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古今说法的词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印信(书信)     驿站(服务区)

B.钱铺(银行)                    伙计(服务员)

C.榜文(公告)     客官(顾客)

D.客栈(酒店)                    郎中(中医医生)

2、下面人物和特点不相对应的是(  )

A.小嘎子——顽皮机敏

B.祥子——阴险狡诈

C.严监生——吝啬至极

D.刷子李——技艺高超

3、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本题2分)

例句:“儿子不能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心想。

A.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B.听到这里,父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C.“啊我才84分?”这时,我的心里乱哄哄的。

D.他一听,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嘲讽地说:“哼,真是高山打鼓——响(想)的不低。”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我和弟弟表演“jǐnɡ yánɡ ɡānɡ__________打虎”。我扮演武松,装模作样地看ɡuān fǔ__________bǎnɡ wén__________,知道此地有猛虎,但又怕是店家的yīn móu ɡuǐ jì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弟弟扮演的老虎大吼一声,我立即拿起yì jié__________小木棍假装打他,又把木棍一扔,yì quán__________朝他xiōnɡ tánɡ__________打去……

5、甜甜和她的组员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总结,得到了以下结论,请你阅读并补全内容。

结论一:汉字的发展历程(演变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汉字的书法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古往今来诞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如“书圣”——__________,“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__________、赵孟頫,等等。

结论三:汉字的文化价值: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6、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野草 ________地呼噜

________的猪群 ________地欣赏

________的光芒 ________地行驶

7、拼音乐园。(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游人______

8、将下列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小葱拌豆腐——________

2.竹篮打水——________

3.八仙过海——________

4.骑驴看唱本——________

5.哑巴吃黄连——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用一个词语概括出画   的句子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   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20分)

     

满分5 manfen5.com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yìn)就是一位节俭的典范。

  俗话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赵匡胤却与许多皇帝不同,他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还严格教育和要求子女生活上也要讲究俭朴。

  又一次,宋太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着一件羽绣装饰的华丽短袄去拜见他。宋太祖见了很不高兴,命令女儿回去后马上脱下,以后再也不要穿这样贵重的衣服。

  女儿很不理解,撅着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短袄只用上一点点。这有什么要紧的?

  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你想想,你身为公主,穿了这样华贵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这样一来,要用多少珍贵的翠羽?全国要浪费多少钱啊!他接着又说: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够优越的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

  公主没办法,只好脱去那件华美的翠羽短袄,但心中还有些想不通。有一次,她试探地问父亲:父皇,你做皇帝的时间也不短了,何不把进进出出做的那顶轿子用黄金装饰呢?

  宋太祖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   我是一国之主 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和经济   要把整个皇宫都装饰起来也办得到 何况是一顶轿子呢 国人说过 让一人治理天下 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倘若我皇上带头奢侈   必有很多功臣学我的样子 到那时 天下的百姓就会怨恨我   反对我   你说我能带这个头吗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和句子。(4分)

典范:

效仿:  

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3在短文中缺标点的方框里加上标点。(6分)  

4从文中找出两个反问句,写在下面,并改成陈述句写下来。(3分)

反问句:

   

改写:  

   

5简要概括短文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哪两件事。(3分)

 

 

6这篇短文对我的启发是。(3分)

 

 

   

 

11、课外阅读。

生活简朴的周恩来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笑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到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国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至于周恩来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周恩来的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他说:“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周恩来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这位机长看他吃饭,掉了个饭粒在桌上,他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看到这种情景,这位机长后来感慨地说:“我心里不禁百感交集,什么叫廉洁,看看总理就知道了。”

同周恩来接触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他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也是赞不绝口。宋庆龄说:“周总理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衣冠楚楚: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感交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简朴的生活。

【3】对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周总理想着国家大事,不在意个人形象。

B.周总理怕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被人笑话。

C.周总理认为穿织补的衣服不丢人,讲排场、搞浪费,丢掉革命者艰苦奋斗的传统才令人耻笑。

【4】文中写大使夫人流着泪为周总理洗衣服和专机机长回忆周总理夹饭粒两件小事,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把花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许多多山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有碓房的磨坊前,开在潮湿的长满墨绿色青苔的卵石垒砌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小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

  火把花怎么会开得这样红火呢?传说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她要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来。茂林密篝,山道弯弯。仙女打着火把走着,无数晶亮的火星,围在她身旁飞舞。当她终于走到村口的时候,公鸡叫了,太阳公公惊醒了,仙女一声叹息,将火把插在地上,自己飞走了,霞光中,燃烧的火把,变成满树红花……

  但是,我常常想:火把花真的是仙女手中的火把吗?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粉红色的晨雾里,有雀鸟嘈杂的叫声;有碓房的舂米声;有牛犊清脆的叫声……突然,我看见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花树下!火把花明艳地映照着,她在打扫校园,在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啊,难道我们的老师就是那位举着火把的仙女吗?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山路啊!她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识字,教我们画画……啊,她是,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她手中举着知识的火把!

  啊,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照亮了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填空。

  ①“春”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然后再查(   )画。

  ②“卵”字的字音难读准,一时又确定不了部首,可用数笔画查字法查(   )画。

  ③“湍”字读tuān,用音序查字法可查字母(   )。

(2)理解下面句子中画“ ”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选择一种比较确切的解释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是指(   )。

  A.花红   B.花香   C.花多

  ②“粉红色的晨雾里,有……”是指(   )。

  A.山区的雾本身的颜色是粉红色的。

  B.雾里有很多的红花使雾像粉红色的。

  C.因为是早晨,太阳快要出来了,所以雾逐渐变成粉红色的。

(3)这篇文章如果分三段,请分别写出它们的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4—6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想表现的是什么意思?(选择一个比较确切的在后面括号里画“√”)

  A.反映作者喜欢火把花,热爱大自然。   (   )

  B.说明山区虽然偏僻,但是十分美丽。   (   )

  C.赞美在山村里辛苦教育孩子的老师。   (   )

  D.作者赞美家乡,表现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5)缩句。

  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训练,知识融会贯通。

①……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②……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③……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1】从第①段宝玉吩咐人把风筝给嫣红送回去,可见他( );从第②段宝玉一连“损失”两个风筝也不生气,可见他( )

A.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子       B.心地纯善

【2】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第③段中“只起房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玉见美人儿风筝做得精致,马上就_______起来;他想放美人儿风筝,却放不起来,被众人一笑,他___________。宝玉的这些言行举止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

【4】(选做)结合课后“阅读链接”,说说你从两篇文章中读到了哪些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我能行。

_______

我的外婆从很远的法国巴黎来看望我和妈妈。外婆给我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礼物,有小飞机、小火车、小汽车、小电视机、小储蓄箱……我把这些玩具一件件分给院子里的小朋友,大家都很高兴。

几个月很快过去了,外婆要回法国了。院子里的小朋友们偷偷地召开了好几次会议,商量送什么礼物给外婆。后来,大家决定每个人自己去想办法,看谁送的礼物最珍贵。

离别的日子到了__小朋友们在自己妈妈的陪伴下__都提着一包包的东西来了__外婆打开包一看____小胖送的是精致的竹筷__小吉送的是一盒(pēn pèn)香的龙井茶叶__冬冬送的是一把漂亮的杭州折扇__外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__     

大家要看我的礼物,我看了看妈妈,妈妈笑着点点头。我从卧室里(捧 抱)出了外婆送给我的那个(精致 精细)的小储蓄箱,用钥匙打开小锁,掀起盖子,大家都愣住了。外婆起先也是一愣,她看看我,望望妈妈,忽然明白过来了。她激动地一把把我抱得紧紧的,两行泪水扑(shù sù)簌地流了下来。她亲着我的脸说:“谢谢宝贝,你的礼物太珍贵了!”

我的礼物是一小盒泥土,杭州西湖边的泥土……

【1】给短文加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把括号里不恰当的注音、字、词画掉。

【3】在第三自然段中的“__”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读短文,然后填空。

(1)小朋友们送给外婆的礼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礼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描写外婆收到“我”的礼物后的表现的句子。对她这样的反应,你是如何理解的?写出自己的看法。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对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的正确理解是(   

A. 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 我几天没有吃饭,没有力气。

C. 草地上能吃上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________

3用线画出这两段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

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àn洗)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yǎn)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近义词:

细腻:________ 憧憬:________

2我们对陨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写丑石无用的语句,这些句子作者运用了 ____________的方法突出了丑石的无用。

4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哪一项?(

A. 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 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 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 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跌下河去,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毛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被子!送给我?这怎么行呢?长征途中,每个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毛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夜时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挡严寒呢?不管怎么说,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住了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流从手上直流到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文意,写在文前横线上。

【2】用“//”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3】第五段开头的“被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是按照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_______________→擂鼓呐喊→曹军放箭→______________

【2】“箭好像下雨一样”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_________

【3】选段中画线部分属于________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       )(多选)

A.雾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战。

B.诸葛亮带的士兵多。

C.诸葛亮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D.曹军的水军战斗力弱。

【5】诸葛亮为什么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还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那年我 12 岁。那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祖父去世、父亲受伤、哥哥因偷铁被抓要交罚款……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母亲把亲成朋友甚至邻居家蹚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吸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着给弟弟妹妹们买点儿好吃的吗?

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 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里好好反省反省吧。

那晚的月光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歇脚的当口儿,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室息。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并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

人生是由各种烦恼的碎片组合而成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拼接的过程。人生中那些艰难之事,于我早已不再新鲜。每每历经苦之风暴来袭,我都不会选择躲闪,而是勇敢地扎进去。我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也相信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都有了转机和希望。

跟着月亮走吧。

【1】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并简单写一写它的妙处。

【3】短文塑造了一个_______的母亲的形象。

【4】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作纪念。(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施努策尔不停地吐着那些细嫩但有点苦味的芦苇心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猎人被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不改变原来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改变一下,成“非……不可”的句式写下来

(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

 

2这场比赛很重要,我们要取胜。

 

3连长说,十六日早上一定要攻上凤凰岭。

 

 

22、按要求写句子。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改变语序,不改变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略了。(修改病句)

给句子治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请你以“生活中的启示”为题作文,重点写出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