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查字典。在答题卷上作答

“这个晶莹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裹”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可以查______。“裹”的意思有:①包;缠绕;②把东西卷在里头。句子中“裹”是第_____种解释;在“这部电影里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中是第______种解释。

2、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善舞    随心所______    ______无人烟

______知非福    ______一样    ______于事

______合之众    ______精会神    得意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练习。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我从加点的部分中体会到八儿_______的心情。我能发挥想象,仿照句子写一个能体现“安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汤姆·索亚历险记》记叙了主人公________和小伙伴们镜像有趣的生活,表现出他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草 用之不______    重见______)(______  _____所未______

郑重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思议 _____知非福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

2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A. 欣喜若狂                            B. 信赖和骄傲                            C. 非常坚定                            D. 绝望和悲痛

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_______,天涯若比邻。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

【3】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柳柳成阴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思,终身难忘。

1结合课文的内容,写出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引人入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把 比作  

3文中画 的句子中,插柳之恩是指田老师通过   的办法培养了 ,在幼小的心田上播下 的种子。

4在跟田老师谈起往事的时候,会对田老师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父亲

临近中考,父亲免不了每天一遍电话嘘寒问暖,但还是不放心我,常常骑着摩托,带着吃的过来看我。

离中考还有两天,学校给我们放假回家收拾东西,父亲托人开车把我带回家。回到家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我爱吃的菜,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父亲却为我准备了这么多!在家休息了两天,父亲总是问我的学习、生活,又拿出两百元塞给我,对我说:“到了县里,买点啥。”望着身形日渐消瘦的父亲,我更坚定了考试的决心。

送我走的时候,父亲站在村口的路边,我坐在舒适的车里。父亲向我摆手,我看见父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那曾经乌黑的头发,现在多了点点银霜。飘动的头发像是一团黑色的火焰,只是由于燃烧,已经沉淀了许多灰烬。

长年累月的劳作,过早地衰老了父亲的身体。尽管有时候家里用钱紧张,却从来没有少我一分吃穿。这些困难,藏在父亲心里,嘴上不说,却由新添的白发让我窥见。如果有一天我考上很好的大学,用钱很多,家里会怎么供我?关于这些,父亲对我说:“儿子,你放心,哪怕砸锅卖铁,我也供你读书。”父亲的话很坚定。

在得知我考入县里最好的高中时,父亲开心地笑了,头发随着笑声开心地颤抖。在取回通知书后,父亲一遍遍地看。我想拿来看看,父亲不想给我,说:“儿啊,爸这辈子没见过,你让爸好好看看。”接着用手慢慢抚摸着。那一刻,父亲仿佛年轻了十岁,任凭岁月在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把青丝染成白发,这个坚强的农家汉子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尽管白发使他容颜更加苍老,但那是他付出的象征。

【1】作者把对父亲的情感融入到了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当中,凸显了父亲对“我”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对父亲_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抓住父亲的“头发”对父亲进行了外貌描写,将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将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写出了父亲__________

【3】文中画“﹏﹏﹏”的两个句子也是对父亲头发的描写。判断下列对这两处描写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新添的白发”写出了父亲为了“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忙碌。________

(2)“窥”字表达了“我”对父亲默默的关心、心疼和感激。________

(3)“我”的成功抹去了父亲脸上岁月的痕迹,挽回了父亲满头的青丝。_______

【4】第五自然段除了外貌描写外,还对父亲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这样描写表达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1、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摘录描写蟋蟀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建筑住宅的工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以及寻找地下的矿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1“巨大的恩惠”在这里是指什么?请用“   ”在片段中画出相关语句。

2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

13、 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原名__________,浙江绍兴人。他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有__________等。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春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绿是空灵且深邃的。 B.这绿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里。

C.这绿摇曳多姿,空灵且深邃。 D.这绿总 让“我”想起宽大的庭院。

2简要概括第三自然中作者所回忆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文的思想主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描述了儿时故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B.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及家人的精神滋养。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自己的祖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支钢笔是他的,不是我的。(改动标点,使句子的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这样做,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不改变句子原意,给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9、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人人都需要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扬帆启航;有温度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受益终生。成长中,无数有温度的话语,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请以“有温度的话语”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题目自拟;2.注意把事件写具体,能以细节打动读者,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字数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