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liánɡ____ ____ qīn xí____

kǒnɡ ____ liáo tiān____ kuān wèi____

shū jí____ fánɡ yù____ yōu shānɡ____ qīnɡ fù____

2、填空。

(1)出旗时要奏的曲目是《___________》。

(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 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

(3)站台票是 ___________块钱一张。

(4)自古以来,送别诗就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请你默写两句你积累的送别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义卖活动得到金铃的帮助,她带肖晓去了___________,还为义卖活动做了一个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句子。

涌浪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改成字句)  

 

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日烟台的海

,冬天烟台的海仿佛是    

3. 课文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以将小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   ……

4.为烟台的海设计一句广告语。

 

4、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一(____)(____)里 (____)居(____)业 (____)不可(____

____)贞不(____ ____)声(____)气 ____)紫(____)红

(1)上面词语中,表现人物品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两个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两个描写景物的词语,并用它们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

东岳( ) 南岳( ) 西岳( ) 北岳( ) 中岳(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

【3】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本诗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诗中哪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

中庭地白树_______  今夜月明人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

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我爱阅读。

“嗒嗒嗒……嗒嗒嗒……”无名高地敌军暗堡里的机枪不停地舔着猩红的火舌,就像个张着血口的魔鬼。一个将要登上高地的身影踉跄了一下,旋转着扑倒了。

看得真切的尖刀排排长朱铁痛苦地垂下头,眼光又落在手腕上。再过20分钟,部队就要发起总攻,可这颗钉子硬是拔不掉,刚才上去的战友又牺牲了。他扭头望望从各连队抽来的优秀骨干组成的尖刀排——眼下只剩自己和班长孟梁、苏亮三人了。

他红着眼,抓起一捆手榴弹。“排长,你腿上有伤……我上!”苏亮死死地拽住朱铁,“只求你告诉一下俺爹妈……”爹妈?孟梁心里悸动一下,聊天的时候,他得知苏亮家里就他一个宝贝“疙瘩”,爹妈疼得不得了……

孟梁心里涌起一股热浪,不,不能让苏亮上,可是……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但瞬间便又打消了。他夺过手榴弹:“排长,还是我上,我的动作不比苏亮差……再说苏亮是独生子。”

“孟梁也是……”

朱铁沉重地点了点头。

孟梁抓住还想争执的苏亮,依恋地望着远处青山叠起的峰峦,深情地说:“苏亮,好好儿战斗,好好儿活着!”说完,转身,消失在依稀的曙光中。

不一会儿,一声震耳的巨响震破了黎明的天空。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钉子:___________________ 疙瘩: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开头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句中的“舔、猩红、魔鬼”三个词语可以感受到敌军火力的______________

3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中“什么”指的是(   )

A.苏亮动作干净利落,如果我上去炸不掉敌人的暗堡怎么办?

B.自己也是家里的独子,如果在战斗中牺牲,爹妈怎么办?

5“瞬间便又打消了”表现了(   )

A.孟梁的动作不比苏亮差。

B.孟梁在战场上的英勇和舍我精神以及真挚深厚的战友情。

6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有三个:_______、孟梁、_______,其中勇敢地炸掉敌人的碉堡的是_______。文章的标题是“别”,“别”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10、阅读。

橘皮往事(节选)

多少年过去了,那张清瘦而严厉的,戴600度黑边近视镜的女人的脸,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她就是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想起她,也就使我想起了一些关于橘皮的往事……

有一天,轮到我和我们班的几名同学去校办工厂里义务劳动。我们学校的校办工厂专从民间收集橘皮,烘干了,碾成粉,送到药厂。一位同学问干活的师傅,橘皮究竟可以治哪几种病?师傅告诉我们,橘皮泡水喝对平喘和减缓支气管炎有良效。我听了暗记在心里。我的母亲,每年冬季都被支气管炎所困扰,经常喘作一团,憋红了脸,透不过气来。可是家里穷,母亲舍不得花钱买药,就那么一冬季又一冬季地忍受着,一冬季比一冬季气喘得厉害了。看着母亲憋红了脸透不过气来痛苦的样子,我也摧心剖肝。我暗想,一麻袋又一麻袋,这么多这么多橘皮,我何不替母亲带回家一点儿呢?

当天,我往兜里偷偷揣了几片干橘皮。

以后,每次义务劳动,我都往兜里偷偷揣几片干橘皮。

母亲喝了一阵子干橘皮泡的水,剧烈喘息的时候分明地减少了。我内心里的高兴,真是没法儿形容。母亲自然问过我——从哪儿弄的干橘皮?我撒谎,骗母亲说是校办工厂的师傅送的。母亲就抚摸我的头,用微笑表达她的那一份欣慰。

不料,由于一名同学的告发,我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先是在全班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后来是在全校同学眼里成了一个小偷,一个贼。

那是特殊的年代。哪怕小到一块橡皮,半截铅笔,只要一旦和“偷”字连起来,也足以构成一个孩子从此无法洗刷掉的耻辱,也足以使一个孩子从此永无自尊可言。这一种划痕,往往扭曲了一个人的一生,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毁灭了一个人的一生……

在学校的操场上,我被迫当众承认自己偷了几次橘皮,当众承认自己是贼。于是我在班级里,不再是任何一个同学的同学,而是一个贼。于是我在学校里,仿佛已经不再是一名学生,而仅仅是,无可争议的是一个贼,一个小偷了。我觉得,连我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似乎也对我视若无睹,目光故意从我身上一扫而过。我不再有学友了。我处于可怕的孤主之中。我不敢对母亲说我在学校的遭遇和处境,怕母亲为我而悲伤……

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也就是那一位清瘦而严厉的,戴600度近视镜的中年女教师,正休产假。

重新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觉察出了我的异常处境。放学后她把我邀请到了僻静处,而不是办公室里,询问我究竟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我哇地哭了……

第二天,她在上课之前说:“首先我要讲讲梁晓声和橘皮的事。他不是小偷,不是贼,是我嘱咐他在义务劳动时,别忘了为老师带一点儿橘皮。老师需要橘皮掺进别的中药治病。你们再认为他是小偷,是贼,那么也把老师看成是小偷,是贼吧!”

第三天,当全校同学做课间操时,大喇叭里传出了她的声音,说的是她在课堂上所说的那番话……

从此我又是同学的同学,学校的学生,而不再是小偷不再是贼了。我的班主任老师,她以前对我从不曾偏爱过。在她眼里,以前和以后,我都只不过是她的四十几名学生中的一个,最普通最寻常的一个……

但是,从此,在我心目中,她不再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了,尽管依然像以前那么清瘦而严厉,依然戴600度的近视镜……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摧心刨肝: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若无睹: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语句运用______________的描写,语言简洁传神,人物特征鲜明。

3文中画“ ”的文字运用了_______的描写,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了老师__________的形象。

4本文要写老师,但用大量笔墨写“我”偷橘皮的原因和被发现后受到的屈辱。你觉得这样处理详略得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就是说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请写一写“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受伤的核桃树

老家有几棵核桃树。每年冬天,它光秃秃的枝征直指天空,似乎积蓄着全身力量等待喷薄而出的时机。每年春夏,它枝繁叶茂,一派欣欣向荣.似乎全力回报大自然的愤赠。

核桃刚成形的时节,邻居家馋嘴的小孩经常趁我们不注意,用石块、长桃将我家伸出墙外的核桃树一阵乱打。等我出门时他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再看看地上,被打落的树技和叶子,或躺或卧,或呻吟,或哭……我很痛心地说:“今年的核桃肯定减产了!”站在一边的父亲却笑嘻嘻地说:“这是好事。这是好事啊!”

我弄不懂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父亲说:“等秋天收核桃的时候你就明白了。”语气平和坦然,一点都没有责备人家的意思。此后,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子经常袭击我家的核桃树。我想出门阻拦时,总被父亲劝住:“由着他们吧,实际上他们在帮我们的忙呢。”我很惊讶,不由得想起那一幕幕:每年入冬,父亲都要给核桃树化妆——仔细地把树干涂白,再给它穿上密实的新衣服——用塑料薄膜包裹树干。我困惑不解。父亲总是摩挲着树干说:它怕冷,给它多穿件棉衣,防寒。可眼下,父亲如此宽宏大量,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由着性子用石块、棍子和我家的核桃树“亲密接触”。

快到秋天收核桃的时节, 我发现我家的核桃树遍体鳞伤,几乎没有一根完整的树枝。但我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小孩子打过的核桃枝上的核桃比没有打过的树枝上结的核桃还大还多,还更可口。我向父亲请教其中的原因。父亲若有所思地说:“贝壳在历经流水冲洗,沙石掩埋之后孕育出珍珠,废铁历经千锤百炼之后成为优质的钢。”顿了顿,他又说:“核桃树的脾性和一般的果树不一样,越是使它的枝桠受伤,它长得越茂盛,果实越香,而且第二年比第一年更好,尤其是正在结果成形的时候受的‘打击’越多越利于结果。”吃了多年核桃,我从没深究过其中的奥秘,父亲的一席话触动我的灵感,使我豁然开朗。

第二年,我发现,挨打的那些枝桠长势显然比第一年还茂盛,蓬勃,花开得更艳更密。我想,植物界的道理同样适合我们人类。

老家的几棵核桃树,我脑子里浮现的不管是它的枝繁叶茂,还是它的孤单枝桠,它总能给我力量。

摘自《大河文摘报)2004年3月马国富/文

【1】“受伤的核桃树”真的受伤了吗?为什么( )

A.没有,父亲对它保护得很好。

B.是的,它被小孩打得遍体鳞伤,大伤元气。

C.是的,它被人冷落.被小孩子乱打,没有人关心它。

D.没有,小孩子虽打掉了枝叶,却使它长得更茂盛。

【2】父亲说:“这是好事,这是好事啊!”其中“这”指的是( )

A.核桃树今年减产。

B.核桃树被邻居家的小孩打掉枝叶。

C.小孩子乱打核桃树玩得很开心。

D.“我”对核桃树被打的痛心。

【3】不懂事的小孩常袭击“我”家核桃树,父亲总是不斥责,是因为( )

A.父亲宠爱小孩子。

B.父亲对核桃树不加以理睬.不放在心上。

C.父亲认为这对于核桃树是一件好事。

D.父亲认为这无伤大雅,并不碍事。

【4】第五自然段画线部分与第六自然段的关系是( )

A.前后照应,印证父亲的说法。

B.上下勾连,点明核桃树的脾性。

C.突出强调,说明受伤的核桃更好吃。

D.反村强调.突出父亲种核桃富有经验。

【5】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记叙的。

A.顺序

B.倒序

C.插叙

D.补叙

【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老家几棵核桃树的长势,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dǒu qiào(   )的山岩上,叶子也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通过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走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shuò(   )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dàngyàng(  ),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也流tǎng( ),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节选自《三峡之秋》)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橘_____  (2)dǒu qiào_______ (3)_____  

(4)闪shuò____ (5)dàng yàng _______  (6)流tǎng_____

2“通过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这个句子有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个句子用了何种修辞?有何作用?

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写的是三峡的秋天,按照______顺序,写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时段的三峡秋色。

5本文写景时运用了多种修辞并且使用了大量的表示色彩的词语将三峡的秋天写得绚烂多姿,丰富多彩。请仿照这样的写法,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并按一定的顺序写几句话,描写一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你看出了一只狗的的寒冷

①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

②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疗治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到树梢上也会回头看你,同样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铭记你的救助。

③它们毕竟是低智能动物,也许很快会忘记这一切,将来再见你的时候,目光十分陌生,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追逐它们的食物和快乐,它们不会注意你肩上的木犁或者柴捆。它们不会像很多童话里描述的那样送来珍珠宝石,也不会在你渴毙路途的时候,在你嘴唇上滴下甘露。

④它们甚至再也不会回头。

⑤但它们长久地凝视过你,好像一心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好像希望能尽可能记住你的面容,决心做出动物能力以外的什么事情。

⑥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某一天,你在大山里行走的时候,大山给你一片树阴;你在一条草木覆盖的暗沟前失足的时候,大山垫给你一块石头或者借给你一根树枝,阻挡你危险地下坠。在那个时候,你就会感触到一只狗或一只鸟的体温,在石头里,在树梢里。

⑦你抬起头来眺望群山,目光随着驮马铃声在大山那里消失,看到起伏的山脊线那边,有无数的蜻蜓从霞光的深处飞来,在你的逆光的视野里颤抖出万片金光,刹那间撒满了寂静天空——这是更大的一扇家门向你洞开,更大的一个家族将把你迎候和收留——只需要你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需要你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

⑧你现在知道了这一点。

1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与动物相处的经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刻很快就会过去”中的“这一刻”指的是哪一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作者通过本文索要传达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再过三天,小保姆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小保姆长得浓眉大眼,样子(   )土气点,手脚(   )很勤快。煮饭、洗衣、打扫房间,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毕竟是乡下来的姑娘,很实在,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不过,在最后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②清早,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厅中的茶几上,像收拾一件杂物,随收随放,琐琐碎碎,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对钱的漠视竟是一种抗争。

③第二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主妇,怎么会丢三luò  là)四的?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怎么能这样侮辱人?她越想越气,准备找女主人论理。然而,她仔细一想,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女主人刚从科长位上退休,富态中透着几分威严,待人接物很有风度。这样体面的人,怎么会玩“钓金龟”的小儿游戏呢?不会的。可是,再想回来,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的蹙起,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④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窥看厅中动静,她想看看女主人是否来取钱。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厅中,在茶几前趴下,把手伸到茶几脚下……这一镜头令小保姆看呆了。女主人在小保姆心目中受敬重的位置坍塌了,变成了一个粗俗可鄙的恶婆婆。她恨恨的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随后便安然上床睡觉去了。

⑤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当晚  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  像当年找科员个别谈话一样  严肃  婉转  采用启发式  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  这应该充分肯定  可是   唉!做人起头,路正长着呢!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

⑥“你是不是说我捡了10元钱?”

⑦“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

⑧“不,我已经将10元钱还给你了!”

⑨“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

⑩“早上7点,公共楼梯!”

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浑身一颤。她一时脸红语sāi sài sè),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怎么让她看到了?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7点钟都要下楼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10元钱悄悄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chuāi duān)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丢三______四   语_______ _______

3给⑤段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联系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保姆的日常表现(限于十个字以内)是___________

这钱藏着一种心计,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心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女主人对小保姆接连三次“测试”,小保姆的表现是: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女主人“脸红语塞,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7题目“试”蕴含两层含义,仔细读文章,说说这两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西门豹说: “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加工厂。

(1) 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一个汉语家园。(修改病句)

 

(2) 乡亲们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农业。(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人类 语言 发展  变化 (连词成句)

 

(4) 农民们把米粉出口到美国。(改为被字句)

 

(5) 难道你不认为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吗?(改为肯定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保卫黄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

______________

(3)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了解家乡哪些民俗?试着回忆一下,春节元宵,守岁、逛花市、抖空竹;清明端午,踏青扫墓、看龙舟、吃粽子;中秋重阳、赏月、尝月饼、登高……今天的习作,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种风俗活动的经历。注意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