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中国  昆山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  昆山市  昆山市实验小学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准备活动    领奖品    冲到    起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部    没有    少数    一半    多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头部    身体    上身    牙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辨字组词

籍(     屉(     怖(     瞅(     魔(  

藉(     届(     饰(     睬(     摩(    

哼(     峻(     残(     匪(     窝(  

享(     俊(     线(     菲(     锅(  

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江上渔者__________

2.爱鲈鱼美__________  

3.出没风波里__________

4.船瓜洲 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这本书记录了鲁滨逊流落荒岛28年的故事,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故事。塑造了_______________的鲁滨逊形象。

(2)尼尔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的主人公,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尼尔斯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____国作家,我们学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

(4)默写2单元日积月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1村上死了的人,开个追悼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能够完成一项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解释下列词语。

往:____________       迟迟:____________

载:____________       哀:____________

【2】《采薇》选自《______》,薇是______。《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8、阅读与欣赏。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我歌唱早晨,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我歌唱希望,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或者一片阳光。

我的歌呵,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你飞吧,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___________

2诗歌中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节中,“梦想”和 “渴望” 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节诗分别应怎样来朗读?请选填。

A.真挚炽热 B.舒缓欣慰 C.活泼明快 D.深情祝福

第一节:___ 第二节:___ 第三节:___ 第四节: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翠鸟》(节选)

①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②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它这样机灵,   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响亮_____    凝视_____   灵敏________   摇动________

2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关联词。

3在第段中找到描写小鱼机灵的句子用“ ”画出来;找到描写翠鸟捕鱼的句子,用“~~~”画出来,并把翠鸟捕鱼动作的词圈出来。

4选文第①段写翠鸟“等鱼”的活动,第②段写翠鸟“_______”的活动(用2个字填写)。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儿?

①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②翠鸟鸣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抗疫知识: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愈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出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抗疫人物:

钟南山:八十四岁的抗疫逆行者

1月18日,星期六,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时值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当天去武汉的航班已无机票,火车票也非常紧张。颇费周折,钟南山才挤上了傍晚5点多从广州南开往武汉的高铁。①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没有准备羽绒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

上车无座,他被安排在餐车一角。②当天,钟南山在餐车小憩的照片在朋友圈里刷屏:满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翻看的文件……

这一天,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新增5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提醒公众的同时,却选择了逆行。

“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1月20日,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关键时刻发出的“预警”,为控制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蔓延赢得先机。

自挂帅出征以来,钟南山始终冲在前线,始终如铁人般拼命:4天内奔走武汉、北京、广州三地,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在飞机上研究治疗方案……

有人曾这样评价钟南山: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他回应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出自《科技日报》

材料三   抗疫中的文化现象:

捐赠“寄语”为何钟爱传统诗词

席卷全球的疫情,给我们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其中你来我往在捐赠物资上贴“寄语”,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展示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

其发端,是今年2月初我国疫情暴发时日本捐赠物资上所贴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捐武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捐湖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捐大连)等诗词名句,当时暖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在日韩等国暴发疫情后,中国向日本提供病毒试剂盒等抗疫物资,贴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向韩国大邱市紧急捐赠口罩,贴有“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中国援助法国的医疗物资贴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这些都在各国民众中引起广泛共鸣。

那么,诗词或类似诗词的偶句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最主要有三点:一是精炼雅致的语言,二是真挚深厚的情感,三是和谐优美的节奏。在疫情封城封区的压抑中,这些要素构成了很大的精神安慰,或者说精神能量。——出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①袍:长袍 ,即今之斗篷。②王于兴师:国家要出兵打仗。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③同仇:共同对敌;④泽:内衣,指今之汗衫。⑤作:起。⑥裳:下衣,此指战裙。⑦甲兵:铠甲与兵器。⑧行:往,前进。

【1】读材料一、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1月2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新增5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 )

(2)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部分”一词说明因新冠病出现“毒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脓毒症休克”的比例非常之高,有将近一半,“部分”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 ( )

(3)材料二中划“        ”的两处句子相互呼应,钟南山院士提醒民众“不要去武汉”,自己却选择逆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医务工作者不惧生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

【2】读材料二中划“ ”的句子,完成下列习题:

(1)读句①,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钟南山的穿着?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②,作者着重描写了钟南山的神情,从他的神情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在捐赠物资上贴‘寄语’,成为一些国家展示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举了哪些事例?请进行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三、四两则材料,完成下列习题:

(1)“修”字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在文中的意思是( )

A.装饰            B.整治          C.剪或削            D.兴建,建造

(2)日本在捐给湖北的抗疫物资上贴“寄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关于这一寄语所表达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湖北因受到疫情影响,没有足够的防护服,日本给予捐赠。

B.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将同穿一件战袍,一致对外侵略。

C.疫情当下,日中两国团结互助、共同抗疫。

D.中国抗疫物资缺乏,非常需要日本等国的支援。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童  年

①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②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地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地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③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④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蹂板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波刺波刺”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千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⑤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祖母、父亲和母亲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

1对这篇短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曹文轩的童年有许多趣事

B. 曹文轩的祖母、父亲和母亲非常爱他。

C. 家乡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带给曹文轩巨大的影响。

D. 童年的经历、家人的影响使得曹文轩舞文弄墨成为可能。

2对文中舞文弄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写作 B. 练习绘画 C. 练习书法 D. 做文字游戏

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的童年时祖母带给我( ),母亲带给我爱,父亲带给我(   ),使我从不知道(   ),故乡带给我与水相关的( )

A. B.善良 C.美学情调   D.积极的人生态度

4读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强调 B. 表示引用 C. 表示特殊含义

5读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手法。

B. 用了三个拟声叠词。

C. 生动形象地写出水乡无限的情趣,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爱。

D. 这句话用了排比句和用了三个拟声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水乡无限的情趣,表达作者对家乡爱。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看一看这把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他们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演奏开始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乐音,使听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时,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破的,并不是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而是一把普通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是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

A.听琴 B.买琴 C.赏琴 D.摔琴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蜂拥而来:________ 

②如醉如痴: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有一些人“简直惊呆了”是因为________

②“不少人惊叹”是因为________

③“四座震惊”是因为________

④一些观众开始是为了________而看演奏者演出的,后来才是为了________而看演出的。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音乐家这么做,是要告诉人们:对演奏者来说,________是决定演奏效果的关键;作为观众,________

13、阅读短文。

枕头下的秘密

①多少年来,妈妈在我眼中始终是一个值得(信赖 依赖)的人,不过我最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是在她去世后我清理她的遗物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样我遗忘很久的东西,它跟我孩提时发生的一件事有关。

②那是一个晚上,我的兄弟姐妹们已经睡着了,我也脱衣上床正准备躺下,却突然想起了白天我做的几件对妈妈非常无礼的事。我想,我应该在睡觉前向她认错。

③我悄悄地下了床,从柜子里取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下(请求 要求)妈妈原谅的话。我不想让我的兄弟姐妹知道这事,所以我在信末添上一句附言:“请别让其他任何人看到这张纸条。”随后我踮着脚尖走出了卧室。楼梯扶手上有淡淡的光。我知道妈妈还在楼下的起居室里看书。我溜进父母的卧室,将纸条塞在妈妈的枕头底下。

④第二天早晨,我吃过早饭整理床铺的时候,发现我的枕头底下也有一张纸条。这是妈妈的回条,上面说她非常爱我并原谅了我做的事。

⑤后来,这就变成了我道歉的方法,大凡我对妈妈顶了嘴或不听话或犯了牛脾气,事后悔过了就用这种方法道歉。妈妈也总是给我一张回条,不过她从不在家人面前(暴露 透露)我们枕头下的秘密。即使到我和我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聚在她身边一起回忆童年时,她对这事也只字不提。

⑥妈妈去世后,我来处理她个人的物品。她的梳妆台里有一束用一根已经褪了色的缎带扎住的信件与纸张,最上面是一张纸,上面写道:“在我去世以后,请替我毁掉这些东西。”

⑦这束东西的底部也有一些字,我仔细一看,吃惊不小,原来是我自己孩提时的笔迹,其中有一句:“请别让其他任何人看到这张纸条。”

⑧我原封不动地把这束东西丢进准备送到垃圾焚烧场的废纸篓里。“妈妈,”我在心中念道,“我爱你!”

【1】用斜线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可知,“只字不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②—______自然段具体回忆了“我”孩提时代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是___________

【4】题目中“枕头下的秘密”是指( )

A.“我”犯错误了

B.“我”自己心中的秘密,只能跟妈妈说

C.“我”用纸条向妈妈道歉

【5】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妈妈只字不提“我们”之间的秘密的原因是( )

A.把这事给忘了。

B.答应了“我”不告诉别人,维护“我”的自尊。

C.已经在纸条中写下了原谅“我”的话,就没有必要再说了。

【6】短文中的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至少写出两个不同的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授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引人入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描写田老师讲课方法的句子,用“ ”画出来。

【3】“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___个故事,田老师给“我”播下了_______

【4】文中把________比作 ________,说明了老师“_________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对“我”产生的影响。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万花筒。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比大拇指复杂。(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脸上显现出神色。(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依恋长江。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森林里的大王。靠他们,我就能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老师对吴明说,请吴明明天陪他去一趟图书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难道肚子不会长虫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被母亲拉进她的怀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匆匆》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的重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夸夸我们的(我的)____________

提示:在你的周围,肯定有值得夸的人.事.景物,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