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根据课文填空

1、《      》这首诗,激励了      的孩子,告诉我们      

2、我们的脚印      ,我们的膝盖      。也许会有      把我们      ,也许会有      迷惑      。这句话告诉我们       

3. 课题我们上路了的含义是:

 

2、根据所学诗词填空。

(1)李贺用“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表达自己强烈的报国之情;于谦用“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表达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王建的“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你还积累了哪些思乡名句?请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原文内容,给下段文字加标点。

还有人活着吗 还有人活着吗

这是影片 泰坦尼克号 中救生艇返回救人时的喊话 他们来晚了一步 那么多人带着生的渴念冻僵了 此刻 躺在木板上的露茜用无比微弱的声音喊着 回来 回来 然而 救生艇上的人没有听到这声音 就在那载来生之希望的船又掉头离去的时候 露茜勇敢地滚到了冰海之中 挣扎着游到一具尸体旁 拿到并吹响了那只救命的哨子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______

2.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______

3.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______

4.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______

5.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______

5、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这两句诗中的“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7、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8、诗歌阅读。

毕业

我们从这里起航/走向遥远的地方/当我们走向明天/又怎能把昨日遗忘

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

今天,我们流泪了/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今天,我们分别了/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珍______

2根据词语意思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美好蓬勃。__________

(2)形容异常美丽。________

3诗中“歌唱”的是_______,“珍藏”的是________

A.青春的回忆  B.青春的激情

4诗中的“昨日”指的是______;“今天”指的是______;“明天”指的是____

5“起航”原指________ ,这里比喻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毕业意味着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灯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  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 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文中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

3文中第二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八月,节日名为______,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

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默写两句描写我国某一传统节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语段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最后连用跨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________.

A.时光不知不觉地消失

B.时间来得快去得也快

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

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的含义

(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请用一句名言或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片段赏析,回答问题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为拦住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长满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舒适的、安逸的小天地。它满可以在这里留恋徜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渣滓,连同自己一起在于涸的冬天成为一摊烂泥。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______不了它,小石块______不住它,小草花______不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1给文中画线的字注音。

倔强________  徜徉________

2选择“吸引”“挽留”“阻拦”三个词分别填入文中横线上。

小水潭________不了它,小石块________不住它,小草花________不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3“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盂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咿()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她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盂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有时,老师领着学生演习各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孩子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中国古代有两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____,名叫____;“孟”指的是____,名叫____

(2)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____,第二次住在______,第三次住在____

3按要求改写句子。

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1)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3~5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 _____   ____

5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下列哪个词语的表述最恰当?请在括号内打“√”。

事不过三( ) 知错就改(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择邻而居( ) 投机取巧(  ) 知子莫如父(母)(  )

13、新闻链接。

资料一:北京时间4月10日晚上21:00,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揭开了神秘面纱。黑洞,是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它具有超强的吸力,如同一个宇宙“吞噬之口”,连光也无法逃逸。露出真容的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

资料二:科学家通过分布全球的观测点组成一个口径如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顺利实现在1.3毫米波长的观测,并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成功“捕获”黑洞的影像。“这些望远镜的分辨率相当于能在黑龙江漠河阅读南沙群岛上的一张报纸。”中方科学家、上海天文台研究员路如森说。

1阅读资料一,黑洞的特点是    

2引号的用法有: A.特殊含义   B. 着重强调 C.直接引用

第二段新闻资料中,捕获上加引号的用法是 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资料二的新闻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爱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1用“________”线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选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彻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党及其领导的队伍的根本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就是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之一。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

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老农打死了狼。

  老农把狼打死了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绳勒红了红衣少年的肩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泸定桥被红军夺下了。

  3.巨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恶的草地吞没了老同志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台。

心中感到幸福或满意,称之为快乐。人们都向往快乐,但每个人的快乐却有所不同。有的人在成功中享受快乐,有的人在创造中追寻快乐;有的人在读书中感悟快乐,有的人在助人中体验快乐;有的人在顺境中品尝快乐,有的人在艰苦中收获快乐……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向大家介绍你生话中的快乐。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以快乐为题,也可以自定题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