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1.______我还有墨水,______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2.______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______缺少很多。

3.至于内衣之类,______缺乏,______我很快就习惯了。

4.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______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______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

2、用所给的字组成适合的词语填入句子中。(8分)

【优】(   )  (   )  (   )  (   )

(1)王老师走路的姿势非常(   )。

(2)桃花心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   )。

(3)李亚娟的语文成绩非常(   )。

(4)国光超市今天搞店庆,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很(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哄堂______)   青面______)   朴实______

______人稀   (______善舞   (______无损

随心______)   吃喝______)   笑逐______

1.妖魔的面具__________,以示压抑和恐怖。

2.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__________

3.双方__________、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4、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再试着写几个含反义词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险 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积累与理解填空。

1.与一个人交谈的时间虽短,但是受益很大,正如古诗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近距离观察事物,才能了解它们,熟悉它们,正所谓:_____________   

2.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______的孩子,同时他又______,还有点______。我还会特别留意描写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我还发现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________。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________,但是我觉得他其实也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飞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直”意思是:( )

A. 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B. 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C. 挺直,使笔直

D. 直爽,直截

2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选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1填空。 

①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鸳鸯。

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

①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

②西塞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肥。

③留连________时时舞,自在________恰恰啼。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这里是,长垣!

黄河九曲回环的“豆腐腰”上,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城市。1051平方公里的黄色沃土,6000年的激情与梦想。

孔子高足子路曾在这里执政,留下了三善之地的佳话;桂陵之战在这里打响,写下了围魏救赵的精彩一笔。

长济高速、大广高速“十”字交汇,新菏铁路、菏宝高速达海通江,衔接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

这里是,长垣!

“垣”汁“垣”味美食飘香

“长垣村妇,赛国之厨”。长垣尚厨之风古已有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与蓬子坐而论“食”;“火候论”“五味调和说”,厨祖伊尹烹饪之花香飘长垣。

千百年来,长垣大厨用扒、熄、爆、炒、炸、抓、烧、烤、蒸、烩等50余种技法,形成了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长垣菜系,钓鱼台国宾馆首任总厨师长侯瑞轩被誉为当代国厨,标注着长垣大厨的刻度。

“垣”产“垣”业经济兴旺

自古蒲地多死士,“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改革开放以来,长垣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说尽千言万语,跑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在“一穷二白”的黄河滩,崛起了“起重、卫材、防腐、烹饪”四大产业,以往“逃荒要饭”的长垣人,成了受人羡慕的“老板”“业务员”。

跑出了“长垣速度”,创造了“长垣现象”,熔铸了“长垣精神”。“不屈不挠,勇于创新,自强不息,敢拼敢干”,始终是这座城市不变的精神底色。

“垣”居“垣”地幸福启航

这里,拥有着秀丽的面容,城乡洁净,道路宽阔,鸟语花香,碧水蓝天。“花香云寨”,美丽的百花园;“水墨赵堤”,北国的小江南。

这里,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中原文化大舞台、欢乐中原、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给群众提供了文化大餐。免费公交、哈罗单车,体育馆、图书馆,各种公益讲座,让市民的幸福感飙升。

这里,洋溢着道德的“芳香”,全国道德模范王一硕、救人英雄魏杰彪、“中国好人”王国胜等典型接连涌现。“最美长垣人”颁奖盛典,轰动全县,全国文明城市,身手不凡。

“四个长垣”蓝图如画,“出彩长垣”彩叠焕章。沐着新时代的春风,长垣这艘巍峨的巨舰,朝着幸福的明天,扬帆远航!

这里是,长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巍峨( )            ( )            龙盘( )          烹饪( )

【2】文中所说的长垣的“四大产业”是指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提到孔子,关于孔子的名言你知道哪些?写出至少一句。

____

【4】长垣有“厨师之乡”的美称,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有很多,请你选择一种熟悉的美食,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

10、阅读。(17分)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 tǐ  liàng 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àn dǒu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 xuán  zhuàn 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可每次当我拿起它时却舍不得放下。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文中的拼音处是什么词语,并仔细拼拼。把它们写在后面括号里。(4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4)本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这句话表达了"我"

。(2分)

(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7)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3分)

 

 

 

11、阅读:

爱的味道

“妈,我难受。”“再坚持一会,孩子,来,靠着妈站。”这已经是第十一站了。车里的人好多啊,人们几乎是紧贴在一起的。异常闷热的空气里夹杂着汗水的酸味。我焦躁不安,怎么站都难受心里一面念叨着汽车快些到站吧,一面担心自己会呕吐在车厢里。

熬啊熬,终于可以下车了。妈妈扶着我,找到车站旁边的一个座位坐着。我已经忍到了极限,肚子里早已翻江倒海眼前直泛红,慢慢的,我似乎失去了知觉,身子软了下去。隐约间感觉到有好多人围了过来。“这孩子怎么了?”一个叔叔关切地问。“是不是低血糖啊?”“对,是有一些低血糖。”“低血糖?这就好办了。”一个阿姨凑过来,“各位,谁带糖了?有没有带糖的?”“我这儿有,我这儿有。”一个老奶奶回答,紧接着,我就感觉到一丝甜味在嘴里扩散。

渐渐的,我恢复了知觉,腿也有了些力气,眼睛慢慢地睁开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映入我的眼帘。“你好些了吗?”一个阿姨抚摸着我的头问。我点点头。“给,孩子,这糖是奶奶给的,要是难受了,就含上两块。”说着,那个奶奶把一包糖都塞进了我的怀里。“如果没事儿,我们就先走了。”很快,周围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我看着怀里的糖,不禁流出了感激的泪。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那股甜甜的味道,却永久荡漾在我的心头……

【1】写出近义词

①关切-______②隐约-______

【2】短文主要写______

【3】第一段里“我”焦躁不安的表现是______

【4】请用“     ”画出车里的环境描写,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股甜甜的味道为什么荡漾心头挥之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个奶奶把一包糖塞.进我的怀里。”把“塞”改成“放”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片段,回答问题。 

    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②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________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

2按照课文,把短文中的第段的横线填完整。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3文段中追根求源的意思相近的俗语是________

4文段中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

5文中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例子,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

6段中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

A. 陈景润   B. 郭沫若    C. 钱学森        D. 华罗庚

7打破砂锅问到底表达了________的科学精神。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岀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为了说明“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文章举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

B.第三段与主人公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C.因为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几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①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句子②指出________________;句子③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④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即“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演讲。文中提到张思德的地方仅两处,是否是对主题的偏离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怀疑与学问(节选)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章句》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章句》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下列是对选文中心论点的把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2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为了证明中心论点选择了哪个事例作为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两句中的两个“这样”指代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

17、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要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告别,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请写一写。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

题目:再见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