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
刷子李有一手绝活,就是刷完浆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A.独一无二的 一定
B.穷尽 一定
C.独一无二的 断
D.穷尽 断
2、以下对“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B.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这是第二年盼望王师北伐。
C.中原人民的眼泪已流在胡地的尘土里,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3、红孩儿的大号叫( )
A.圣火大王
B.圣婴大王
C.婴火大王
D.婴圣大王
4、读拼音,写词语。
jǐnɡ wèi shēnɡ kǒu
( ) ( )
rónɡ rù zuò jì
( ) ( )
rán méi zhī jí
( )
jūn mào fàn wǎn
( ) ( )
yù hán xù yǔ
( ) ( )
jī hán jiāo pò
( )
5、看拼音,写词语。
chú tou bēn fù yóu zhōng yǐn jiàn mó quán cā zhǎ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cù yōng duān zhuāng niǔ kòu shēng chù sù rán qǐ jì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课文知识回顾
(1)《从军行》中描写将士们戍边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中描写边境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写出了戍边环境的孤独、凄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作者“喜欲狂”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中的“忠骨“是指__________,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是课文《__________》中的人物,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7、补充词语并填空。
世界(____)(______) (_____)横(___)错
操纵(_____)(____) 手(___)脚(_____)
仪态(____)(_____) 膘(____)体(_____)
(_____)(____)无垠 悠然(_____)(____)
1.威尼斯是(_____________)的水上城市。
2.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_____________)。
3.老人们(____________)地在浓郁的树荫下乘凉、喝茶。
8、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cáo cāo
________ ________
chéng xiàng zhī yuán
________ 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阳光下的守望
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正值高考,母亲就站在六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发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了浅浅的笑,小声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一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见呼唤多声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我常常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如第①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和动作描写。第⑦自然段主要使用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
【2】第①自然段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一处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4】家长们“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母亲不肯听从大家的劝告。
B.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都有着同样的心情,母亲对孩子的爱,家长们都能理解。
C.其他人都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到母亲。
D.大家被母亲长久伫立的行为感动了。
【5】文中的母亲的守望令人感动,但是也有人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母亲应该学会放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联系本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一支地质勘(kān)探队正在向山里进发。这支队伍翻山越岭,已经走了好几天了。山里的路特别难走,悬崖陡峭、河流湍急。开始时,他们是用马匹驮着设备和食品,但后来的路马已经无法通过了,队员们只得把马留下,把所有的行李都背到了自己的肩上。
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陡,最后,他们来到了一处悬崖下,举目四望,四周峭壁林立,已经无路可走。
队员们筋疲力尽,他们默默地坐在石头上,不知如何是好。
队伍中有一个年轻的勘探队员,叫萨沙。他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后,说:“我觉得这儿可以走过去。”
但大家都觉得眼前这座山根本无法翻越。于是萨沙决定自己先试一试,队长勉强同意了。萨沙一人艰难地往山上爬去。过了一会儿,上面传来了他兴奋的喊声:“你们都上来吧!有一块石头上有留言。有人从这里经过。”
所有的人都兴奋了起来。( )有人经过,( )说明他们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大家开始努力地往山上爬,( )一路上险象环生,( )大家都胜利地登上了山顶。等众人都上来后,萨沙指着一块石头说:“你们看,石头上有留言。”
大家一看,有一块大石头上果然写着短短的一句话:“8月15日到此。”这才是五天前的事。可到底是谁到这儿来了呢?他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呢?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队员们看到石头上的留言,都很高兴,信心倍增。
在山中长途跋涉,困难重重,难以想象,所以每当看到前人留下的痕迹,立刻就会感到轻松许多。由此可见,第一个登峰者将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和恐惧。
几个小时后,勘探队终于到达了一个小村庄。队员们吃了晚饭,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回忆这几天艰苦的行程。
石头上的留言到底是谁写的呢
大家又讨论起了这个问题
这时,萨沙不好意思地坦白说 留言是我写的
我是想让大家都有信心翻过那座山
【1】在短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在文中“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得而知:__________ 险象环生:____________
【4】“他们默默地坐在石头上,不知如何是好”的原因是______。
【5】短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短文中的萨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7】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填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8】读完短文,你受到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像“汗如雨下”这样含有打比方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文中画出病人手术时的句子。
【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吓了一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称病人为“军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威力最大的能源要算原子能。1吨铀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00万吨谋。一座功率1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一天要烧掉上千吨煤,如果改用铀,只要0.5千克够了。有了原子能,一些从前办不到的事,都将变成现实。比如潜艇可长期在深海里潜行,十几年不用加燃料。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使用原子能的动力巨型船舰出现在海洋上。据预测,21世纪原子能发电量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铀在地球上的储量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人类用上两千年!
【1】原子能的特点是______。
【2】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3、你准备制作“武松”系列团扇,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了解武松不同的性格特征,制作出更具特色的团扇。
片段一: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②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③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片段二:施恩邀武松到里面坐下,仆人已自安下肴馔,将酒来筛。武松道:“不要小盏儿吃。大碗筛来,只斟三碗。”仆人排下大碗,将酒便斟。武松也不谦让,连吃了三碗便起身。仆人慌忙收拾了器皿,奔前去了。武松笑道:“却才去肚里发一发,我们去休。”两个便离了这座酒肆,出得店来。 |
【1】根据片段一武松思考后最终上山的过程你想到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一中第②句属于_________描写,第③句属于_________描写。
【3】联系上下文猜测,片段二中的“肴馔”指_________,“酒肆”指_________。(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4】根据片段一、二,你认为下面不符合武松人物特点的一项是( )
A.爱面子
B.英勇无畏
C.瞻前顾后
D.豪爽直率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信
[俄罗斯] 尤里·里希特
时值12月31日。彼得·弗拉基米罗维奇·帕潘科夫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着即将结束的这一年的最后几件紧要公事。他一本正经地板着一副面孔,俨然一派首长的风度。每当电话铃响,帕潘科夫总是一边抓着话筒,简要而认真地回答着,一边继续签阅着文件。
一会儿,女秘书柳多奇卡敲门进了办公室:“对不起,帕潘科夫,打扰您了。有您一封信,您私人的。”说着,她把信放到帕潘科夫的桌上,随即转身走了。
帕潘科夫拆开信就念起来:
亲爱的妈妈:
你的儿子在给你写信。我已经好久没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出差、度假,住医院了……
“真是活见鬼!”帕潘科夫惊诧不已。他又看了看信封,上面分明写着他的机关地址和姓名,而且一点也没错。帕潘科夫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仍然把信继续念下去:
我们这里现在正是秋高气爽、春光明媚、夏日炎炎、寒冬腊月的时节。
我身体还好、很好、不太好、很不好。
前不久我去逛过剧院、电影院、音乐厅,酒吧间。
我打算再过1个月、1年,5年就来看你。
我知道你没钱花了,所以寄给你30、20、10、5个卢布。
我已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厂长、总局局长。
我妻子祖莉菲娅向你问好。
你的爱子彼佳
帕潘科夫更加莫名其妙,他又把信从头至尾念了一遍,然后又往信封里看了看。信封里果然还有一张小字条:
亲爱的彼得:我多么盼望你能来封信呀!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我只好替你写了这封信,你只要简单地把那些不该要的词句划掉寄给我就行了。
吻你!
你的妈妈
帕潘科夫仰身靠到自己柔软舒适的安乐椅背上。
“唉,妈妈呀,你可真是位幽默家呀!而且对时间还掐算得那么准,让信不迟不早刚好在12月31日送到。这一天我可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啊!”
帕潘科夫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
【1】看到信的开头,帕潘科夫惊诧不已,说:“真是活见鬼!”此时,帕潘科夫的内心活动可能是____________。
【2】妈妈在字条中写道:“可你却是个大忙人,哪有时间顾得上这种小事呢?”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儿子给自己写信说成“小事”,可见妈妈并不在意。
B.妈妈用幽默的方式对儿子不给自己写信提出委婉批评。
C.儿子是个“大忙人”,妈妈对儿子不写信表示完全理解。
D.运用反问句式,表现妈妈盼不到儿子的来信倍感生气。
【3】帕潘科夫说妈妈“可真是位幽默家”,从这封信来看,妈妈的幽默主要体现在:(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帕潘科夫叹了口气,把文件推到一边,接着便动手删起信中那些不该要的词句来”。对于这一举动,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帕潘科夫听话、孝顺,懂得体谅妈妈;有的认为帕潘科夫冷漠自私,忽视亲情。你怎么认为?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贏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获胜(_____) 主意(_____) 信任(_____) 猜测(_____)
【2】孙膑的足智多谋主要表现在:( )
A.帮助田忌出谋划策。
B.观察细致。
C.胸有成竹。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看来,你发现田忌跟孙膑观察比赛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大闹天宫
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他借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又派天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傲来国( ) 孙悟空( ) 金箍棒( )
阴曹地府( ) 生死簿( ) 弼马温( )
哪吒( ) 蟠桃园( ) 被擒( )
刀砍斧剁( )
(2)把下列词语放回到短文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并写下来。
①勾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锻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毫发无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遣兵——( ) 捉拿——( )
建议——( ) 勾销——( )
管理——( ) 逃离——( )
(4)认真读一读短文,想想孙悟空都是怎样大闹天宫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角湾离小镇五里,小镇离县城五十里。
李老师在牛角湾教了很多年书了。以前,是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星期一到校,星期五离校,如同一只飞来飞去的候鸟。后来,他的老婆患了重病,交不起医药费,就把县城的房子卖了。这样,李老师一家人就住在学校里了。李老师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学生娃心疼老师。今天这个拿几根黄瓜,明天那个拿几个鸡蛋,可李老师坚决不收。若收下来,就一定按市场价付款。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桃花吐艳,山上的蕨菜也蹿得筷子一样高了。李老师的老婆忙里偷闲,隔三差五就背个竹篓,与一帮村姑大嫂去采蕨菜。小镇赶圩的日子,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掉。有一次,李老师的老婆不小心在山上滑了一跤,一连好几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李老师对学生很严格,谁上课不专心,他会把眼睛瞪得溜圆;谁没完成作业,他会毫不留情地留下来。严师出高徒,李老师教的虽然是复式班,可教学质量总是名列前茅。这天下午的作文课,李老师端着一摞本子,刚跨进教室,学生娃就异口同声地高喊:“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反了,真是反了!李老师的脸气得成了猪肝色。然而,学生娃的呼叫还是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李老师挠了挠脑壳:“也好,不过你们得答应我的条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写这次活动的作文。”
耶!学生娃欢呼雀跃。李老师带着一班人,来到附近的山上。但见绿树丛生,青草遍地,还有不少野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李老师提议:“我们来举行爬山比赛。”学生娃回答:“还是采蕨菜比赛吧。”李老师点点头:“好。”
学生娃一哄而散:“看哪个采得多啊。采得多的是英雄,采得少的是狗熊。”四十多个学生娃渐渐消失在绿海中,直到日头西斜,学生娃才陆续下山,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回到学校,所有的蕨菜过了秤,一共是九十三斤。学生娃搓着黏糊糊的手,回家去了。
第三天,李老师高兴地在班上宣布:“蕨菜全部卖掉,按市场价一块五一斤,卖了一百三十多块钱,这些钱按人头分给你们。”“我们不要。这蕨菜是野生的,不是地里种的,老师不能不收!”孩子们齐声叫道,一张张幼嫩的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李老师的眼眶湿润了。不久,学生娃惊喜地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图书箱,里面放着几十本新崭崭的杂志,有作文书,也有小小说……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娃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娃心疼李老师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用“ ”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短文中描写了哪些时间的小河?
【3】短文中划 的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______)。
【4】判断,对的在( )里打“√”
A、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
B、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
C、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19、节选自《白杨》(10分)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此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 )。
(2)第一段中表达了白杨树的什么精神?(2分)
(3)请你用“不管……不管……”造句。(1分)
(4)文中第一段共写了白杨树的( )个特点,分别是( )。(2分)
(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从这句话中的“也”字可看出( )。“表白自己的心“爸爸想表白自己怎样的心?( )(4分)
20、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好的天气,难道我们不应该出去游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对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难道我们能容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难道不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不是因为他马虎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令人感动的一幕:也许是那一双关切的眼睛,也许是那一句温暖的问候,也许是危难之时伸出的那一双大手……仔细回忆一下发生在你身边的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然后把你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你内心真实的感受。自己拟题,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