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综合性学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小学马上要毕业了,在“再见,我的小学”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完成下列练习。

1.《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请根据拼音把歌词在括号里补充完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pái huái______

2.毕业在即,你的留言本上有大家的临别赠言,请选择合适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父亲提醒你平时要珍惜时间学习,他写的是______;小余同学视你为知己,他寄语你要谦虚,善于采纳意见,他写的是______;作为王老师最好的学生,老师希望你以后更加出色,他写的是______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老师对你的陪伴与关怀一定让你铭记在心吧!请写出对老师的临别赠言。(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填一填。

(1)(一)鸣惊人+(一)本正经=(二)话不说

(2)____龙戏珠+____毛不拔=____思而行

(3)____顾茅庐+____步登天=____海为家

(4)____面楚歌+____无所有=____花八门

(5)____湖四海+____丝不苟=____亲不认

3、我会填写关联词语。

①它的出名________由于它的唱歌,________由于它的住宅。

②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________感到疲劳,它________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了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________在冬天,________气候温和,________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________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________蜡烛烧到金属管处,________会自动熄灭。

⑤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________想了许多办法,________始终放心不下。

⑥太阳________属于我们中国小朋友,________属于全世界的小朋友。

4、区别字组词。

(   ) 筹(   )   惭(   )   兹(   )

(   ) 寿(   )   渐(   )   滋(   )

5、《夹竹桃》一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夹竹桃在月光下的镜像的: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割:分割。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会当:一定要。

1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报得三春晖。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是   代著名诗人   的一首歌颂   的著名诗篇。“游子”是指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 的情景;后两句,作者用小草比喻   ,用   比喻子女的心,用   比喻深切伟大的母爱。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这就是生活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_______________;生活是一首诗,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也有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无奈; ,奏着高低不同的“1,2,3,4,5……”;生活是彩虹, ,装着酸甜苦辣……

生活就是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走出校门,青春的脚步踩到的也许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走进人群,热情的目光窥见的也许是人心与人心的沟壑;走在大街上,总有一些光怪陆离的迷乱闪烁左右;关上房门,四周涌来的也许是刻骨铭心的寂寞。

生活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要鼓足勇气,勇敢地前进,不要在省略号的长河里徘徊,不要在感叹号的小客栈里沾沾自喜,不要在逗号的途中躺下来,千万别被反诘的铁锤吓倒,生活中有的是无穷个问号,它等着我们去探索。记住,千万不要在生活的路上轻易地画上句号,小溪不会因为路途的崎岖而不去大海,它一定会流过狭隘,穿过无奈,回到大海宽广的怀抱中。

生活的字典里找不出淡泊名利的词条,生活的春天里也不会有怀才不遇的闷雷,生活的长河里最少不了的是拼搏。我们正沐浴着三月的阳光,岂有挥霍之理?我们正年轻,也许张口就是个性自我,从而使理想进步与追求近乎模糊,甚至离我们远去,导致人生大堤的决口。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容和饶恕那些虚度光阴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应懂得,生活的真谛是奋斗,是拼搏,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美丽而轻浮的泡沫。

这就是生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它。和着生活的节拍,踏起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生命可以无所谓而来,但不可无所谓而去。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生活是无限美好的,甘洒一路汗水,争得青春无悔!这才是生活。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

沟壑( hè hé)  跋涉( bá shè   bǎ sè )蹉跎( cō tó   cuō tuó)

2把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反的三组反义词,分别写下来。

只争朝夕  垂头丧气 虚度光阴 争名夺利 沾沾自喜 淡泊名利

(   )—( )

( )—( )

(   )—( )

3文中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划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它主要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第一自然段的句式特点,将横线上的句子补出来。

6文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话?摘抄在下面,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寂静的除夕夜

每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并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个工分。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有个怪癖,平时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一早要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来年好运的预兆。心力交瘁的姥姥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地发作,我实在是怕了。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他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面对即将来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家什一一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他们四人则和衣而坐,围着小火炉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家带来的灾难。那一夜好长好长,躺在被窝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 11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大姐则设法招架母亲,二姐和哥哥的任务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

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平反昭雪。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就此我们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20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时感染着我。熟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那是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1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这天的习俗是(  )

A. 放烟火祭祖   B. 吃年夜饭

C. 放鞭炮敬拜祖先   D. 守岁

2母亲发疯的根本原因是(  )

A. 家族遗传   B. 看见人流泪

C. 听到鞭炮声   D. 父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下列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事件发生在20年前的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地点是在我们家当时居住的那个村庄。

B. 本文写的人物是的一家及众乡亲。

C. 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革爸带来的灾难。

D. 全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4阅读全文,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 善良的内心产生的行动,能给受创伤者以慰藉

B. 20年前的除夕夜,“居住的村庄的乡亲为了不触发母亲的病痛在除夕夜没放鞭炮。

C. 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D. 20年前突如其来的灾难给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5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中的灾难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用较多笔墨记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说春节应该是热闹的,文章以《寂静的除夕夜》为题不好,你认为呢?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瑞恩的井

六岁的加拿大男孩子瑞恩是一年级小学生。

一天,老师在班上说,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又缺医少药,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A(捐助  募捐)。老师说,每一分钱都可以帮助那些孩子,一美分可以买一支铅笔,七十美元还可以打一口井。

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七十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妈妈说:“七十美元不是个小数目,家里不能说拿就拿出来。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就要死了,请帮帮他们吧!”妈妈和爸爸商量了一会儿,对瑞恩说:“如果你真的很想得到七十美元,你可以做一些额外的家务自己挣。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制作了一个表格,上面画了三十五行,瑞恩每完成一行的工作就可以挣到两美元。第一项工作是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两美元。接下来,他牺牲了看电影去擦窗子,又得到了两美元。爷爷知道了这件事,请他捡松球,每捡满一袋就可以得到十美元。期中考试,瑞恩把成绩单交给父母,他们用五美元奖励他的优秀成绩。

4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七十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他知道了,他的钱将用来B(捐助  募捐)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他还知道了,七十美元其实只能买一台打水的水泵,而打一口井需要七百美元。负责人对他说:“这个数目对你来说太大了,你能做到现在这样,我们已经很感激了。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妈妈很愿意帮助瑞恩,她帮瑞恩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记者采访了瑞恩,还给他照了相。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一星期后,瑞恩收到了一张二十五美元的汇款单。两个月后,瑞恩已经收到了七千美元的捐款,喜不自胜

瑞恩班上的同学也加入了捐钱的行列,大家希望再造一口井。老师没想到一个孩子对别人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她在教室里放了一个罐子,以便同学们投入零钱;同时她又和有关部门联系,使自己的学生能跟非洲的孩子们相互通信。

两年以后的夏天,一个酷热的早晨,八岁的瑞恩跟妈妈来到干旱的乌干达。汽车驶进一座村庄,道路两旁站着五千多名儿童,他们兴奋地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起手。瑞恩C(害羞  羞怯)地向他们挥手。村里的长者带他来到一口井边,井座在鲜花的包围中,上面刻着:“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他还看到了井边的菜园、山羊。他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D(希望  盼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瑞恩的募捐活动还在继续。在我这篇文章写成时,瑞恩共募捐到六万美元,它们将用来在非洲打井和购买设备。

1给选文ABCD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对应处。

A     B     C     D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第⑥自然段中喜不自胜,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胜利,与失败相对;②承担或承受;③优美的(景物、境界等);④尽。喜不自胜中的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美不胜收中的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3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部分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第⑧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中的一直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为什么不直接拿出七十美元给瑞恩,让他捐给非洲的孩子们呢?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选文,你想对瑞恩说些什么呢?(4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瑞恩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成功与努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你一定也有美丽的愿望,想怎样实现呢?用几句话写一写。(7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②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舱和_______ 舱。

4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语段阅读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读一读父亲的话,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1文中画线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提示从第2至6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1)上课开始,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问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套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大型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必须赶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叔叔握着小汤姆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小刚对我说:明天,我找你,我们去看电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起来。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人是一个非常令人崇敬和敬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大舞台。(12分)

(1)藏戏是戴着面具演出。(改为反问句)

   

(2)爸爸说:我今天很忙,就不接你回家了。(改为转述句)

 

(3)维吾尔的姑娘漂亮。维吾尔的姑娘能歌善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5)竹楼藏在竹林中。(扩句)

   

(6)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

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上面短文中的事情是作者上学时发生的,令作者难忘。在你的小学生活中,一定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同学,一定也有一些让你难以忘却的事情吧。试着写一写。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