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照诗中“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造词方法,你也写出几个这种ABCC式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①写出句子中划线词的近义词。
桑兰坚强的品格受到人们的敬佩__和高度赞扬__
日环食那奇异__景象让人兴奋和引人对太空的思索__
②写出句子中划线的反义词
万里长城令人自豪__,听到外国人的赞叹叫人心里喜悦__
森林逐渐消失__人们开始冷静__思考自己的行为。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笨鸟(______) 霜露(______) (______)烂额 (______)寡欢
闻名(______) 大鱼(______) (______)不快 (______)中天
五颜(______) 自说(______) (______)城下 (______)高吐
争奇(______) 血浓(______) (______)盖地 (______)带雨
天长(______) 气贯(______) (______)口呆 (______)缭乱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__________)——偶然——(__________)
(__________)——喧哗——(__________)
(__________)——镇静——(__________)
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服(________) 吹嘘(________) 立刻(________) 享誉世界(________)
徘徊(________) 焦急(________)漂亮(________) 聚精会神(________)
缥缈(________) 急遽(________) 惆怅(________) 得意扬扬(________)
6、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寒 食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春城:_____ (2)御柳: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内容和节日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节日的诗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鉴赏
阅读《绝句》,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解释词语。
中庭:__________________ 地白: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写月夜。“地白”从__________来写;“冷”从__________来写;“树栖鸦”从__________来写。
【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早晨,太阳公公用它那温暖轻柔的手臂把大地从梦中唤醒,金色的光辉铺满校园。小鸟站在刚长出嫩芽的小树上欢乐地歌唱。小草舒展开嫩嫩的小叶,为校园增添了点点新绿。金黄的迎春花,洁白的梅花,争相怒放,爬满了枝头。啊,大地的一切都苏醒了,一切都在争着更换新装?
【1】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早晨动植物的变化。
【2】我会填。
________的手臂 ________的光辉
________的小叶 ________的梅花
【3】缩写句子。
太阳公公用它那温暖轻柔的手臂把大地从梦中唤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个朋友
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他们冲过来。一个人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起来。还有一个人来不及跑了,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闻闻他的脸,这时候他连呼吸都停住了。熊以为它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等熊走了,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笑眯眯地说:“喂!熊跟你说了些什么啊?”
“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撇下伙伴逃跑的人,都不是朋友。”
【1】照样子写一写
例:笑眯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全文总共________个自然段。
【3】爬上树的人为什么不是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练习。
今夜风清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清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格外端庄妩媚。斜坡上若有白瀑流泻,那是月辉在茂密的青草上汇聚摇曳,安静,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其实却一动未动,这是层出不穷的天上雪啊!
我爬上斜坡,来到南山顶。那是一片平地,青草、野花、荆棘、石头都被整理成派柔和的景象。蝈蝈弹奏着我熟悉的那种单弦吉他,弹了几万年了吧。这时候曲调好像特别孤单忧伤,一定是怀念着它新婚远别的情郎。我还听见不知名的虫子在唧唧夜话,说的是生存的焦虑、饥饿的体验、死亡的恐惧,还是月光下的快乐旅行?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里生存是责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然而,常识提醒我,我的探访很可能令它们恐惧,最大的帮助就是不打扰它们。慈祥的土地和温良的月光会关照这些与世无争的孩子的,这么一想,我心里的牵挂和怜惘就释然了。
我继续前行。我看见几只蜘蝶仍在月光里夜航,这小小的宇宙飞船,也在无限地做着短促的飞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探索存在的底细、花的底细。此刻它们是在研究月光与露水相遇,能否勾兑出宇宙中最可ロ的绿色饮料?
(节选自李汉荣《月光下的探访》)
【1】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叙写了一次充满诗意的月夜探访。他探访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为作者月夜探访营造了_______的氛围。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在月夜中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之情。
12、快乐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根求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指__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发现问题”与“不断发问”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第一次真好》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侯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1】用一句话概述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只要你细读课文,抓准关键词,把它们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就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和第二段在叙事方面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里采取不同写法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请你从文中找出几个词语,借以解释“奇妙”词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两句话不矛盾吗?请说一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
【5】作者看十姊妹的雏鸟和具体而微的幼鸟情感反应不一样。这一情节,对如何看待人的成长过程是否有点启示?请谈一谈你的认识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把智慧用对地方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烧酒店。
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制作的酒也好。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人,早日致富。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购买设备归来。妻子一见丈夫,便高兴地说: “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丈夫不解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誉,除此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戳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你这榆木脑袋, 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一气之下就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祛,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选自《中国少儿必读金典:哈佛家训》,天地出版社)
【1】“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是________。
【2】妻子说的做生意的“秘诀”是什么?这是真的“秘诀”吗?说说你的观点吧。
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丈夫“肺都要气炸了”,还“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呢?
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把智慧用对地方”。对了本文后,你觉得怎样才算把智慧用对地方呢?
_________________
15、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绿叶和野花不是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不是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把”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外面的噪声太大,我只好关上门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21、习作小试身手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很多时候,我们看待眼前人、事、物的感觉,往往会不自觉收到当时心情的影响和牵绊。写作者往往就抓住人们的这一共性,把自己的情绪巧妙地融合到人、事和景物的描写中,来巧妙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以达到引发大家共鸣的写作效果。
请你结合以下情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表达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此时的心情:纠结。
纠结的原因:零食诱惑与减肥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