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词,并选择组的词填空。
科(____) 领(_____) 解(_____)
香(____) 发(_____) 开(_____)
1.(____)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____)问题要有耐心。
3.他在医学这个(____)一早上领头羊。
4.最(_____)的时候,他只是想吃顿饱饭。
5.这个合欢的(____)太醉人了。
6.最终他还是(____)了这个秘密。
2、填空。
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 》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 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 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3、完成下列各题。
1.虽____,___矣。为是____与?曰:___也。
2.一儿曰:“日初出____,及其日中____,此不为___者____而__者__乎?”
3.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名言警句。
①我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正如司马光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____,____。”面对困难和牺牲,要像于谦在《石灰吟》中所说的那样:“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
②爸爸勉励我在生活中要做到“苟日新,_____,_____。”老师鼓励我在学习上要做到“青,取之于___而青于___。”
4、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_________) 捶(__________) 凿(_________) 焚(________)
洛(_________) 锤(__________) 函(_________) 烫(________)
5、赏析开头和结尾,完成练习。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①这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作者运用了_____(倒叙 顺叙)的手法,对这样写的好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
B.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C.强调突出文章的主题
D.交代起因、事件,直截了当
②请你用这种写法为《难忘的一件事》写一个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结尾选择合适的作用。
①《匆匆》结尾: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______
②《承诺》结尾:无论在人生中遇到什么样的闲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一这就是我的承诺。 ______
A.留下想象空间,增强感染力 B.直抒胸臆,表达真情 C.照应开头,引人深思
6、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诗句赞美竹子_______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7、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②清气:清香的气味。③乾坤:天地。
【1】判断对错。
(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人”指的是王冕。(____)
(2)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是正确的。(____)
【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
【3】写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誓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8、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
______________;三、四两句赞扬了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决心。
9、课内阅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粟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文中所说的第三件事指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juǎn juàn)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 )着被子,有的( )着毯子,有的( )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 ),人们头昏脑胀(zhǎng zhàng)、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只要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jìng jìn)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脑胀,呼吸困难”说明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拼尽”一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从“拼尽”可以体会红军将士向_____大雪山______发出挑战,前进的道路_________但不可阻挡_________。
【5】画线句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你也来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困难 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救援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喊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救援人员挥手致谢,两只手做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信任)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救援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掩盖 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两只手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极静,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虽然可以夺去人的生命,却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联系短文解释词语。
(1)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若金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V”字形原来代表____________,小女孩在生死关头做出的那个“V”字蕴含了______________的信念和精神,“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世界极静,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 幔)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曹军的水寨(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cháo zhāo)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寨________(zài zhài) 朝________(cháo zhāo)西
【2】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大雾(漫 幔)________天 靠________(进 近)
【3】“诸葛亮笑着说:‘……’。”从这一“笑”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表现在(______)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是神仙,能掐会算。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选段主要写阿瑟林斯基发现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他产生一连串疑问,接着_________,最后得出_____________的结论。我发现,这个事例是按照____________(填序号)的顺序写的。
①得出结论 ②提出问题 ③发现现象 ④进行实验
【2】选段中画“______”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______(疑问 反问)句,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______)”来概括(填序号)。
A.百思不得其解 B.打破砂锅问到底 C.一问三不知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这个事例证明了本课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爱动脑筋(jīn)的孩子
华(huà)佗(tuó)七岁时,有一天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 sāng)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shéng)子,在绳子一头拴(shuān)了块石头,把石头抛(pāo)过枝条,枝条就被压(yā)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zhuài)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好,我就收你做徒(tú)弟吧!”原来,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cài)医生。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填一填。这篇短文写的是华佗________岁时候的故事,文中的老爷爷是________的蔡医生。
【3】华佗是怎样摘到树顶上的叶子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4】华佗是个________的孩子。
15、改写句子。
①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反问句。
(1)这是中国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20、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题: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都包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与追求。请你从童年生活中选一件难忘的事写出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