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有味   不屑____)(____

争论____)(____ ____)(____大笑

2、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对的世界里呢。

(1)从句子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东西”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这句话里是________(A.褒义词 B.贬义词),再用它另外一个词性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______

(2)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______

(3)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______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______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咔嚓咔嚓:象声词。 B.揉动:用手来回擦或搓。

C.原谅:对过失、错误等宽恕谅解。 D.惆怅:害怕紧张。

5、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唐朝魏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看问题。

2)《村居》中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请再写出两句这样的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作为一条古训,流传至今不知有多少年,纵观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有多少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宁愿献

身而不愿苟全生命。他们的光辉形象彪炳于史册,为后人所崇仰。

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可用来表现教育者应当了解儿童发展的状况和时机,及时促进儿童当下的发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可用来表现对儿童的教育应当潜移默化,而不是强制灌输。(填写古诗《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1】作品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

【2】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A.这篇作品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及旅居在外的喜悦之情。

B.这篇作品通过景物烘托,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哀愁。

7、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古诗第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日氛围。

3“新桃”在诗中指___________,“旧符”指 __________

4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   )的前景。

A.光明美好 B.灰暗迷茫

5第四句既写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 )的意思。

A.喜新厌旧 B.除旧布新

8、阅读理解。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②朝烟:指清晨的雾气。③家童:童仆。④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⑤犹眠:还在睡眠。

【1】“朝”在诗中的读音为: ______

【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___,我是从“_____、柳绿 、_____”这些词语中知道的。

【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_____________的生活。“ 莺啼 ”二字在诗中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啼:_______ 犹:___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快乐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白”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亮;②清楚;③像雪或乳汁的颜色;④没有效果地。选文中的“白白”应选择第_________种意思,“白昼”中的“白”应选择第_________种意思。

【3】用“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用在这里的好处是(          

A.纯粹就是一个比喻,没有什么好处。

B.形象生动地说明时间就是如此悄然而逝的,提醒人们时间宝贵,一定要珍惜时间。

【4】联系上下文,理解画“ ”的句子。

“痕迹”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勤奋的画家——门采尔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他十三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他的画(反应 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泥瓦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和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他用四年的工夫画了一幅油画《轧钢厂》,惊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个青年也经常作画,但画得很粗糙,因此他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被人们抢购一空,就去找门采尔,向他(请教 请示)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说有窍门,那就是多画画。”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哇!有时一天就可以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青年画家莫名其妙地问:“倒过来是什么意思?”门采尔郑重其事地说:“倒过来,就是要你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那么你一天就能把它卖出去了。”青年画家说:“一年画一张画,那多慢哪!”门采尔严肃起来:“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青年画家回去后,就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了一张画,(果然 居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有删改)

【1】用“ ”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 

(2)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

【3】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门采尔说“倒过来”是指把__________________倒过来,意思是_________。他的言外之意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她依然往前走着。不过,一步比一步(迟缓 迟钝)。快走到门口时,她站住了。她那被极度疲惫和委屈情绪弄昏了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智慧 理智)回到了她的心中。她像一截木头被钉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袁伟民也站在原地没有动,目光盯着这位(任性 倔强)的姑娘,他像一尊石雕似的,手里还抓着一个球,一副随时准备砸出去的样子。

招娣(迈动 移动)脚步了。不过,她不是往前去,而是来了个向后转,步子那么猛,动作那么冲。

1根据所学原文,选择正确的词语。

2选文中一截木头形容      ,说明   

     

3选文第2自然段用    的修辞手法,      比喻成      ,表现出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报恩的方式

受之于一滴甘露,报之于一片大海。这是常人的一种最简单、最平常、最普通的报恩方式。然而,当心灵受到一种特殊的、非凡的爱的震颤之时,报恩的方式就会有一种情不自禁(jīn jìn)的升华。记得我第一次走进福根大爷的糖果店时,大概只有四岁。一进门,我就被满柜台的糖果吸引住了,我贪心地向福根大爷要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糖果。福根大爷问:你有这么多钱吗?

我有许多钱的。我稚气地回答,随即伸出了紧握着的拳头,放了一大把樱桃种子在他手里。福根大爷一下子愣住了,盯着他手里的东西看了老半天,然后他又看着我。

够了吗?我有些忐忑不安地问。哦,这太多了,还得找还点给你呢。他回身拿了两个分币放在我手里。

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正经营着一家海鲜馆,供应各种新鲜活鱼。一天,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带着她的弟弟来到我们店里,两个孩子瞪着大大的眼睛,盯着那些水缸里游动的美丽的鱼儿,看了老半天才开口说:

我们能买些吗?”“可以呀,只要你们有钱。我说。

我们有很多钱。小女孩自信地回答。

那女孩的回答给了我一种熟(shú shóu)悉的感觉。于是他们挑了几条特别好看的鱼。当小女孩紧握着小手呈现在我面前准备付钱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她的小手松开了,三枚小小的硬币放在了我的手里。

那时候,我才猛然意识到福根大爷当年的心情。

我看着手里的三枚硬币,觉得自己好像又站在了福根大爷的糖果柜台旁。够了吗?那小女孩轻轻地问。

哦,够了,还多一点呢!我回转身,拿了一枚硬币放在她手里……

1划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  )  熟悉——(  )  特殊——(  )

3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式各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熟悉的感觉____________,作者当时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拿了一枚硬币放在她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微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与文中画“ ”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3】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把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波义耳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最容易做梦

魏格纳                           发明石蕊试纸

14、课本梳理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1我小时候关于声音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天中有多少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街上有哪些声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指不谦虚)

(指很自豪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20、下面的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孔子三十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从下面两个文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写一篇习作。

(1)那一刻,我真  

提示: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给我们带来难忘的回忆和不同的感受,可能让人快乐,可能令人自豪,可能让人感动,可能令人难过……请你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简单的习作。

(2)从下列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展开想象,自拟题目,编一个故事

①手机   电视   电脑   报纸

②雄鹰   风筝   麻雀   白云

③舰艇   木头   孤岛   飞机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