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解释成语。

孤芳自赏:

 

2、根据课文《那个星期天》内容和提示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并完成练习。

(我发现)

(1)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2)“心情”“时间”“阳光”这三个变化是有关联的:随着___________的变化,“我”的___________也发生着变化,“我”身边的景物——___________也发生着变化。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_________,不断_________,不断_________,锲而不舍地_____________,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从《难忘的启蒙》《新来的王老师》和《老师领进门》中感受到老师对我们付出的太多,当我看到他们双鬓上的银发时,不由得想起一句赞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习中,语文老师常用杜甫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勉励我们要博览群书;数学老师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不能骄傲。是啊!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我们怎么报答得了老师的恩情呢?我不禁感叹道: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填空。

例:能歌善舞的七兄妹

______的帐篷   ______的生活   ______的宴会

______的小岛   ______的头发   ______的爪牙

5、填空。

(1)我知道的描写节日习俗的古诗有《____________》,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节。我能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最近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不好好学习。你打算用“____________”(填诗句)来劝说他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______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

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

( )  ( )

ɡāo shān dà hǎi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人(   ) 尽(   ) 衣(   ) 欢(   )

入(   ) 近(   ) 依(   ) 欲(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楼   一( )河 一( )红日 一( )绿叶

一( )山   一( )人 一( )诗人 一( )老虎

4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白日山尽 (   )

A. 依靠   B. 同意   C. 按照

5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黄河海流 (   )

A. 进来或出去   B. 收入

6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穷千里目 (   )

A. 需要   B. 将要   C. 想要

7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

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________

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 

A.反问句     B.感叹句

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10、阅读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两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是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面这句话,你能理解妈妈的心理感受吗?请写出来。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它写出了小男孩什么样子?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聪明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点评:这是小男孩的一个______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观看……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设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无论是非典还是此次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医院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编设床位(个)

建设用时(天)

参与建设人数

其他

武汉火神山医院

3.39万

1000

10

4000+

功能齐全、5G网络全面覆盖

武汉雷神山医院

7.97万

1500

14

7000+

北京小汤山医院

2.25万

1000

9

7000+

收治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病死率世界最低、医院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

 

(摘编自“网易财经”)

材料三: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率为1.4~2.5,远超SARS病毒,但在病毒性致死方面要弱一些,在可以人传人的病毒中,我们熟知的SARS病毒的致死率为9.6%,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致死率为34.5%。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防控主体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比如,救治感染者,就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又如,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讲究科学方法、注重精准施策,让各项防控举措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摘编自《财经》《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于使用完美阐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

B.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5G网络全覆盖,得益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C.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具有超高的传播速率和致死率,我们不得不重视。

D.疫情防控不是单个人或是单个部分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

2面对紧急疫情而建设的收治医院是如何体现“中国速度”的?请阅读材料一、二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面对疫情防控,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答出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我有一位同乡朋友在香港工作,今夏因为患了严重的胃病,他的父亲从杭州赶到香港来看望他。香港的天气很热,而他家的旧空调坏了,于是从商场订购了一台,让安装工人来安装。朋友的父亲到香港时,正赶上工人到家。

朋友住在十二楼,这是一座老旧的楼房。他的父亲发现,工人们背上许多铜管,足足有五六十米长。老人家不知道这些铜管是干什么用的。朋友说,使用空调的时候,会产生滴水现象,有时候空调滴水还流到了楼道上。为了防止空调水再流到楼道上,他决定引水到楼下的排污管里。

老父亲听了,大惑不解。空调完全可以使用胶管,为何要选用价格昂贵的铜管?再说,这房子只是租住的。朋友说,如果选用胶管,那么短短的几年就需要更换,而选用铜管,却可以几年至十几年不需要进行更换了。这样,以后住进来的人,就不会因为空调水的问题烦恼了。

朋友的父亲回杭之后,说他的儿子买空调配件的钱,可以购两台空调主机,大家听了,觉得不可思议。

朋友在香港才住了六年,但他的行为习惯却被香港这座城市影响了。虽然朋友仍然是一个打工仔,但他身上,却看不到一个小市民的任何影子。

几年前,一个朋友到香港游玩,入住在一家宾馆。她想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但手机没电了。她从宾馆出来寻找投币电话,但不知哪里才有。宾馆大门口的门僮向她指了路,但投币电话就是不通。她无奈往回走,到了门口,那门僮问她电话有没有打通。她摇摇头。门僮拿出了自己的手机,借给她使用。她有些不好意思,另外有一些担心,这门僮会不会借机向她收取费用。门僮似乎看出了她的担心,解释说,他的手机的费用是包月的,他每个月费用都有余。她于是放心地拿过来打了一个电话,当她把手机还给门僮,准备走的时候,门僮突然说:小姐,请等一下。她心里想,难道这门僮食言了?她有了挨宰的心理准备。只见门僮把手机拿到她的眼前,指看上面一个号码,说:你看,这是你刚才拨打的号码,我把它删了。说完,门僮按下删除键。

她大感意外,没想到一个门僮竟然这样善解人意,尊重别人。

  认识一座城市是困难的,但有了细节,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1解释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

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解人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朋友仍然是一个打工仔,但他身上,却看不到一个小市民的任何影子。很明显,这里的小市民并不是指个子矮小的市民,而是指________________的市民。说朋友身上看不到一个小市民的任何影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个故事中画浪线句子抓住这个朋友的____________来进行描写,与门僮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给文章命题时,有人建议用温暖的城市,有人建议用温暖城市的细节,你决定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1选段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2尼尔斯为什么担心年轻的雄鹅飞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的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A.尼尔斯是一个淘气、不听话的孩子。

B.尼尔斯是一个懂事、为家庭着想、勇敢的孩子。

C.尼尔斯是一个缺乏理智的孩子。

D.尼尔斯是一个关心小动物的孩子。

14、阅读理解

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

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 (肓 盲)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肯 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1)从选文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第一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3)从助手很温顺很尊重”“语气沉重,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_____________   __的人

(4)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确地说: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在这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苏格拉底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那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比大拇指复杂。(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脸上显现出神色。(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依恋长江。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森林里的大王。靠他们,我就能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老师对吴明说,请吴明明天陪他去一趟图书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难道肚子不会长虫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请你选择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________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