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

(2)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

(3)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

(4)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 )

2、先写出字词的意思,再写出句意。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_____________________。  润物: 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

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晓: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_________________

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诗句。

(1)带了很少的人想去边疆,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2)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3)烽火台上燃起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大河,映衬着血红的夕阳。

 

(4)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正在前线大败敌军。

 

 

4、照样子,写词语。

又说又跳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阅读积累。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_草,_叶,_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_的春天。

2_______王维的诗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一望无际的水田上空,白鹭在自由地飞翔;绿树成荫的树林里,黄鹂鸟正愉快地歌唱。

3)有句谚语说得好__。这句话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亲自试一试,感受会更真切,更清楚。

4)本学期,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很多课外阅读的神话、传说,如《_》,故事的主人公是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突出写了一个“喜”字,表现了听闻捷报后欣喜、激动的感情。

B.“满”字描绘出了诗人喜极而泣的样子,情感真实、感人。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春天,春天的景象是明丽的,正好与“喜”的心境相匹配

D.“下”说明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向”则表明从“洛阳”到“襄阳”走的是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解释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_________   ②却看:___________   ③漫:____________

4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

6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7、课文理解。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翻译下列诗句。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_______;石灰的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3】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史上名人过春节

春节是我国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你知道名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吗?

书圣王羲之每到春节,都会写80个福字,再写20个寿字,分给来拜年的人。

有一年到浙江绍兴暂居,过年时,王羲之写了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新年新岁新景。对联刚贴出不久,就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对联又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为了防止再被“偷”走,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在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叫家人将对联剪去的一截粘贴上,变成了一副妙趣横生的对联: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过春节踩高跷,每年都要加高一点,寓意更上一层楼,《关汉卿传》记载:卿70岁,春节高跷过。

王安石写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千古绝唱。

1948年春节,丰子恺正住在杭州葛岭,一时书兴大发,欣然为一村人家家写春联。

钱钟书过春节忙看书,有人来访,钱钟书先生只露出一道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于是,有人说钱钟书不近人情。

1王羲之过春节要写福寿字, ;关汉卿要 ;王安石要 ;丰子恺 ;钱钟书要  

2偷对联的人为什么看到王羲之的对联摇头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详写了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赐”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用部首查法应查______部。“赐”的解释有:①旧时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②敬辞。“恩赐”的“赐”应选第_____种解释。

【2】用“ ”画出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几百万年”“几亿年”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不能再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结合本课及你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你想对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海面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穷人》)

先用“——”划出表现渔家小屋里温暖而舒适的句子,再谈一谈,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②“心惊肉跳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感到心惊肉跳?

 

 

 

12、阅读短文,答题。

你的微笑是最美的花

绵阳,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城市。

一些平凡的日子,平凡的人,平凡的细节,就如同这个季节常有的毛毛雨,看似漫不经心,却常常把你的心灵濡()湿。

一天晚上,天上下着蒙蒙细雨,空气中偶尔飘来桃花的幽香,我和妻子拎着大包小包,在百盛商场门口等出租车。刚有一辆空车驶近,一位抱孩子的妇女就急匆匆地奔了过去,等拉开车门,却发现忘了带钱包。糟糕 妇女有些(ɡān)(ɡà)  嘟囔着说 只顾抱孩子上医院 急糊涂了 妻子一听,二话没说,赶紧把自己的零钱递给妇女。妇女正踌躇,旁边又有人掏出零钱递过来,她更是左右为难。出租车司机一看,笑起来:谁没点儿难事啊,上车,免费送你。这一来,掏钱的人尴尬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愣了好一会儿,又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这样的细节,缀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无须刻意寻找,只要怀着同样的真诚,不管在何处,你都会与它邂(xiè)(hòu)

就在第二天,我驾车去办事,在富乐路口等红灯。同行的朋友说,这里曾经是绵阳第一个女子岗亭,值勤的女警可漂亮了,一道风景线呐。可惜呀,如今的漂亮女孩,都经不起日晒风吹雨淋,不愿去当马路天使。正说着,黄灯闪亮了,我松开手刹车,准备起步。不料,年轻的女警却微笑着打了一个缓行手势,随即,又笑容满面地向斑马线跑去。

原来,一个年轻的孕妇正走在斑马线上,汽车发动的引擎声,让她有些慌乱。女警搀起她的手,轻声说着什么,年轻孕妇立刻笑了起来。两个人神态自若地从等候的汽车前面走过,像贵宾检阅仪仗队,又像至亲至爱的两姐妹在私家花园里悠闲散步。仿佛一道(灿烂  绚丽)的彩虹划过,我和朋友都被女警(灿烂 绚丽)的笑容怔住了。我们突然发现,笼罩在连绵阴雨中的城市,(果然  居然)也如此美丽。

朋友说,一个灿烂的微笑,就是一朵美丽的花。每一次绽放,都是一次感动,温暖了别人,也温暖着自己。这么说,笑容绽放的绵阳,不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吗?行走在这座城市,我常常想起冰心写的那段话:爱在左,情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事实上,有很多绵阳人都爱读这段话。读这段话的时候,大家都在想,冰心老人描写的,是不是我们自己啊?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阅读时,遇到字不认识,可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踌躇一词在字典里有这样两种解释:①犹豫不决;②得意的样子。联系语境,踌躇在本文中应选第   种解释。联系上下文可知,邂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态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补上所缺的标点符号。

4划去短文第⑥自然段中不合适的词语。

5回答问题。

1)再读短文时,我知道短文围绕绵阳,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城市这句话写了两件事例:一是 二是   。第4自然段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

2)请你概括本短文的主要内容。

 

3)精读短文时,我发现文章多处写到了,每一处都能体现当时人们的心理活动,比如第③自然段中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愣了好一会儿,又扑哧一声笑了,这时大家内心想的可能是 再如第⑥自然段中女警搀起她的手,轻声说着什么,年轻孕妇立刻笑了起来,这时年轻孕妇内心的感受是 。而无论文中哪一处的,都有一个共同点,用文中的话说,那就是

4)文中出现了________尴尬,联系上下文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再细细回味短文,我品味出文章末尾的一句话表达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生活中是否有最美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深入阅读《浮躁》,边读边问边思考。

花丛中,有个人在捕蝶,不!是在扑蝶。他东奔西跑,气喘吁吁,累得一头汗,但蝴蝶并不搭理他,每当他扑来,它就转身飞去,仍然在花丛中跳着舞。

另一个人却在静静地等蝶,在花丛里画着花,并把那花画得亮丽无比。果然,蝴蝶飞来了,落在他的画上了!亲吻画上的美丽了!

他也便欣然一笑,也笑成了一朵花。

于是我想起了一个词:浮躁。

浮躁是什么样子?就是上述第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样子,鲁莽,急匆匆,甚至有点张牙舞爪!就算是真的捉住了蝴蝶,那蝴蝶也是非死即残,何美之有?不是吗?

既然爱美,就理应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地呵护它,小心翼翼地“锄草”“捉虫”,直到收获一个叫作“美丽”的故事。

【1】“捕”和“扑”这两个字能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他”指谁?题目“浮躁”是什么意思?结合文章我对这些有了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结合生活谈谈对“锄草”“捉虫”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我对“美丽”有了新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中,边提问边思考是深入阅读的好方法之一。生活中,你常用的帮助自己深入阅读的方法有哪些?请举例向大家分享一种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屋顶上的月光

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只能靠辛勤地演奏来赚取生活费,家境十分贫寒,生活艰苦。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公里外的汉堡拜师学艺。他一路风尘仆仆,饿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累了在农家的草垛旁或是马厩里歇一晚,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汉堡。虽然来到汉堡,音乐教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他不愿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讽,终于得到了一位教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饿地走到撒勒。经过苦苦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他欣喜若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与勤奋使他很快(   )。

少年渐渐不能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要提出了请求。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死心。

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曲谱的美妙使他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的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

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的变奏。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回旋,他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深为其悲。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有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着,眼泪潸然也下。他继往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发演奏好任何一支曲子。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

少年终于一偿宿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巴赫。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他笑说:“是屋顶上的月光。”

“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达到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

1结合短文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成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风尘仆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夙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苦苦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句中终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5用波浪线画出能表现巴赫演奏风琴曲十分成功的句子。

6屋顶上的月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句子改成直述句。

1.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句子

1)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藏的雪花大如席。(模仿此句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宁对小明严肃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第三者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感动。(改为用否定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温暖,它可能是下雨时有人为你撑起的一把雨伞,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的那一束鼓励的目光;可能是你获得帮助后的那份感动,也可能是你得到表扬时的那份惊喜……请以“温暖”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 400 字。③为了让老师更好地批阅你的习作, 请保持卷面整洁。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