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题目。
①________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②________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2、照样子,写四字词语。
自言自语(带有近义词)_________ 迎难而上(带有“而”字)____________
无独有偶(带有反义词)_________ 五湖四海(带有两个数字)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词。
1.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
2.应怜屐齿印苍苔 __________________
3.因风飞过蔷薇 __________________
4.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
6.最是一年春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填空。
“(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 )有可能发现真理。”句子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说明______
A.科学发现的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提出疑问。
B.要想发现真理,必须先找到问号。
C.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探索。
5、补充词语。
心(_____)神(_____) (_____)光(_____)色
(_____)地而起 (_____)(____)可见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 “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 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 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 《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 《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 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3】《江南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赏析《白云泉》。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由“云自无心水自闲”中的“闲”字看不出泉水具有怎样的特点( )
A.从容奔流
B.自由奔泻
C.清澈见底
【2】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的画面不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形容( )
A.娴静雅致
B.逍遥惬意
C.从容自得
D.大气磅礴
【3】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此时白居易政务十分繁忙,很不自由,面对白云泉水,不禁产生羡慕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A.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的思想。
B.反映了诗人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
C.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思想。
D.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的渴望。
【4】下列对本诗内容分析错误的是哪一项( )
A.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达坦荡淡泊的情怀。
B.此诗描绘了一幅线条明快简洁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淡墨山水图。
C.句中连用两个“自”字,只为了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得其乐。
D.诗人十分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其中重点摹画了白云与泉水的神态。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下列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诗的题目“春夜喜雨”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是“__________”,表示描写对象的词语是“_________”,表示作者感情的词语是“____”。
【2】诗句中“发生”的意思是( )
A.使植物萌发、生长
B.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C.出现
【3】用自己的话说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这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再写一句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诗句。
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虽然没有一个“喜”字,字里行间却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花重锦官城”一句中,“重”读作“chóng”,表示花朵的数量多。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装点着成都。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9、《天净沙·秋》
①“天净沙”是 ,是 代散曲家 描写 的一首小曲。
②飞鸿影下:
③作者抓住了
这六个典型景物写出了秋天傍晚的萧条。接着描写了 ,把秋天的色彩美呈现在眼前。
④我还知道元代的 的作品是
10、阅读理解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在明显下降。据调查发现,中国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有的学生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材料二]网上有人问:“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是啊,有什么意义呢?当孩子旅游,感叹景色优美时,不会只是说:“哇,好酷哦,中国最美的景啊。”而会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诗句。
小时候,记忆里的声音,对精神世界是有影响的。诗歌,哪怕不明白意思,只是音韵,让他听着学着背着,素养就慢慢提升了。背着背着,美好就根植于内心了。
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我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地,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天,灼灼其华”;看到雨后禾苗拔节生长,突然明白什么是“好雨知时节”。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冬天,寒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地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地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风景,体会了那份情感。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1】材料一主要谈到了________的现象。
【2】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外语学好了就能学好母语。
B.外语学不好,母语也学不好。
C.光会外语是不行的,得先学好母语。
D.光学母语也不行,必须得学会外语才行。
【3】如果给材料二取标题,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经典浸润人生
B.背诵古诗词的意义
C.诗词在古代历史上的作用
D.经典伴我成长
【4】小时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的原因是_______。
【5】小学期间,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词,请你各写一句关于春、秋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6】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学习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匆匆》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从“叹息’’一词中,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是 ( )
A. 无奈、悲伤的心情 B惋惜、无奈的心情
【2】选文第二段中,对破折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
A. 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表示语意的递进。
【3】对选文第二段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紧扣“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B. 日子来去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彷徨、伤感、低迷、颓废的情绪。
C. 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时光宝贵,要珍惜时间。
D. 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要有所作为,切莫万事成蹉跎。
【4】对选文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生动形象、言辞典雅 B. 豪放激越、气势磅礴
C. 清秀隽永‘质朴简练 D. 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5】选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B. 花有重开时,人物在少年。
C.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陌生的红苹果
①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②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③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润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我苹果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④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⑤“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⑥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⑦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根据短文内容,文中A、B两处的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和____。
A.呼唤 B.呼喊 C.道歉 D.道谢
【2】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中“警惕”的意思是____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小心谨慎 D.觉察
(2)“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的原因是____
A.“我”并不喜欢吃苹果
B.“我”怀疑妇女的用意,不敢吃
C.“我”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3)“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除了这个“苹果”,“我”还得到了____
A.很多红苹果
B.那位妇女给“我”的纸条
C.那位妇女对“我”的关爱
【3】文章的结尾用“……”结束了,如果直接写出还得到了什么,不是更清楚吗?你认为哪种结尾表达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你读过这个童话故事吗?能不能再提供一点有关这个童话故事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的“我”以及那位陌生妇女,哪一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请选择其中一位,谈一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陌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3天后,按规定的时间,张石匠和小伙子来到十字路口,满村的人都赶来看热闹。张石匠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团东西,放在路边的一块石板上。抖开一看,原来是一条石链。这条石链环环相扣,活动自如,团起来有一捧,拉开八尺有余。再细看那只只链扣,没有一个接口,显然是用一块石料刻成的。哎哟!人们连声叫绝。刻这石链可真是功夫呀。立时,众人都转过头来瞧那小伙子。只见小伙子不慌不忙地把一个小红布包放在张石匠手上。张石匠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慢慢把红布包打开。他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小伙子刻的是个石算盘。粒粒石珠有手指肚大小,拨动起来灵活轻便,乒乓作响。众人啧啧称赞,互相传着细看,见那算盘的边框上还雕有四季花草,13位档柱上下没有一点儿缝隙,也是用一块石料刻成的。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张石匠自愧不如,跪下就要磕头拜师。小伙子急忙上前一把拦住说:“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我只想说明,艺无止境呀!”
【1】用“ ”画出描写石链、石算盘做工精湛的句子。
【2】张石匠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团东西,放在路边的一块石板上,他想: 。人们看了石链,连声叫绝,张石匠想: 。小伙子不慌不忙地把一个小红布包放在张石匠手上,张石匠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心想: 。他慢慢把红布包打开,一下子惊呆了,心 想: 。
从所填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张石匠的心理变化,由 到 。
【3】“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我只想说明,艺无止境呀!”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用上所有的力量
星期六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suì suī)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qǐ zhǐ)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 攻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tuō tuǒ)了,重新掉进沙箱。
小男孩只得哼哼直叫,拼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砸伤 划伤)了他的手指。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gǔn gùn)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 严厉)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 纠错)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1)垂头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而易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可他父亲却说他没有用尽所有的力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硬(______) 渺小(______) 中心(______) 干扰(______)
【7】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1)冯至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玛琪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来教我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句子,
(1)高大挺拔,叶子油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佩服敢于犯颜直谏、公正扩法的狄仁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说:“你放心吧,这里对我太重要了,我哪能轻易离开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有志气的青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期盼学业的成功与进步,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家庭的幸福与和睦,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请以“期盼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习作;2.认真书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