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回忆课文,我会填。 

(1)海内存________,天涯若________。  

(2)海上生明月,________。  

(3)________,他乡遇故知。  

(4)岁寒知________,患难见________。  

(5)千里送鹅毛,________。  

(6)这时我才发现,在我床头的花瓶里,有________________插着那面________

2、课文在线。

1. 《北京的春节》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    的习俗,文章按    顺序,写了老北京的春节从    开始到     结束,习俗有                  、逛庙会等。

2. 《凡卡》一文是按照    ——    ——    为线索写的。

3.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中的千年之梦指的是                    

4.著名科学家     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     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5.波义耳通过      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     

3、用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反义词填空。

鲁滨逊离开了文明世界,流落到有_____的野人的荒岛;远离了_____的都市,扎根在寂静的山野;豪华的楼台入了梦,_____的帐篷成了真。身处这样的境地,_____有什么用呢?鲁滨逊选择勇敢面对,最终摆脱了困境。

4、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的地方。____

(2)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艺的高超。____

(3)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____

(4)指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____

5、把成语补充完整。

精兵______政   ______机妙算   文质______)(______

______顾茅庐   ______步登天 ______海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竹石

郑燮①

(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处,应填_________

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_______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故人:____

辞:____

烟花:____

下:____

唯: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送别的时间: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

3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那些身披灰色暮云的大鸟真是美得出奇,不但翅膀上长着漂亮的翎羽,脖子上也围了一圈朱红色的羽饰。这些长腿细颈、头小身大的大鸟从山丘上神秘地飞掠下来,使大家看得眼花缭乱。他们在朝前飞掠的时候,旋转着身躯,半似翱翔,半似舞蹈,仿佛是荒凉的沼泽地上翻滚奔腾着的阵阵雾霭云翳,他们的舞蹈里有一种魔力。以前从未到过库拉山的这一下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整场游艺大会是用“鹤之舞表演大会”来命名的。他们的舞蹈蕴含着粗犷的活力,然而激起的感情却是一种美好而愉悦的憧憬。在这一时刻,没有谁会想要格斗拼命。相反,不管是长着翅膀的,还是没有长翅膀的,所有的动物都想从地面腾飞。他们都想舍弃那显得越发笨重的肉体,使自己从躯壳中解脱出来,投奔到那虚无缥缈的地方。

【1】请你为短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

【2】“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是读书的好习惯。认真阅读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你有什么想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月光曲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给加点字注音

茵河____   入场________  

________   ____

2本文记叙是音乐家贝多芬创作《_______》的过程。

3仿照例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AABB):__________

微波粼粼(ABCC):____________

一缕一缕(ABAC):___________

4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皮鞋匠想象的句子,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6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⑴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⑵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⑶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⑷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⑸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⑹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⑺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⑻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⑼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⑽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忙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吃药吧,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⑿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⒀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⒁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⒂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⒃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⒄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⒅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⒆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⒇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请结合文章说说题目天使的礼物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⑻段画线句我心里百味杂陈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加点的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到了吗?”“找到了!”文中多处出现这个问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语段,按要求作答。

在一个偏僻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大约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崖边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1】文段中第一句话是病句,下列对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删去“高达”

B.删去“偏僻的”

C.将“大约”改为“大概”

D.删去“大约”

【2】将文段中的画线句改为感叹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难道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

B.我是一株百合,难道还能是一株野草?

C.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啊!

D.谁说我是一株百合.而不是一株野草!

13、填空题。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原名(   ),是19世纪( )国( )的代表,他一生撰写了10多部长篇小说 与作品集。长篇小说《 》揭露了美国政府机关贪污盗窃和收受贿赂的现象;《 》、《   》、《 》等短篇则把讽刺的矛头对准了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   》与《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他的姊妹篇,他出生下层关心民众受到敬重,被誉为  

(2)《汤姆。索亚历险记》记叙了主人公( )和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生活,表现出他(   )的性格特征。在探险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主人公(   )的形像特征。

(3)在《海盗生活》中,写了三个小海盗(   )、( )、(   )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地表现了三个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

(4)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钟表写了汤姆和拜基在洞中经历了(   )的困境,在探险的过程中,汤姆除了用蜡烛外,还评介了(   )。

(5)《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以(   )为线索,赞扬了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天真纯朴的心灵,鞭挞了(   )的贪婪和凶残。

 

14、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注音或写汉字

( )   单薄( ) 蒸lóng( ) 处fá( )

【2】本文语言生动感人,从修辞角度举例并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所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这表现了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是什么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按要求作文。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会有很多令你感到温暖、快乐、感动的事,请你以《成长中的 》为题写篇习作。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