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样字写出下列类型的词语各四个。

1)书声琅琅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大同小异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按照课文填空。

这些工具的_______使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所以我差不多费了_________的工夫,才把我的小小的_________围墙做完。那些木桩都很重,很不________搬动,我费了很长的_________,才在树林里把它们砍好削好。________把它们搬回来,那就更费________了。因此有时我差不多要费两天的工夫把一根__________砍好,搬回来,第三天才把它打进泥土里面去。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

(3)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

4、在括号里填写读音为“xiāo”的生字。

爸爸通______达旦为我制作了一个蜻蜓风筝。这个风筝飞得可真高,它______洒地在空中飘来荡去,像要冲入云______。突然,线断了,风筝离我而去,渐渐______失得无影无踪。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进退________         大摇________           如梦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②清气:清香的气味。③乾坤:天地。

1判断对错。

(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人”指的是王冕。____

(2)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是正确的。____

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

3写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誓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7、阅读古诗,并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了游子的______之情。表达类似情感的诗还有《______》。

8、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妈妈撑起的天空

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经过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说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地震后第二天,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难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存者,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她一看到救难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难人员大惊,卖力地搬移压在上面和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媒体赶来拍下画面,救难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苦苦撑着……

通过电视和报纸,土耳其人都看到了这一幕,心酸地掉下泪来。更多的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难人员够着了这位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的唯一理由和希望。这名救难人员终于控制不住,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念,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欺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臂很长时间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石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人高马大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易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则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这儿,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只他哭了,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1划去加粗字的不恰当的读音。

1)他们在缝(féng fèng)隙中看到一幕难以置信的画面。

2)一名高大的救难(nán nàn)人员够着(zháo zhe)了这位母亲的小女儿,将她拉出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寻——(  ) 快速——(  ) 急切——(  ) 轻易——(  )

3救难人员为什么告诉那位母亲她的女儿还活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1难以置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将文中难以置信的画面写下来。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那位母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1)读上面这段话,你领悟到该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子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消逝的?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向学生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有意义的问题?并希望学生怎么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

 

 

11、阅读。

小桥流水人家(节选)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chán chǎn)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挪(nà nuó)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lín líng)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hé hè)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1】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并画“√”。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环绕____ 飘动____ 悦耳____

【3】缩写句子。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例: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故乡的__________,是那么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

【5】读句子,回答问题。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1)句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片段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

【7】给这个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

12、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个儿在街头徘徊,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为啥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  )的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重要的是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   )

(2)细心地思索。   (   )

(3)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倾诉——( )  

哀伤——( )

【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5】孩子听完老人第一次说的话,眼睛忽地一亮,是因为听完第二次说的话,陷入沉思是因为

 

13、课内阅读。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

A.并列 B.因果 C.转折 D.选择

3“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点题 C.引起下文 D.对比

4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那个星期天(节选)

①……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②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惶(______)  急遽(______)  消逝(______)

【2】第①段中三次用到“一声不吭”,第一次“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第三处一声不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感受。

【3】第②段中写“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请你用“      ”划出文中描写光线变化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体会“漫长而急遽”这对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划线句抓住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语言来描写,从中你感受到母亲此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怎么看待作者笔下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结尾写男孩“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男孩的希望彻底破灭,他感到无可挽回的失望和伤心。

B.男孩在光线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时间消逝永不再来的惆怅。

C.男孩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有了人生无奈、不可能事事如愿的伤感。

D.男孩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愧疚,决定任由时间流逝,不再责怪母亲。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句子。

(1)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难忘的是毛竹。  (修改病句)

 

(3)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都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缩句)

 

(3) 井冈山人自豪地说:我们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改为转述句。)

 

(4)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改写成陈述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7、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每个人都是天才》一文,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改成反问句:

(2)语文对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修改病句:  

(3)冬天来了,大雪下起来。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把这句话写得更生动。

 

(4)爷爷要去长城。

改为双重否定句:  

(5)带走了 童年的   风筝   梦想 我

组成陈述句: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18、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19、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型转换。

1)广场上那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水向前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笑着对我说:“30年后,我请你到海底世界喝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快乐习作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激动、难过、愤怒、志忑不安、追悔莫及……,回忆一下,是什么事情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写下来。(写完后别忘了修改自己的习作,文中若出现同学或老师的名字,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