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   _____

2、词语积累展示。

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词语表达的意思或要求填空。(能填序号的填序号)

_____恶如仇 ②赏_____悦目 _____而不舍 ④千_____难逢

⑤应接不_____ ⑥虎背_____ ⑦眼花_____ ⑧提_____

1.上面词语中,有三个含有的意思,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其中____________表示看的东西多而混乱;____________表示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_____________表示看的东西多得看不过来;我还可以另外写一个含有的意思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有:__________  _________ 

3.上面词语中,__________半途而废的反义词。

4.仿照词语⑧写一个含有身体器官名称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    ”上填上恰当的谚语、名言或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演好这几分钟的戏,梅兰芳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

(2) 必要的休息和锻炼,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自信的孩子同时要学会谦虚,要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里的一天,远离了喧嚣的孩子们,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那欢乐的笑声引得周围的游人驻足不前,这真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4、日积月累。

1.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身处异乡的人思念家乡,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含有十二生肖用来比喻人的词语。

1.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   _____

2.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_____

3.比喻外貌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   _____ 

4.比喻温顺善良,非常可爱的人。   _____ 

5.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7、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_____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____

(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 “___________”写出了竹子的特点。

【3】这首诗作者用_______(用四字词语)写法,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诗人自己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根据解释写词语。

(1)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__________

(2)很少有人知道。__________

【2】文章题目“五角星”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指________

【3】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怎样的?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请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这句话在选段中的作用是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干什么都困难重重?用“√”选出。

A.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

B.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 )

C.打起桩来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

D.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抗击野人或者野兽的袭击。( )

3从鲁滨逊几乎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全布置好住所这件事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体现了鲁滨逊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可知,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遇到叛乱等。

11、阅读与思考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第三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2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3联系上下文,理解“适可而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十六年前的回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藉 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 爹 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 奈)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慈”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在正确的字上打上“√”。

【3】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我能写下面词的反义词。

慈祥( )       含糊( )

【5】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 ”在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句子。

【7】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灯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  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 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文中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

3文中第二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八月,节日名为______,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

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两句描写我国某一传统节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楼大哥(节选)

    他是一个残疾人,住在二楼,楼洞里的邻居都叫他“二楼大哥”。

    二楼大哥小时患过小儿麻痹症,一双拐伴他了半生。________他下肢残疾,________手臂上胸脯上却突出了一团一团的肉疙瘩。我亲眼看见他轻而易举的用一只手抓起五六十斤的东西,他的肩头厚实的像一个举重运动员。

    二楼大哥为人很随和,每天早晨我赶着去上班的时候,总会在楼道里遇见他。他拄着双拐,听到我的脚步声,便很抱歉地侧一下身,好像他给我添了什么麻烦似的,谦恭地说“您先走,我这腿不灵便,别误了您上班……”我谢过之后,便噔噔噔地跑下楼梯。

    二楼大哥用早些年挣得的钱,买了一辆三轮的摩托车。他总是把那辆车擦得干干净净。他说,车子干干净净才招客人。每天出车,他都不能带双拐,窄窄的车厢里若再放一双长长的拐,就显得空间更小了。________没有拐,那他一整天就只好坐在车上。________,他总是在出车前,打扫尽肚子里的废东西才敢上路。________是再热的天,________不敢喝过多的水。嘴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让人看了心里直发酸。他通常在批发市场门前等活,用车的大都是些贩鱼贩菜贩水果的小商贩。大大小小的泡沫盒子,圆圆鼓鼓的编织袋子,塞满了整整的一车厢。二楼大哥不能帮小贩拿大包拎小卷,所以一天下来也挣不上几个钱的。但二楼大哥总乐呵呵的,从没见他有过发愁的时候。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他下肢残疾,________手臂上胸脯上却突出了一团一团的肉疙瘩。

________没有拐,那他一整天就只好坐在车上。________,他总是在出车前,打扫尽肚子里的废东西才敢上路。

________是再热的天,________不敢喝过多的水。

2轻而易举的意思是________。从我亲眼看见他轻而易举的用一只手抓起五六十斤的东西,他的肩头厚实的像一个举重运动员。可以看出________

3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大哥。由这位二楼大哥,你一定联想到了其他一些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使人难忘。

4请给短文再换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小红军对陈明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周日能去看画展,我必须周六写完作业。(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19、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语言园地。

选择你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注意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洁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