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样子写词语。

(1)至仁至义(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势汹汹 (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腊八粥》一文的作者_________ ,原名沈岳焕,著名作家。课文以“_______”为线索,主要写了  __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 _______”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_______”写得比较简略。

(2)学习了《匆匆》一课,我想到了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石》是________________所写,全诗描写了竹子傲然挺,其中表达竹石坚劲顽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积累。

(1)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明了这一点。

(2) 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写两人虽然只隔着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的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样类似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马上要上初中了,他想用《长歌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免长大了后悔。我还知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首古诗都是关于传统节日的,我还知道关于传统节日的其它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大意 _______的衣襟 _______的心田

_______的身影 _______的大手 _______的汉字

_______的脸庞 _______的力量 _______的忧伤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2】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 路上的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______之情。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

【4】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天气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2】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

【3】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是一首_____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

2诗歌前两句用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根据下面的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

材料: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我想我们有一天能够在机器上模拟人的思维,为什么不行?电脑是硅做成的,可以计算,人脑是用碳做成的,质子在大脑里的运动形成了各种概念,这是完全可以完成模仿的。果然,他和他的微软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这段文字的哪句话可以概括选文的内容?(   )

A.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B.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C.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D.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2读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1)“轻易”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这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父亲对“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12分)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   ),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到柜台。正当我被(   )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   )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眼一看,咦?这难道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儿地啊,啊……”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捡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四下环顾,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   )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见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yi)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2分)

在文中括号里恰当地填入成语。(2分)

那人前后共啊,啊了两次,请你联系全文内容,把他每一次想要说的话写出来。(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简要概括发生在商场里的事 (2分)

⑸“是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2分)

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这里用省略号表达了

文章的结尾写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   。(2分)

 

12、阅读课文《嫦娥奔月》片段,完成练习。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 不及待地(闯 走)        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 吃)了下去。

1找出文中表现嫦娥机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字,(闯 走)________ (吞 吃)________

13、盲童的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了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细心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简单的画,看得这么久。他们不单是看这张画,透过这张画,他们好像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设想一下盲童拿起笔的情形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准是   ,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身上;她画一棵树,准是 ,上面栖留着无数的鸟,唱出悦耳的歌,她好像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唱;她画一条小溪,准是   ,她曾在溪里洗过手,多么清凉;她画一座小屋,屋里准是 。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可是,她心灵上的色彩,她感觉到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她是个盲童啊,她只能画这样一幅简单的画,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用她那美丽的想象,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就从这没有色彩的画幅上,人们看到了她心灵上的色彩;从这线条简单的构图中,人们听到了她感觉到的声音。谁走过这张画前,都会觉得这幅画蕴藏着美好的内容:一个热爱生活的盲童在向你招手;一棵美丽的生命之树在祖国温馨的阳光下生长;一颗坚强的、充满希望的心在对你微笑。

1 出作者想象盲童画画情形的一段话。1分)

2)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2分)

3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描写画一幅画。2分)

满分5 manfen5.com

4给短文选择正确的中心思想。在( )里打“√”2分)

A、盲童的画笔简单,但画出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 )

B、歌颂了盲童热爱生活并具有一颗坚强的心、充满希望的心。 ( )

C、说明盲童的画虽然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这位盲童说什么?3分)

 

   

 

14、在阅读

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1这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常会想起顶碗少年并且还会有微微的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顶碗少年面对一次次失败,坚持表演,最后获得成功。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和顶碗少年相似的经历?你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小红军对陈明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他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服饰特点、饮食习惯等都各有特色。本次习作,我们就来对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进行介绍。请从以下话题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作文纸自备)

话题1:家乡的民风民俗。       

话题2:你了解到的外地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