粥(节选)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

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九三〇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的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与结尾段相照应的语句,用“______”画出来。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泫然”所流露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节选)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地向听众致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大量的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旋律中,然而那个以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缺陷和困难所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的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达了怎样的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象牙的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岳飞的《满江红》。这位工艺师却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   )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只眼睛,那(   )大错特错了。他是在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大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1给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3文中画线部分是把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

4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美丽花束,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②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1这三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三句话均独立成段,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将第①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陈述句相比,文章用这样的句子开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阅读下列课内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腊八粥(节选)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è)……”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选文第一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料足、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腊八粥的可口诱人。

【2】片段中,“叹气”是指___________,为什么要多次写腊八粥“叹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用大量笔墨写了等粥过程,却用寥寥数语写了喝粥部分,这样安排的好处,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八儿等妈妈煮腊八粥”这一过程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八儿嘴馋与天真可爱的特点,还写出了妈妈对八儿的疼爱,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塑造了令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B.喝粥的部分,虽然寥寥数语,但让读者感受到了腊八粥的美味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

C.详写八儿等粥过程中一连串的心理变化,间接写出了腊八粥的美味,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等待的美好。

D.等粥是重要的,喝粥并不重要,所以等粥作为主要内容详写,喝粥作为次要内容略写。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和小鸟最相亲爱

冰心

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呵!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知更鸟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可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立,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我因找不出它们的中国名字,只得阙疑(把疑难问题留着,不下判断)。早起朝日来出,已满山满谷的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欹枕倾听,使人心魄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这样的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而且是怎样有趣的事,你看小鸟破壳出来,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觉得很丑。它们又极其贪吃,终日张口在巢里啾啾地叫!累得它母亲飞去飞回的忙碌。渐渐地长大了,它母亲领它们飞到地上。它们的毛羽很蓬松,两只小腿蹒珊地走,看去比它们的母亲还肥大。它们很傻的样子,茫然的跟着母亲乱跳。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的过去,啾啾地争着吃。早起母亲教给它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却很憨涩。这几天来,它们已完全的会飞了,会唱了,也知道自己觅食,不再累它们的母亲了。前天我去探望它们时,这些雏鸟已不在巢里,它们已筑起新的巢了,在离它们的父母的巢不远的枝上,它们常常来看它们的父母的。

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合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因为它们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和它们玩。

【1】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欹枕倾听”中的“欹”字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部,这个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倾斜;歪;②相当于“啊”;③叹词,表示赞美。在本文,应选________种解释。

【2】概括第三,第四和第五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是因为________

【4】用“____”表现作者瞥见小蜂雀时神情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最后说“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照管花草。(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水滴石穿

张乖崖为崇阳县令,一个小吏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头发旁的头巾下有一枚铜钱,就问他,他说是钱库中的。张乖崖就下令杖法伺候。那个小吏大为生气说:一枚铜钱怎么值得说,你竟然棒打我。你能打我,可你不能杀我!  

张乖崖提笔写下判语,又说道:一天一枚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铜钱;用绳子来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断;水滴石头,(时间长了)石头会被水滴穿。说完,亲自拿着剑,走下台阶,斩下他的首级,去申台府自首。崇阳县的人至今仍流传。  

1、认真阅读以上故事,以《水滴石穿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流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