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同音字组词。

1.yán 屋____ 食____ 井____

2.xíng ____态 造____ ____

3.méi  ____花 ____有 ____

4.zhǐ  ____挥 彩____ 禁____

2、根据积累与理解填空。

(1)“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这句中“何当”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诗出自_____代诗人_________。作者借马来抒情,抒发自己___________的情感。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这句诗出自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这首诗着力表现了____________的品质。

(3)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好好孝顺他们,不要等到他们离开我们之后,再去感叹时间的流逝,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是说知识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后悔只懂得一点点,事情只有自己经历以后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3、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你们)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_______

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沉默(   )  侵犯(   ) 清脆(   )  想念( )

 

5、妙妙想在“元宵美食”栏目补充一则“汤圆小知识”,请你在横线处填入“喜欢”的同义词,帮她完成。(语文园地知识点)

汤圆的口感丰富多样,有人________黑芝麻的浓香,有人________豆沙的细腻,还有人_____花生的香甜,但无论是什么口味,这一碗汤圆都包含着人们对“团圆美满”的期盼。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的“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文回放。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1这段话属于____  描写。

2为什么一名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开心阅读。

草房子(节选)

①眼看着就要会演,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需的秃头而苦恼不堪,柳三下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我不能做秃鹤。”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大家都很遗憾。

②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当他看到桑桑走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好吧。”桑桑接过纸条。

③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蒋老师,我可以试一试吗?——陆鹤。

④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他也愣了半天,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⑤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鹅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惊人的速度,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⑥在参加会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会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预演了一遍,全场不停地响起掌声,孩子们兴奋极了。

⑦秃鹤决定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接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同学们冻得直踩脚,秃鹤却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⑧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无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观众们激动得把手掌都拍麻了。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壳瓢,走马到屠桥……”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非常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⑨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真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是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

    ⑩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注]秃鹤:陆鹤的外号,因为陆鹤是无头。

【1】根据选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柳三下不演秃鹤→_________ →预演→__________ →演出成功

【2】根据所给意思,从选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_________

(2)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为了表现无鹤的人物形象,选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_______

(2)为了表现无鹤的人物形象,选文中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_______

【4】你认为秃鹤是“最英俊的少年”吗?结合选文写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赏析选文中画“   ”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两个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黄继光所在的营在什么时候,接到上级什么命令?

【2】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向指导员请求摧毁敌人火力点的任务的

 

【3】两次“站起来了”赞扬了黄继光什么精神?

 

 

12、课内语段阅读。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

1有趣的同音字。

tán   (   )花  (   )话  (   )

(   )子  (   )盂  水(   )

2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__

3(1)“骄傲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骄傲的另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解释说明 B. 意思递进 C. 意思转折

5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养花给作者带来(  )的乐趣。

A. 与友人分享劳动果实 B. 有益身心 C. 增长知识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视死如归

  1931年深秋,王若飞同志在包头不幸被捕。敌人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干部,想从他的嘴里得到党的机密。

  一天晚上,几个特务闯进牢房,掏出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带头的特务恶狠狠地说:“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

  王若飞坚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敌人没有办法,气得像疯狗一样,他们把王若飞拉到刑场上。

  敌人把枪口一齐对准了王若飞,凶狠地说:“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再给你几分钟,好好考虑一下!”

  王若飞整了整衣领,迎着深秋的晚风,望着周围的山峦。他挺直身子,从容地说:“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

  等了好几分钟,敌人没有开枪。王若飞厉声喝道:“开枪吧!混蛋们!”

  敌人还是没有开枪。

  王若飞忽地转过身来,面对敌人。敌人吓得后退了几步。王若飞轻蔑地说:“你们这套把戏,对共产党人是没有用的!”

敌人妄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同忘,他们的阴谋又一次失败了。

1王若飞整了整衣领,迎着深秋的晚风,望着周围的山峦……此时,他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人的阴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赞颂了王若飞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可以用不同标点标示出不同的意思。

(1)上海队打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说我是好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jǐ gěi)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意,也没有影子。我不jīn jìn)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用“ ”画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杨柳_______

A.(植物等)失去水分 B.(河流等)变得没有水 C.没有生趣;枯燥

②桃花_______

A.感谢 B.认错;道歉 C.(花或叶子)脱落

【3】选段拿“燕子去了”“_______”“______”跟时光作对比,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读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你对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你觉得怎样才能算是珍惜时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不阅读,不观察,连日记也写不好,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所有敌人都投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能破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杨获得奥运会游泳冠军,我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这六年小学生活中,我们从懵懂的小娃娃成长为小小少年。这漫长的成长岁月中,每个人都品尝过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自有自己才能体会。请你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写你在成长中的故事吧。

要求:1.叙事详略得当,感情真挚,内容具体。2.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