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fèi téng     jīng yì     biān pào     jiān áo     jié rán bù tóng

( )   ( ) ( )     ( )   (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信任: ________________      ②降临: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积累填空。

(1)面对名山大川,自然会产生无限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的诗句;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与古诗同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

(2)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里出现过石头的身影:______曾以石头补天,______曾用石头填海,《____》曾名为《石头记》,______笔下的美猴王是一只石猴。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一《西游记》里有“三______”的故事;《水浒传》里有“宋公明三打______”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国有“三气______”的故事;《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______”的故事。

4、熟读背诵《江上渔者》,完成下面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上往来人”,从这句可以看出____________,其中“_____”一词写出了江上热闹的景象;“但爱鲈鱼美”这句写的是岸上人的_______,揭示了“_____”的原因。“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这首诗反映了_______________,唤起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本诗: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

4.“江上渔者”,其中“渔者”是指___________

5.“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叶舟”突出了打鱼的船__________

6.此诗表达出作者对渔民疾苦的关心,深含对“____________”的岸上人的规劝。

5、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结合学过的《悯农(其二)》中的相关诗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其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龄   [唐]卢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但使:只要。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平明:天刚亮的时候。④白羽:指箭。 ⑤没:陷入。

1请为加点的“将”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jiāng jiàng   军(jiāng jiàng

2诗中的“飞将”和“将军”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   )

A.霍去病 B.李广 C.薛仁贵 D.卫青

3请分别写出每首诗最后两句的诗意。

《出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有什么联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你积累的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是一首_____诗。

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咬定: 。磨: 。坚劲:  

尔: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3理解 

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奇想与发明

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

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诊病。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医生十分为难。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另一头。出于好奇,他凑上前去,竟清楚地听到了圆木那头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

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儿。一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游览。他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拍完后,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孩子的要求促使兰德花了好多年工夫研究一次性成像问题,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一次成像照相机。

非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波送报,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脱落,儿子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毕寇用塑胶做了些齿轮,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给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这种车能畅行于郊外崎岖的小径。

与前几位相似,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儿子打落在地。比斯特正要发火,小儿子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他灵机一动,既然碎镜片可以脱离镜架看东西,把它装在眼球上,看东西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契机。发明并不是件高深莫测的事儿。我们今天的许多“文明的奇迹”,最初都源自儿童的创造、发现与奇想。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__________

(2)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__________

【2】文章采用“_______”的结构。作者要发表的观点是__________

【3】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个朋友

  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他们冲过来。一个人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起来。还有一个人来不及跑了,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闻闻他的脸,这时候他连呼吸都停住了。熊以为它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等熊走了,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笑眯眯地说:“喂!熊跟你说了些什么啊?”

“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撇下伙伴逃跑的人,都不是朋友。”

1照样子写一写

例:笑眯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全文总共________个自然段。

3爬上树的人为什么不是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第一个“看”是在__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__。第二个“看”是在__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__

2你想对树和鸟儿分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用“_____”画出选文的中心句,并根据提示梳理信息,补全下面的树状图。

【2】阅读有关张思德的资料,谈谈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卫团通讯班长和毛泽东的警卫。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窑顶坍塌,不幸牺牲,年仅29岁。

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总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阅读链接

李大钊被捕后,敌人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百般折磨: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竞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渺小——( )               灰心——( )

【2】选文中表示“看”的意思的字是__________,请再写一个表示“看”的字:__________

【3】借助相关资料,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文中的父亲是指____________(填人名),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借助“阅读链接”,你知道了父亲“没戴眼镜”“头发蓬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脸很“平静”,可看出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阅读选文第④自然段,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选择:A.转换话题B.解释说明C.意思递进),“伟大的力量”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感受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ü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

契机——_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___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_______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训练。

(1)我们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的要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

(2)爸爸对小明说:“今天你跟我去奶奶家一趟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3)听了这话,他愤怒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春城无处不飞花。(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不会少你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终于把你盼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写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的表达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