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提示型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____________:现在却经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2、形近字组词。

拌(         旬(         醋(         饺(     

伴(         甸(         醒(         皎(     

 

3、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当你来到瀑布脚下,望着美丽的瀑布,不禁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冬天到了,校园里的花儿几乎都凋谢殆尽。早晨,你从假山旁经过,一阵芳香沁鼻而来,看着眼前烂漫的梅花,你真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例:转来转去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补全词语。

一团______ 高高______ ______男女 ______如画

顶天______ 轰堂______ ______时代 ______幽兰

暑气______ 云遮______ ______可击 ______大方

利析______ 打躬______ ______膜拜 ______易举

襟飘______ 书山______ ______见山 ______车薪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如梦令》,完成练习。

1.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记/溪亭/日暮  B.沉醉/不知/归路 C.兴尽晚/回舟  D.误入/藕花/深处

2.词中的   一词表明该作品是回忆性作品。

3.词中的字将一个游兴已尽,陶醉晚归的少女 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少女时代的怀念之情以及 之情。

5.《如梦令》是   (作者)的一首词,从词中的日暮可以看出 ,诗人因为   不知归路,一不小心 。又因为 ,所以惊起一滩鸥鹭。词中表现作者欢愉的词语是   ,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一句是

7、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清平乐》,完成练习。

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因风飞过蔷薇。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词人、书法家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 名。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_____________ 之情。

【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空城计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司马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糜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赘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冒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垂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鳃所擒乎?”

选自《三国演义》,有改动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骇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四字词语评价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懿为什么退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文中诸葛亮的两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皮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轨,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轨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轨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选文从神态、____________ 等方面来描写父亲,从文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___________的父亲。

【2】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请你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给我的“皮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背影》,我们感受到父爱之深。同学们,我们从呀呀学语到即将毕业,爸爸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经风雨,冒酷暑,我们感动,我们流泪!此时,你一定有许多话对爸爸说,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庄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砍下几棵树来。久而久之,山坡上就出现了裸露着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在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间间的房子、五花八门的工具、各式各样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烟囱冒出的炊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河坡上的人家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八月,小村庄遭遇了罕见的奇多的降雨。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不知被咆哮的洪水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傍晚——________ 增加——________

2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_______

(2)形容数量非常之多,也比喻多得出奇。_______

3“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才停下来。”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4“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文中的“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的是_________, 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5“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在不断扩大”句中“裸露的土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想象这个小村庄原先是怎样的“很像样”,请用3个四字词语形容它过去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原本很像样的小村庄后来遭受灭顶之灾的原因是什么,谈谈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位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才把父亲扶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位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您还要坐!”

“你呀,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所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人满为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娘在给老人让座的过程中,她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姑娘____________

【3】“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___________

【4】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

C.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聚___________ 教诲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创造___________ 热爱___________

3这段话从三个方面写出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和帮助:

 

 

4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读着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学生们对母校老师   的思想感情。

请仿照这个句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   ,您是 ,您是  

14、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纤弱的身影、投在深黑的土地上、无言的微笑、温柔了整个世界,这是怎样的情景?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形容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19、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芳草地。

题目:                 的爱

要求:补全题目,可以是妈妈、奶奶……写一两件最典型的事例来充分表达她们对你的爱。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3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