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你所掌握的习俗寓意完成下面的练习。

(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

_______ ______

(2)元宵节时吃汤圆: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而谈  ( )口呆 深信不( )  (   )有趣味

( )( )不舍  出人( ) 终身受( )   ( )有可原

3、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并填空。

1.课文按照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发生的事,因为____

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4、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

2.表示“走”的词语:____________

3.表示“说”的词语:____________

4.表示“想”的词语:____________

5、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___( )   ________ ( )

_________( )________(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 “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胡萝卜。

“你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馆女主人下地窖的时候,合上地窖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的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你干吗要这样做?”“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阿廖沙,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 大人都学坏了,上苍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到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苍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 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苍来判断,惩罚。这要他来管,不是我们!”

沉默了一会儿,嗅了嗅鼻烟,眯缝起右眼,补充说:“是啊,谁犯了过错,大约连上苍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弄得清楚的。”

“上苍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我吃惊地问道。

她轻轻地,悲哀地回答道:“他要是什么都能知道,大约有很多事情人们就不会做了。他老人家从天上向人间、向我们大家看了又看,有时会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我的人们啊,我的人们啊!嗅啊,我是怎样可怜你们啊!”

从那时起,她的上苍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1】以上文段是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的第一部《_________》。其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乐观纯朴的________,正直的老工人________,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______,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通过阅读第( )自然段,知道了“我”想到的报复酒馆女主人的办法是:________

【4】如何理解“从那时起,她的上苍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资料显示,我国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的提高,洋快餐、含糖的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的增加是重要原因,我们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②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人体内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择脂肪消耗量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材料二:

 

图1某地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比例统计图 图2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材料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参加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了营养不良。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有待改善,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则材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哪些有益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翠鸟》(节选)

①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②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它这样机灵,   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响亮_____    凝视_____   灵敏________   摇动________

2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关联词。

3在第段中找到描写小鱼机灵的句子用“ ”画出来;找到描写翠鸟捕鱼的句子,用“~~~”画出来,并把翠鸟捕鱼动作的词圈出来。

4选文第①段写翠鸟“等鱼”的活动,第②段写翠鸟“_______”的活动(用2个字填写)。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儿?

①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②翠鸟鸣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高明的大自然

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

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

别以为这没有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吸收了海洋中三分之二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

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在高倍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有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黏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mm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在有机糖蛋白胶黏合下,软体动物的自身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娆。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科学家研究发现,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斗形状的喷气通道。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大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1】本文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软体动物的外壳和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神奇高明之处?

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说明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和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乞丐搬砖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整整两个小时,他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浸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几年后,一个西装革履,气度非凡,大老板模样的人来到我家。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1】“我”请求母亲不要叫乞丐搬砖头,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

【2】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斯号脱险记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取来几块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碎布,放在雪地上。几小时以后,其他的碎布仍在雪地上躺着,只有黑布深深地陷进雪里。这个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可不要小看这个实验,正是这个实验成果,使探险船高斯号死里逃生。

1903年夏天,探险船高斯号刚到南极,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___________想尽了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____________船员们没能使船前进一步。船上的淡水、粮食和蔬菜在一天天减少,眼看大伙就要坐以待毙了。

一天,船长正在甲板上沉思。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忽然想起了富兰克林小时候做过的那个实验,眼睛一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他下令立即紧急动员,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铺成一条长二千多米、宽十多米的黑路。不久,黑灰和煤屑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得路上的坚冰全部融化了。在大家的跳跃欢呼声中,高斯号徐徐启航,走上了新的航程。

1文中横线上上应填写的关联词是________

A. 无论………… B. 因为……所以……

C. 尽管…… D. 虽然……但是……

2富兰克林所做的实验中,只有黑布深陷进雪里的原因是________

A. 大小一样 B. 颜色不同 C. 厚度不同

3富兰克林和高斯号船长所运用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

4富兰克林做过的实验挽救高斯号的前提是________

A. 有暴风雨和坚冰 B. 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C. 船员们的共同努力 D. 船长的聪明才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目光;幸福就是你帮助了别人之后的一种感觉,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请以“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通过一件事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内容具体,表达通顺,富有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私人信息,字数不少于400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