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从你积累的名言(或格言)、对联、歇后语中,各选择一句反映母爱的写下来。

1.名言(或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情境写名言诗句。

恰当的引用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说服力。师傅在教徒弟学艺时常常教导徒弟要精益求精,超越师傅,就可引用《荀子》中的话:____________。孝敬父母要趁早,我们常常会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读书需要用心并下苦功夫,就可说: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劝说少年不虚度光阴,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奋进,我们就可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张老师从不呵斥学生,总是耐心细致地促膝谈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真可谓是“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四字词的反义词

相背而行  _______恍然大悟  _______

筋疲力尽  _______滥竽充数  _______

吞吞吐吐  _______ 毫不犹豫  _______

别具一格  _______ 熙熙攘攘  _______

吵吵嚷嚷  _______ 唇枪舌剑  _______

粗制滥造  _______ 安居乐业  _______

4、下列各句,哪句是设问?哪句是反问?将答案写在括号里。

①父亲喜欢画什么呢?对了,他说他喜欢画的是对生活的喜悦。________

②这样美丽的景色,怎不令人陶醉?________

③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是一切服务于人民的人。________

④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________

5、根据做学知识填空。

1.读诗明理:《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首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这个道理。学了这首诗,我得到的启发是_____

2.爱国是我们永恒的主题。面对国家前途,诸葛亮是这样说的“_____”;面对国难,曹植这样说“_____”;面对朝廷割地求和,李纲这样说“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当春乃发生。

,江船火独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_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 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____________。”是从视觉来写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的想象。

4第三、四句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的特点;第七、八句中的个“_____”字表现了雨后花开的生机勃勃。

5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7、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8、阅读与欣赏。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我歌唱早晨,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我歌唱希望,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或者一片阳光。

我的歌呵,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你飞吧,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___________

2诗歌中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节中,“梦想”和 “渴望” 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节诗分别应怎样来朗读?请选填。

A.真挚炽热 B.舒缓欣慰 C.活泼明快 D.深情祝福

第一节:___ 第二节:___ 第三节:___ 第四节: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我国也成了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材料二:火星,被人类称为探测器的坟场。

火星探测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人类发射了40多次火星探测器,结果成功率只有43%,不到一半,其中美国22次,苏联以及俄罗斯共计19次,其他发达国家最多2次。在这40多次里面,只有美国在经历了数次失败后,才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火星着陆。而技术超强的苏联,更是没有成功过。他们在1962年~1969年,发射五个探测器,全部失败,最惨的一次仅发射1分钟就坠落炸毁。直到1971年,苏联发射的火星 3号,才成功登上火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火的探测器,但是也仅限于此,巅峰即跌落,在坚持14.5秒后失去联系,号称“秒躺”。

材料三:“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有1米85,重量达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四幅影像图,包括着点全景图,火星地球地貌图,以及火星与着陆平台合影,所有图片分辨率高,内容清晰,为科学家认识和了解火星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数据。

【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B.“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祝融号”可以拍摄高清图片,为科学家认知和了解火星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数据。

【2】材料二用数字和事例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写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爱的力学

他是一个研究力学的专家,在学术界成绩斐然,他曾经再三提醒自己的学生们:“在力学里,物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一个玻璃跳棋弹子,如果从十万米的高空中自由落体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一米厚的钢板砸穿一个小孔。如果是一只乌鸦和一架正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肉体的乌鸦一定会把钢铁制造的飞机一瞬间撞出一个孔来。”

他说  这种事在苏联已经屡次发生过  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  千万别抱幻想把高空里掉落的东西稳稳接住 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那一天,他正在实验室里做力学实验。忽然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他的妻子惊恐万分地告诉他,它们那先天有些痴呆的女儿爬上了一座四层楼的楼顶,正站在楼顶边缘要练习飞翔。

他的心一下子就悬到嗓子眼儿,他一把推开椅子,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赤脚跑出去了。他赶到那座楼下的时候,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惊惶失措地站在那里了。他的女儿穿着一条天蓝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楼顶边上,两只小胳膊一伸一伸的,模仿着小鸟飞行的动作想要飞起来。看见爸爸、妈妈跑来了,小女儿欢快地叫了一声就从楼顶起跳了,很多人吓得“啊”地一声连忙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他的很多学生紧紧抱住他的胳膊。看到女儿像中弹的小鸟般正垂直下落,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突然推开紧紧拉住他的学生们,一个箭步朝那团坠落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

“危险——”

“啊——”

随着一声惊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下,腿像树枝一样喀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两天了。他的脑子还算好,很快就清醒了,可是下肢打着石膏,缠着绷带,阵阵钻心的疼痛让他忍不住倒抽冷气。他那些焦急万分的学生们对他说:“你总算醒过来了。你站在高楼下接孩子真是太危险了,万一……”

他笑笑,看看床边自己那安然无恙的小女儿和泪水涟涟的妻子说:“我知道危险,搞了半辈子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只是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

  成绩然(   间(   呆(   落(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他说   这种事在苏联已经屡次发生过   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   千万别抱幻想把高空里掉落的东西稳稳接住 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3文章开头两段与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关系并不大,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看到女儿像中弹的小鸟般正垂直下落,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突然推开紧紧拉住他的学生们,一个箭步朝那团坠落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我知道危险,搞了半辈子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只是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阳光的两种用法

童年的大院里,住的都是引车卖浆者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阳儿”读成“爷儿”音。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她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冬天用它来储存大白菜,夏天它还有特殊的用处。夏天到来时,每天中午,毕大妈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这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为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的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不过,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人家,也不多。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阳光成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陪伴着母亲和毕大妈一起,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1】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写了母亲的什么事情、母亲的特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写毕大妈_________的事,表现了毕毕大妈对孩子____________,也表现了她的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毕大妈的______之情。

【3】文中为什么反复提到“老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小小的米兰花,细微得像碎玉米的米兰花。你总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小小的米兰花,你(牵引、 牵扯)出我多少衷心的思念。看见你,我总是想起小学时第一个老师,那个美丽、和蔼,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她总是把着我的手写字,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

有一次我生病了,她把脸紧紧贴着我的面颊,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我心中(洒入、注入)了永存的暖流。在大雨滂沱的时候,她还送我回家,背着我涉过那条湍急的小河。至今,那条小河还常常从我心里流过,我分明看到小河的浪花飞溅到老师那美丽而和蔼的脸上。

为了山村小学的明天,她散发出全身的清香,飘进农家的幢幢木房,了解我们学习中的疑难,帮助我们攻下一道道难关,直至夜深人静。此时,她却压住阵阵发痛的腹部,拖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挨、一步三回)地返回在乡间的小路上。啊,敬爱的老师,我多么想放声为您高唱一曲颂歌!

岁月的波涛冲走了我许许多多关于花的回忆,可是小米兰那淡淡的清香却永远(飘溢、飘洒)在我心中……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划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本文通过写___________,实际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读《匆匆》《那个星期天》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排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排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选自《匆匆》

(二)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选自《那个星期天》

【1】《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但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又有所不同,选段(一)是( );选段(二)是( )

A.融情于景            B.融情于事            C.直接抒情             D.融情于物

【2】选段(一)中使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表达了作者因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

B.表达了作者因对时光的难以把握而产生的焦急、苦闷甚至隐隐的恐慌之情。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D.表达了作者因时光流逝而产生的颓废之情

【3】选段(二)借助“我”、________________等举动,表达了“我”等待时________的心情。

14、限时检测

讨债

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10块。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母亲的负担,尤其大姐那笔不小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也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上,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方法吗?

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10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10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她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妈深深地埋下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方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她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10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10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 “不,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子他妈已经好了,家里好过多了。”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双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钱,把10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安心的。”

那一瞬间,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题目“讨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那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是通过哪几件具体的事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穷不能穷孩子”中两个“穷”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母亲讨债时的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一句中爸欲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我”对母亲评价变化的四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句点评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爆发出掌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特森先生说:“我希望你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儿东西。”(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请用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请你以“当   不在身边的时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    ”上可以填爸爸、妈妈、老师、伙伴等,习作要通过一件事具体讲清楚,当他(她)不在身边的时候,你的真实想法以及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