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发现(     )(   )大笑   )的草地

  )的湖面   )的身体   一(   )正经

  )(   )作声 情不(   )(     )的脸色

不怀(   )(  

 

2、填字成词。 

(  )兵  (  )政 死得其(  )   (  )强不屈 

(  )之不理   自(  )自(  ) 三(  )五(  )

大雨(  )盆   千里(  )(  )   诗(  )画(  )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________

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________

3.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________

4.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________

5.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________

4、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与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准许——( 华丽——(   融化——(  

纤细——( 温柔——(   善良——(  

柔和——(

 

5、写出歇后语后部分   

(1)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  

(2)饺子破皮——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解释词语。

水光潋滟:_____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色空蒙:___________________

相宜: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作者把西湖比作,描绘了它时候和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之为“________”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3与“淡妆”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与“浓抹”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

4苏轼人称“______”,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你知道他的诗词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最喜欢的一首是《______________》,内容是______________

7、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赏析: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前两句用________两字点明仲春*;后两句用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渲染的美丽景色。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综合性学习。

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阅读之后回答问题。

食品名称

 

海苔(调味紫菜)

 

配料表

 

紫菜 香菇汁 白砂糖  食盐 生姜 麦芽糊精 酱油

净含量

10g

食用及贮存方法

开封后直接食用,避免高温、潮湿及阳光直射

保质期

十二个月

生产日期

 

2018年8月20日

 

友情提示

 

干燥剂请勿食用

 

 

 

 

1根据表中介绍,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误的画“×”。

(1)海苔必须加热后才能食用。 ______

(2)这袋海苔(包括包装袋)的重量是10g。 ______

(3)这袋海苔的保质期到2018年8月20日。 ______

(4)不要把海苔放到阳光直射的地方。 ______

2奶奶患有糖尿病,小佳见奶奶吃完了一袋海苔,又为她递上一袋。这时,妈妈仔细看了包装袋上的“配料表”,可能会对小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心情驿站。

选择心情

对不利的处境或者对所面临的问题,人们感到无能为力时,烦恼与忧虑就产生了。对此,人们觉得天经地义。其实,外部环境我们固然很难改变,但自己的心境却是可以由你自己来决定的。

一脸焦虑的太太问先生:“我们刚买的新车被偷走了,你怎么还笑得出来?”

先生安慰太太说:“亲爱的,我们可以因为丢了车烦恼,也可以因丢了车而快乐。虽然我们的车子被偷了,然而我们可以选择态度和心情,现在我决定选择让自己快乐。”

还有一则故事更富有启迪性。

某人有一大片引以为荣的草地,绿油油的草坪,非常美,可惜有许多蒲公英杂生其中,他用尽各种除草的办法,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他只好写信向园艺所求助,他在信上列举了他所用过的各种除草方法,在信的末尾,他问道:“现在我还需要做些什么?”

园艺所回信说:“我们建议你学着去爱这些蒲公英。”

面对无法去除的蒲公英,草地的主人有两种选择:耿耿于怀或者欣然接受。园艺所的建议是聪明的,既然想尽了所有的办法也无法除掉草坪里的蒲公英,为什么不可以选择一种积极的心境,学着喜欢并接近它们呢?蒲公英也有蒲公英的美丽啊!选择喜欢,你能收获另一份灿烂。

为失去的月亮而哭泣,你还会错过满天灿烂的星星。那么,面对不可能尽如人意的现实,学会选择快乐吧,用积极昂扬的心情,去营造更美好的人生。

1上下文理解词语。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__

昂扬——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一说为什么先生说“可以因丢了车而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用一句话说说作者举了哪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试着说一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或学习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

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选文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

2选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不同,前一处表示(  ),后一处表示(  )。

A. 解释说明   B. 意思的递进

C. 话题的转换   D. 语音的延长

3选文中的脸不变色”“心不跳表现了江姐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表现了江姐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训练

长江——祖国第一大江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大江、大河。它们像祖国妈妈身上的血管(guǎn),给祖国带来了生命的力量(liàng)。同学们,你知道吗?在祖国的千万条江河中,哪一条最长呀?祖国最长的江河就是长江。它从祖国西北的青海省唐古拉山开始,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一直流入东海。长江一共有6300多公里长。万里长江是祖国的第一大江,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江。

1世界著名换个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国最长的江河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公里长,  ________开始一直流入________

3文中哪句话是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最大的麦穗(节选)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 碰见了,(       )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 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依次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但       如果      因此

B.但   即使      因此

C.而且   即使      因此

D.但   即使      而且

【2】文中的横线上需填上一组意思相反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抓紧   放松

B.迅速   缓慢

C.毫不犹豫   毫不迟疑

D.不失时机   错失良机

【3】这段话中,“眼前的一穗”和“最大的一穗”分别指的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眼前的一穗”指眼前的机会,“最大的一穗”指最远大的追求。

B.“眼前的一穗”指眼前的利益,“最大的一穗”指最大的利益。

C.“眼前的一穗”指已经过去的机会,“最大的一穗”指未来的机会。

D.“眼前的一穗”指手里的麦穗,“最大的一穗”指田里最大的麦穗。

【4】“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请你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安恩和奶牛

[丹麦]约翰尼斯·延森

①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嚣,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的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②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

③它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不久就有人来端详它,用手指摸摸它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

④“这头奶牛卖多少钱?”那人问道。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安恩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它不是卖的。”她回答说,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后来终于不得不走了,但他临走时眼光却仍然依恋不舍地盯着这头奶牛。

⑤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喂,这头母牛多少钱?”老太婆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它不卖的!”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⑥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⑦“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那人问道。“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⑧“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⑨“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1用一句话概括《安恩和奶牛》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这样,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句中连用三个“我们”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第②③段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笔墨写安恩的奶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④至⑧段,想想看,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才揭示出老妇人安恩不卖奶牛的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主人公是安恩,作者对安恩的描写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安恩和奶牛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题目:尝试

“尝试”是对没有做过的事情试着做。在生活、学习中,你一定有过不少的尝试,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你试着做的一件事记下来,让大家和你一同感受尝试的甜、酸、苦、辣。要写清楚为什么要尝试,怎样尝试,尝试中有何情感体验。注意不写错别字,注意详略得当,45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与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