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慎重(_____) 宽敞(_____) 隐蔽(_____)
干燥(_____) 光滑(_____) 简单(_____)
平坦(_____) 粗糙(_____) 安静(_____)
2、顺口溜,填空
音节四声调,标位安排好,先找a,再 o ________ ,轻声读法不标调。
3、我是小小百科家
1、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2、(_______)是我国创办私人学校的第一人。
3、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________);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_______);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并称“乐府双璧”;我国古代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__________)。
4、唐宋八大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莫扎特是(_____)国的作曲家,童年被誉为“__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奥运会起源于(___________)(填国家),第一届奥运会在(____________)(填城市)举办。
4、形近字组词
组________ 蜂________ 辨________ 跨________ 括________
阻________ 峰________ 辫________ 夸________ 活________
5、比一比,组词语。
焰(_______) 削(_______) 掷(_______) 陡(_______) 凝(_______)
掐(_______) 消(_______) 郑(_______) 徒(_______) 疑(_______)
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7、古诗阅读
采薇(节选)
昔我__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迟迟,栽渴载饥。
我心______ ,莫知我哀!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选自《 ____________》。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A.yǔ( )B.yù( )
迟迟:A.迟到( )B.迟缓的样子( )
载:A.zǎi( )B.zài( )
莫:A.不要( )B.没有人( )
【4】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② __________。
【5】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处境是_______。一个“_______ ”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之情。
8、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A. 悲伤流泪 B. 离愁别绪 C. 情谊深厚 D. 黯然伤别
9、阅读材料《抬起头来做人》,完成练习。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他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只是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 (量力而为 尽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A】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数额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B】
⑨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出的、自己 (独树一帜 独一无二)的价值。
【1】文中两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
【2】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肯定比500小,但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这是从文中摘出来的语句,应该放在文章的【A】处还是【B】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竭力为党工作。蒋介石非常恨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侵略者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瞠目结舌。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牺牲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们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着眼睛,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逮捕(dǎi dài) 处决(chù chǔ)
挨枪(āi ái) 押解(jiè xiè)
(2)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们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吉鸿昌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赞颂吉鸿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用上李清照的这两句诗十分妥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阅读片段或美文,完成练习。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毋庸置疑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个班级。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时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毋庸置疑:__________
量力而为:__________
【2】“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你认为小男孩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
【3】理清事情的要素。
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
事情: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说的“捐的意义”指什么?请你综合全文来回答。
__________
【5】读完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一位叫罗宾逊的生意人,听说大山深处有一个叫白银仙境的地方,觉得这个名字很奇妙,便来到山中。
在镇长陪伴下,罗宾逊观赏了古老的森林。树木和花草随风摇 , 散发出浓 的芳香。罗宾逊情不自 地说:“这里太美了,有令人神往的自然环境和吸不尽的新鲜空气。”
望着透明的河水,吸着清新的空气,罗宾逊突发奇想:把这里的空气用罐子装起来拿到城里去卖,让那些深受大气污染之害的人们也能吸到来自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镇长,并和镇长签了一个买下白银仙境空气的合同。镇上的人听说自己天天呼吸的空气能卖钱,喜不自胜。
罗宾逊回到城里,找专家对白银仙境的空气样品进行了分析。白银仙境的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它可以有效地抵 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对小孩的智力发育有很大帮助。
【1】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摇________ 浓________ 情不自________ 抵________
【2】请你用简洁的话写一写罗宾逊的突发奇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宾逊为什么要买白银仙境的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今天你读了吗》
材料一:
材料二: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1】世界读书日是哪一天?( )
A.4月22日 B.4月23日 C.5月22日 D.5月23日
【2】4月23日不是哪位作家的生日?( )
A.塞万提斯 B.莎士比亚 C.纳博科夫 D.拉克斯内斯
【3】以下哪一项说法最贴合材料一图片的主题?( )
A.只要读一本好书,一生的财富就有了。
B.赚了一生的财富,还不如读一本好书。
C.财富就像好书一样,因此要多挣财富。
D.好书就像一笔财富,因此要多读好书。
【4】结合材料谈一谈,设立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什么?试着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读书日要到了,假如你可以邀请自己喜欢的作家来参加学校举办的“图书漂流瓶”活动,你会怎么写邀请函呢?请试着给你心仪的作家写一写吧,注意格式!(邀请的日期可以是活动前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它们都是风,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地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用“Δ”划分段落,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抄写两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7、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形势,这是事实。(把一般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被”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例句,根据所给的词语发挥想象写句子。
例:(欣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①聊天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局长、环保局局长、校长、老师、传达室大伯等,也可以是太阳、月亮、春风、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外星人……
②文章表达要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先补充题目再写,体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