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句子中带加点词的反义词。
1.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_______)
2.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________)
3.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________)
4.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_______)
5.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_______)
6.我现在还能感觉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________)
7.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吹进来,太舒服了。(________)
8.别浪费东西。(________)
2、形近字组词。
拌( ) 旬( ) 醋( ) 饺( )
伴( ) 甸( ) 醒( ) 皎( )
3、把诗句作为谜面,猜一成语。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
2.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
3.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__)
6.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____)
4、填空
(1)_________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2)即将毕业了,请你帮助张林把对老师的临别赠言补充完整。
老师,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是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就是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3)依照例句,发挥想象,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之余,你一定读过许多课外书,请用两三句话写下你读后的感受。(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习guàn (_____) 花pǔ(_____) yán(_____)酸 花ruǐ(_____)
sōu(_____)集 qiū yǐn(________) 出bǎn (_____) jiē(_____)段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示儿
,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补充诗句。
【2】请写一写诗的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爱国诗人_______的绝笔。诗中描写诗人临终遗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叮咛儿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诗人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希望___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8、课外阅读我能行。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9、 春蚕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
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的蚕卵。等桑叶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蚕种上便有许多极小极小的蚕在蠕动。蚕的生命就是这样开始的。
母亲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匾里已经撒了一层剪成细丝的嫩(nèn)桑叶。这是母亲带着我从桑树上摘来的,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
蚕一天天地大起来,桑叶也一天天地剪得粗起来。等蚕长到半寸来长的时候,小匾换成大匾,就开始喂整片的桑叶了。每天清晨,姐姐把桑叶采回来,母亲吩咐我洗了手,用毛巾把一片片桑叶擦干,再轻轻地均匀地撒在匾里。
蚕越来越大了,呆在一个匾里太挤了,就分成两个匾,再分成三个匾……匾一个又一个地增加着。母亲带着我和姐姐把隔壁的一间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当作养蚕室,把七八个匾都搬了进去。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推开养蚕室的门,立刻传来一片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似的。那是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那些日子,采桑叶的担子就落在父亲的肩上。父亲用很大的桑剪把桑叶连枝剪下来,成捆地背回来。
蚕快“上山”了,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我和姐姐也常常起来帮忙。母亲把蚕沙大捧大捧地从匾里清出来,姐姐把桑叶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
蚕“上山”了。它们被捉到用一束束麦秆扎成的“山”上。几天以后,“山”上结满了白的黄的茧子。母亲一面摘茧子,一面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
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10、阅读下面《第一次真好》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侯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1】用一句话概述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只要你细读课文,抓准关键词,把它们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就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和第二段在叙事方面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里采取不同写法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请你从文中找出几个词语,借以解释“奇妙”词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两句话不矛盾吗?请说一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
【5】作者看十姊妹的雏鸟和具体而微的幼鸟情感反应不一样。这一情节,对如何看待人的成长过程是否有点启示?请谈一谈你的认识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迹
朱莉亚望着襁褓中的弟弟迈克,他躺在婴儿床里不住地哭,屋子里弥(mí ní)漫着一股药味。爸爸妈告诉朱莉亚,迈克病得很重。她并不清楚迈克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弟弟不太高兴。他老是哭,现在也是。朱莉亚轻轻抚摸着弟弟的小脸,细声细语地说:“迈克,别哭了。”迈克果然不哭了,盯着姐姐看,眼里闪着泪花。她牵起他的小手,他满是汗水的手指求救般地抓住了她的一根指头,朱莉亚安慰地紧握了一下。这时,她听到父母在隔壁房间说话。朱莉亚虽然只有六岁,但她知道,当大人压低声音说话时,就是讨论重大事情。朱莉亚很好奇,她亲了亲弟弟,踮(diǎn diān)起脚尖走到门边去。
“开刀太贵了,我们付不起。我最近连账单都付不出来。”这是父亲的声音。母亲回答:“老天保佑,现在只能靠奇迹来救迈克了。”
朱莉亚感到疑惑:“奇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弄一个来?”她跑进房间,从存钱罐里倒出了唯一的一块钱硬币,她要去买个奇迹给弟弟。朱莉亚跑到对面超市,收银台前人们在排队付账。好容易轮到她了,朱莉亚把那枚攥(zuàn zhuàn)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收银员看见是个脸色红扑扑的小女孩,便弯下腰笑着问她:“小妹妹,你要买什么?”
“谢谢,我要买个奇迹。”
“什么?对不起,你要买什么?”
“嗯,我弟弟病得很重,我……我要买个奇迹。”
收银员一头雾水。于是对周围的人说:“谁能帮助这个小孩?我们没卖过什么奇迹啊!”
一个穿着(zhuó zhē)体面的先生问:“你弟弟需要什么样的奇迹?”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说迈克病得很重,他需要。”
穿着体面的先生弯下身,拉着朱莉亚的小手:“你有多少钱?”
朱莉亚说:“一块钱。”
他拿起一块钱:“嗯,我想,现在一个奇迹大约就是这个价钱。我们去看看你弟弟,也许我有你需要的那个奇迹。”
几个月后,朱莉亚看着站在婴儿床上的弟弟在高兴地玩耍。她的父母正和那位穿着体面的先生交谈,原来他是一位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朱莉亚的妈妈说:“大夫,我们还不知道手术费是谁付的,您说是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善心人士,他一定花了不少的钱。”朱莉亚的妈妈一再要求大夫把医疗费的账单拿给她看,好设法筹措钱来支付这笔费用。大夫答应很快会把账单寄来。
几天后,朱莉亚一家终于收到了大夫寄来的信,打开一看是一张收费凭证单,上面写着:全部医疗费用我已经收下:“一块钱和一个小女孩的一颗爱心。”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注音。
弥________(mí ní)漫 踮________(diǎn diān)起
攥________(zuàn zhuàn)得 穿着________(zhuó zhē)
【2】解释下面句子中搞笑的词语。
“朱莉亚把那枚攥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这句话里的“热乎乎”有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莉亚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莉亚为什么要去买“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并作答
课内阅读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籍”的音序是(______),音节是(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凶恶(_______) 清楚(______) 成熟(______) 轻松(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从这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提示:共有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5】读画“ ---”的句子,填空。
“轻易”在课文中是________的意思。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___。这段话运用____________描写,父亲对母亲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我能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来概括选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黄河象(节选)
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边有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河水,可是水位很低,它够不着,只好又往前走了一步。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才凉爽呢!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不一会儿,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它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1】根据语境,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带领( ) 疲劳( )
折磨( ) 呼救( )
【2】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这句话不需要回答。( )
(2)黄河象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是因为淤泥又烂又软,和它的体重无关。( )
【4】你认为科学家对“黄河象”陷进淤泥的假想科学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一读,做一做。
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也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这段话是围绕着第________句话来写的。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可怕。
【2】请用“________”画出描写天空塌了之后人间悲惨景象的句子。
15、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一个包含两个以上叠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会有一些抹不去的东西留在记忆深处。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