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4.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根据拼音写词语,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六年的小学生活zhuǎn shùn jí shì________,美好的往事历历在目:清晨,我们沐浴朝阳,一同在操场上duàn liàn________,朝气péng bó________;傍晚,我们披着余(晖 辉),一同在图书馆读shū jí________,如饥似渴。如今,在(既  即)将离别的时刻,不要chōu yē________,更不许流泪,拿起我们饱蘸深情的笔,写下:童年无(撼  憾),青春不(悔  诲)!

3、连中三元中的三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的多音字与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 )

      ( )

     ( )

    ( )

 

5、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鱼 一(   )笔 一(   )鸟 一(   )花

一(   )眼镜 一(   )明月 一(   )葡萄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的“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决心。

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____,“志”是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送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提示:本诗的作者是“七岁女”,《全唐诗》载称:“女子南海人”,因才思过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1古诗对仗工整,一般上句与下句相对应的地方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本诗中别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对的之情,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首诗写送别兄长的情景。“_______”“_______”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叶正飞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诗中选取的景物别具匠心,如漂泊的_______、凋零的_______、迁徙的_______都与哥哥离家这件事相吻合,意蕴独特。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语段中的“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

A.饲养(动物)

B.指家养的兽类

【2】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________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鲁滨逊________的态度。

【3】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或提示填空(14分)

(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的刺去。该段出自我国大文豪 的文章《少年闰土》,这个学期我们积累了他的很多名言

(写一句)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 ……伯牙所念,钟子期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 ,乃破琴绝弦,终身  

(3)当我们看到城镇周边的大片良田被用来建工厂、盖高楼时,不禁想用学过的一条环保标语     来提醒人们:珍惜土地!

(4)在轻叩诗歌大门单元里,我知道了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通过阅读认识了一位现代诗人   ;我们小组也围绕主题开展了 综合性学习活动。

 

11、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 )

(2)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

【2】填空。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

【3】请将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理解。

(1)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产。

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就是证明。

(2)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

【5】短文中5、6自然段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细节,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文段,回答问题。

少年强,中国强

李丹崖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场表彰“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晚会上,一个9岁的少年深深吸引了我。那是一位( )的少年,脸上总是挂着笑,丝毫察觉不到经历过一场大的灾难。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少年,在地震发生以后,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自救,终于从废墟中挣脱了出来,并且成功救出了两名正在呼救的女同学。

当他接受一位中央领导的颁奖后,主持人问他:“你年龄那么小,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来救出废墟下的同学?”他说:“我平时吃饭多,我还帮爸爸扛过50斤的玉米呢……”

主持人继续问他:“你以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没有想到少年连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我只是想让我的头发快点儿长出来……”原来,他在这次地震中受了伤,导致一小块头皮明显脱落,医生刚为他做完植发手术不久,头上还缠着绷带呢。

他的名字叫林浩。一个白璧无瑕的少年,他的一句“我只是想让我的头发快点儿长出来”感动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

林浩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中央电视台的网站上有许多人跟帖,大家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位美国的社会学家了解到林浩的事迹以后,颇为震惊地说:“透过这样一个( )的少年,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力量和希望!”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1】下面两个词语是分别从短文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提取出来的,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A.勇敢天真 B.乐观开朗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

(2)白璧无瑕: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只是想让我的头发快点儿长出来”这句话会感动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短文内容,你觉得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林浩从废墟中挣脱出来,并成功救出两名女同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爱的项链

①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雪地,拉到了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②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

③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产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④爱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回报,但却可以心心相传。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心都是一根金线。用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世界上一条最珍责的无价项链!

⑤爱心项链串起了颗颗真诚的心,让大家心系一处,播撒爱的种子。让我们拾起这根金钱,也做一个串项链的人吧!

1第①段叙述了一个故事,写出这个故事的相关要素。

时间: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

事件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方式上看,该文可分成两部分,在文中用“‖划出,并写出这两部分的意思。

 

3第③段所叙述的事能否省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点题,作者将“爱心”用“项链”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这根金线”是指____,“串项链的人”是指____,这段的意思是在号召我们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微不足道吗

拿了人家一根针,坐公共汽车逃了一次票,摘了十朵花,第一次把公家的灯泡安在自己的卫生间,头一回扣顾客的秤,头一遭把垃圾倒在河里,把口香糖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借人家五毛钱不屑于还,私翻一次别人的抽屉,把别人信封上的邮票撕下来……这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小得微不足道;而且它的隐蔽性很强,有些事简直是举手之劳。但这些都是鲁迅先生所谓的皮袍下的小

汪洋大盗最初的功课,可能是仅仅是拿了别人的一根绣花针、1986年的那场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也只是因为一个工人乱丢了烟头。毛衣只要绽了一个头,足以被拆成一堆线。脸上的一个小疖子,弄不好会引发大面积感染。使火箭升空时爆炸的,是推进器上的一颗松动的螺丝钉。而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很有可能是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造成的——这是197912月,科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亲口说的。

人,都想做大事,但我们中不少人往往做不了大事,只能眼睁睁地看那些做成大事的人成了伟人、名人。退而求其次,做不了大事,就只能做小事,但生活往往和我们开玩笑:小事也做不好——至少不能做得十分好。其实,生活这串糖葫芦,也无非是一件一件的小事串成的。但心是一个盲目的猎人,一不留意,你就逃了一次车票

马的蹄铁,丢了一颗钉子,是微不足道的吧?但它可能带来的后果,却又那么让人瞠目结舌,甚至能吓得你屏住呼吸和心跳、、请听这样一首西方民谣: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司空见惯:________

②微不足道:________

③瞠目结舌:________

【2】文中举了不少“因小失大”的例子,归纳一下,写出其中的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但‘心是一个盲目的猎人’,一不留意,你就‘逃了一次车票”’这句话的?可结合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所写的西方民谣,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照要求写句子。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宗生气了,板着脸说:权善才砍了昭陵上的树,是陷我于不 孝,必须杀他!(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中一律不能用真名。

1、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

2、沙堆是一粒一粒积成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3、拥有父母的关心,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

4、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5、学习不仅要认真,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