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反映了他怎样的品质和特点。
(1)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拖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
(2)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
(3)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陡峭——(________) 特殊——(________) 送行——(________)
舒适——(________) 悲惨——(________) 愈合——(________)
3、把古诗文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3) 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4、在鼓励别人克服困难、努力奋斗时,大家常会引用道: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
5、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这个实验真有趣,随着不停地jiǎo bàn______,水慢慢变红了。
(2)要是我的船在那儿qīng fù______,该怎么办呢?
(3)我和父亲暂时躲在一间pì jìng______的小屋里,以duǒ bì______宪兵的sōu bǔ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诗中生动描绘了山西村的______和______,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从诗中的哪两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
A.腊酒浑 足鸡豚
B.莫笑 农家
C.农家 腊酒浑
D.莫笑 足鸡豚
【3】诗的后两句既生动描绘了山村_________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寄寓一定的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7、诗歌鉴赏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①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①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
【1】根据诗歌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首诗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联和其他几句诗的关系是什么呢?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闽西的永定土楼,特别是圆形住宅(圆楼),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扬名于世。优美而壮观的永定土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自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的“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仅以永定区古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外围四层,房子260间;中圈二层,房子60间;里圈一层,房子8间。共有房子328间,里头住着80房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不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堆集而成,自明迄今,始终完好如新。闽西这一带的土楼,不愧为中国古建筑中的奇葩。外国人参观后也赞叹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1】短文说明了闽西土楼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远楼只用黄土堆集而成令人不可思议
B.深远楼历史悠久,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坚固无比,是很平常的现象
C.短文中的“蘑菇”和“飞碟”突出了永定土楼的优美和壮观
D.在外国人眼里,闽西这一带的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10、阅读理解
大熊猫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全世界人民的珍爱。
大熊猫作为 和平使者 团结使者 友爱使者 的历程相当长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85年 当时的女皇武则天首次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日本的天武天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熊猫作为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共送出去23只。1972年以前共送给当时的苏联和朝鲜7只。此后,大熊猫也相继送给美国、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1972年后最早送给美国的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当时引起了轰动.世界各大报刊都登载了这一特大消息,以后每年平均有300万以上的美国人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观看,这两只可爱的大熊猫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博得了游客们的阵阵掌声。1999年3月11日,中央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两只大熊猫“安安”和“佳佳”。
多年来,大陆同胞一直怀有祖国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心愿,许多台湾同胞也不断表达能够在台湾亲眼目睹大熊猫风采的期待.特别是台湾的小朋友,是多么希望大熊猫能落户到台湾啊。大熊猫温顺的性情、孤洁的品性、可掬的憨态,一定能满足小朋友们天真的童趣。
【1】给短文第二段留空格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
【2】大陆计划送给台湾的两只大熊猫,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悠然自得”的意思,并把文中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①悠然自得: 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文中值得积累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
【4】请说说你的理解,大陆同胞送给台湾同胞大熊猫,表达的是什么美好的愿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信任
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总见一块立在公路边用大红漆写在黄色板上的告示:桃子→自采→三公里路。真有趣。终于,有一天,爸爸决定带我去看个究竟。
从公路拐过去不到一公里,路边出现了一个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汽车往前又开了一会儿,一个红色的箭头又把我们带向野草茂盛的小路。总之,每当转个弯,眼看就要走失方向的时候,红箭头便会出现。
汽车行驶了大约三公里时,我们发现路边有条大黄狗,它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橡树的树阴下,小屋旁边有两条狗和几只猫,不远处一片桃林尽收眼底。屋前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我看着那几条狗大声说:“喂,小家伙们,你们愿意去桃林吗?”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呼,然后撒腿向前跑去。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呢。
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子,一股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垂涎欲滴。我立即向一棵大树跑去,爸爸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把桃子小心翼翼地放进汽车,爸爸掏出钱包,我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小花猫。______你认为它会数钱吗______我对爸爸说______也许会学会的______爸爸也淘气地回答______与那几条热情的狗说过“再见后”,我们上了车。这时又有两辆车朝这儿驶来。______你们住这儿吗______开车的问______不______不过______它们会带你们去果园的______我们指着那些狗说______我们见那人读了桌上的留言,提着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果园走去。
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沁人心脾:________
尽收眼底:________
【2】给文章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读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我”心中可能会这样想:________
【4】“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那是因为:________
【5】为什么说那片果林,那间小屋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的故事
冬天的风衰老而疲惫,他的心正在变得越来越冷漠,他的脾气则一天比一天暴zào。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人们都不理睬这个吹胡子瞪眼的怪老头。
风的心里很凄凉,也很愤怒,他气呼呼地追赶着那些来不及躲进家里的人,狠狠地扬起灰尘,迷住他们的眼睛……
那时的风是多么年轻啊,远远地听见人们的呼唤,便忙不迭地从东方奔来了。他四处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用自己温暖厚实的手把人们从寒冷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的人们虔诚地感激他。春风得意,不辞劳苦,又将大地吹得huàn然一新。
夏季来临,烈日炎炎。人们烦闷焦虑,见面就打听:“咦?风到哪里去了呢?”
风来了!他推来了云,云里吸了水,沉得要命。风顾不得劳累,仗着自己有的是力气,他把云攥在手里,使足了劲拧啊拧啊。雨哗哗地落下来,干巴巴的土地得到了湿润,汗流浃背的人一身清爽。他们欣喜若狂地拥出房门,争先恐后地邀风儿到家作客。风忙得不可开交,夏天的风真是宝,到哪儿都受欢迎。
秋天,风到了中年,他既不是柔情万千的春风,也不是热情洋溢的夏风。秋天的风沉静和煦,他缓缓地在阳光和蓝天下悠然漫步,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敬佩,人们啧啧赞美秋天是金风送爽,他走进了自己生命最光辉的顶点!
冬天渐渐到来,风一天一天老了,他抵御不住严寒,在冰冷的空气中瑟瑟颤抖,气喘吁吁。人们不再感激他、欢迎他,因为人们不再需要他。
孤独的风、衰老的风四处流浪,他不时气恼地推搡着屋门,摇晃着窗棂。人们装聋作哑,置之不理。
风在房檐下呜咽,在旷野上怒吼,在天空中嘶喊,在楼宇间悲号。
终于有一天,冬天的风停止了暴怒,也不再哭泣,他迎来了雪,雪静悄悄地落着,不动声色地掩盖大地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暴zào______ huàn______然一新
【2】本文讲述了风的故事,显得特别亲切感人,主要原因是它通篇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意连贯、衔接自然。
【4】春夏秋冬的风各有什么特点?根据选文用四字词语回答。
(1)春风:____________
(2)夏风:____________
(3)秋风:____________
(4)冬风:____________
【5】人们对春夏秋冬四季的风各是什么态度?
(1)对待春风:____________
(2)对待夏风:____________
(3)对待秋风:____________
(4)对待冬风: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年,就这样过去了。
(有删改)
【1】读短文,完成填空。
(1)文中画横线的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故乡的元宵的____________。
(2)“一天快过去了”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短文开头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五个“没有”,有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了元宵节这一天的哪些活动?什么活动写得最详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意蕴丰富。请你体会一下,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的语言不仅口语化,而且多样化。请在选文的第1自然段中找出“一律”的三个同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可以看出元宵节的习俗不包括( )
A.观花灯 B.放花炮 C.吃元宵 D.走亲戚
【3】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还有很多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其中我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 ”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5】选文详写了______,作者从两个方面来写灯,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非常仔细地研究挂在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大地图。(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放学后到她办公室去找她。(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能使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能使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刑法这样没常规,岂不是让天下百姓手足无措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臣不敢奉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的原因,臣不能陷陛下于无道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宗生气了,板着脸说:“权善才砍了昭陵上的树,是陷我于不 孝,必须杀他!”(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9、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行走。行走在书籍中,行走在山山水水里,行走在父母、老师的爱里……在行走的途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人、事或景,饱含了浓浓的情。
请以“行走在 ”为题,通过一两件具体生动的事例写下你在“行走”途中的故事。要求:不少于400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