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而谈  ( )口呆 深信不( )  (   )有趣味

( )( )不舍  出人( ) 终身受( )   ( )有可原

2、古诗默写。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

(2)乘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

(3)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

(4)_________,不见泰山。

(5)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6)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8)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10)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______ 踪迹——______

遮掩——______ 敦厚——______

诚恳——______ 繁盛——______

4、小小模仿秀。

(跳)(跳高)(跳远)

 (喿)(燥)(干燥)(枯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加点词的反义词。

1.经过我们的打扫,原先脏乱不堪的小屋立即变得______

2.昙花谦虚地说:“值得______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

3.英勇的人可以战胜一切,______的人将一事无成。

4.当我们快到会场的时候,______的舞台热闹起来了。

5.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同学们做作业要______,一点儿也不能马虎。”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3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_________风光。 (  )

A.动静结合 早春 B.动静结合  晚春

8、古诗练习。

寒 食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春城:_____ (2)御柳:_____

(3)汉宫: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

【4】这首诗写的内容和节日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节日的诗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端午日

沈从文

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dào dǎo)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从商就平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 健康)、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般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jí jì)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纯粹 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鹈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②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③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读音和词语,用“√”标出。

【2】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是: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____,写出了全荼峒人过端午节的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哪几个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提到茶峒人的端午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其中三个)

【5】结合短文内容和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划龙船时,鼓声的作用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B.帮助桨手保持划船节奏,保证龙舟两边用力均匀,方向走的是直线。

C.鼓舞士气。鼓声加快,表明已经到达最后冲刺阶段,整体划桨频率就要加快。

【6】文中画“ ”的句子主要通过人物的_________描写,把龙船竞技这个风俗活动描写得具体、详细,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语段,按要求答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节选《十六年前的回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尖锐:________________

僻静: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按要求答题。

①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这句话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可以表现出父亲_______

②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这句话是对父亲的_________描写,并与上文对敌人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父亲_________的品质(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11、阅读选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1】“他”指的是____________“他”坐在____________上欣赏着__________________

【2】天气这么好,风景这么美,“他”为什么十分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这段文字的写法,写一段以美好景色反衬悲伤心情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1)有两个读音,在本段中读(   );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1分)

(2)拼尽是否可以换成其他词?为什么?

  (2分)

(3)文中第一句属于 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2分)

(4)体会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这句话的含义。(2分)

 

 

 

13、阅读《晏子使楚》片段,按要求做题。(15分)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给多音字组词。(2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都    dū( ) 难 nán (   )

  doū(     )     nàn ( )

2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2、5分)

笑:得意地笑   B、嘲笑 C、无可奈何 D、怀好意地笑   E、轻蔑地笑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   )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   )

晏子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 )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 )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3分)

晏子使楚。    

我原想取笑大夫  

4)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可分别用哪三个词语概括?(3、5分)

( ) ( ) (   )

5)下面句子各是什么句?(1分)

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

(6)读画   的句子,并说说晏子的回答妙在哪儿?(2分)

 

 

(7)读了以上片段,你觉得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分)

 

 

14、阅读理解

“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啊!”

1“三长两短”词语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怎么尽职尽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弥漫”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之窗。

1)缩句: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字句: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买鞋的人真是可笑。他宁可________,也________

4)巧补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

5)面对沉迷于各种游戏、不知珍惜时间的小军,我真想用一句名言对他说: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句子,

(1)高大挺拔,叶子油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佩服敢于犯颜直谏、公正扩法的狄仁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说:你放心吧,这里对我太重要了,我哪能轻易离开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有志气的青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

 

 

 

20、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冰心曾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请结合诗歌中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童年的快乐。(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