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 ) 听进——( )
黑暗——( ) 痛苦——( )
暴露——( ) 后退——( )
衰败——( ) 批评——( )
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为了jiě fàng( )全中国,无数gé mìng( )志士不怕流血,不畏xī shēng( ),不惧kǔ xíng( ),和mó guǐ( )般残暴的敌人作斗争,chè dǐ( )推翻了bō xuē( )人民、yā pò( )人民的“三座大山”。
3、把词语补充完整。
心___气和 见___知著 万___更新
4、写出近义词
刨根问底—________ 认真—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进退________ 大摇________ 如梦________
6、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
,疑是银河落九天。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3】这两首古诗中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选一首诗,说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或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 ②照 ③仔细看;审察 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鉴( ) 铜鉴( )
引以为鉴( ) 鉴别( )
活:①生存,有生命 ②在活的状态下 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 ⑤工作 ⑥产品
(2)活捉( ) 活水( ) 活跃( )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 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 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 。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8、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①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②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③。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_____)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____)
(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jiān jiàn) 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 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 ,被微风吹散(sàn sǎn)了,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把文中的“ ”地方,补充完整。
【3】请用“√”画出文中正确的读音。
【4】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并仿写几句。
【5】请用“﹏﹏﹏”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写你的体会。
10、学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飘香的生命
①突然,办公室内传来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挨个儿猛嗅一番,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②我这才想起来,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我跑到室外,来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 一股幽香沁人心脾。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如天空中的星星般闪耀,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③瞧着瞧着,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悄悄地凋零。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为这个世界带来过芳香。这时,我的思绪渐渐飘远,想起上中学时一位同学讲过的故事。
④当时,这位同学家里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上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他被锁在校园里过了一夜,才知道学校大门是晚上十点钟就关的。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⑤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为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在那一刻,我们才明白,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一位“开门的老人”,他们就像这小小的桂花,悄悄地释放芳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⑥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如此啊!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嗅( ) 沁人心脾( ) 凋零( ) 静谧( )
【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哪些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
(1)“贵在坚持”中的“贵”意思是( )
A.价格高 B.评价高
C.以某种情况为贵 D.地位优越
(2)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将其他三点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贵在坚持——( )——( )——( )
(3)体会以上短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莫泊桑和福楼拜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交换写作经验
B.福楼拜教导莫泊桑写作要贵在坚持
C.福楼拜教会了莫泊桑很多做人的道理
13、 好读书
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不是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者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诲;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1】给加点的字注拼音。
谆谆教诲_____ 给予____
【2】文中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请写三个它的反义词。
【3】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诫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1)“读书好”:
(2)“好读书”:
(3)“读好书”: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乐此不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第6段内容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细阅读第5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接下去再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熟知——________ 珍贵——________ 保护——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主要写的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许下的诺言,表现了父子情深、人间温情。
B.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爸爸对这次去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充满信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与期盼。
C.这是爸爸临走对孩子说的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爸爸不是很情愿去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暗示了爸爸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
【3】“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爸爸在呼唤着( )
A.战争
B.妻子和孩子
C.和平
【4】“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5】2001年9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请你为今年的国际和平日设计一句宣传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型转换。
(1)广场上那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向前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笑着对我说:“30年后,我请你到海底世界喝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4分)
①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8、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题1分,共7分)
(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老人又一次梦见了狮子。(扩句)
(3)天安门广场红旗翻动。(改为比喻句)
(4)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5)看到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懊悔极了。(改为反问句)
(6)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要开凿隧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7)蔺相如对秦王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21、题目:我们的________更美了。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校园”“小区”“街道”“家乡”等等,再具体描写那里的美丽景色,注意要将真情蕴于文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