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上序号
悬:①挂②危险③抬;不着地④无着落;没结果⑤距离远;差别大
(1)富商把上联悬挂在茶楼门口。( )
(2)好悬,差一点儿掉到井里。( )
(3)他的问题还悬着。( )
(4)这场战斗敌我力量相差悬殊。( )
(5)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悬起来。( )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B.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
C.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为所欲为,运转自如。
D.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嫉妒(jí) 馈赠(kuì) 眼睑(liǎn) 拗不过(niù)
B.着力(zháo) 恍惚(hū) 教诲(huì) 悄没声儿(qiào)
C.间隔(jiàn) 龟裂(guī) 炊烟(chuī) 凛冽(lǐn)
D.任丘(rén) 酵母(jiào) 侵略(lüè) 削弱(xuē)
4、课文透视
1. 过故人庄中主人准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待客人,他们边吃边谈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花束,脸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变得________________,可见娜塔娅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小姑娘。
3.贝尔曼和修鞋姑娘让我们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是忘我而远离功利的。__________不一定给我们带来圆满,但可以保全住我们心灵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诸葛亮说:“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诸葛亮说,他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告诉老师说:“我叫李明,是从上海转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字成词。
( )口不( ) ( )无不( )
无( )之( ) ( )无( )胜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祖父戴一顶大__________,我戴一顶小__________;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__________。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__________。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__________。
2.“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3.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跟随祖父在院子里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__________的家园。
8、猜一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榜文—( ) 印信—( ) 驿站—( ) 郎中—( ) 钱庄—( )
店家—( ) 客舍—( ) 货郎——( ) 墨客—( )官府—( )
9、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相应的字词练习。
走过任何一条衔①,台②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族③、姹(chà)紧④嫣(yān)红。许多窗子链⑤接在一起,绘⑥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迎⑦接不瑕⑧。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段话中有8个错别字,在文中已经标记出来。请你按顺序依次修改在下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表示花开旺盛、光彩照人。
【3】“颇”在字典中的义项:①偏,不正。②很,相当地。③姓。文中“颇耐人寻味”中“颇”应选_____第个义项。
【4】“耐人寻味”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的境界。
【5】文中的_________是一处典故引用,语出《世说新语》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九五四年, 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 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性会议。 那时侯,美国政府与中国人民为敌,采取孤立中国的态度。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到达以后,出于礼节,和周总理握了手,随后拿了一块手帕擦了又擦,才收起来。周总理看在眼里,也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了又擦,然后把手帕丢进身边的废纸篓里。在场的外交官和记者见此情景,都点头称颂周总理。
杜勒斯却当众丢了脸。 杜勒斯不甘心失败,于是又生一计。在一次各国代表团参加的宴会上,他让人做了一个大蛋糕,中间用奶油制成一个“卐”字。这“卐”字是希特勒的反动标志。 杜勒斯想看看周总理如何处理, 为难中国代表团。 周总理迈着稳健的步子,进入宴会厅以后,一看这场面,心中全明白了。只见他镇定自如地走到大蛋糕面前,一面举起闪亮的餐具,一面招呼大家说:“朋友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消灭它!”说完,刀叉一把把落下,把一个“卐”字划得破碎不堪。周围的人啧啧称赞周总理的才能。杜勒斯又一次当众丢了脸。
(1)按要求写一写(4分)
近义词 镇定——( ) 反义词 消灭———( )
称颂——( ) 维护———( )
(2)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2分)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找出并用“-----”画出来(2分)
(4)联系上下文想想周总理是怎样维护国家尊严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围的人都称赞周总理,你怎样评价周总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淸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第⑤自然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 )
A.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B.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者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C.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2】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老师的笑,对两次笑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看到小女孩的狼狈样子笑了;第一次看到小女孩很幸福笑了。
B.第一次为了消除小女孩的恐惧,安抚小女孩受惊吓的心灵,体现出老师的善解人意;第一次听到女孩所说及看到女孩现在幸福的样子,想到当年自己的闪念是正确的.从内心里感到欣慰,幸福地笑了。
C.第一次为了能让小女孩跟自己回家,想帮助小女解除困境而笑,第二次是为自己当年做的善举而自豪地笑了。
【3】“改变一生的闪念”中“闪念”指的是( )
A.大脑中忽然出现的念头。
B.这位老师想去看看是不是如自己所想的一样。
C.我的老帅听到电话里小女孩的哭声和别人的呵斥声预料到发生的事情,想去帮助小女孩解除困境,是一种善举。
【4】从哪儿可以看出这闪念改变了小女孩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说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秦兵马俑(节选)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良 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神 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1】用“——”画出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主要突出了兵马俑的_______。(选用片段中的一个词)
【3】这段话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选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请仿照片段的表达方式,试在“……”处补写一句______________。
【4】“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一次上班赶公交车,上车落座以后,我才发现忘了带钱包,顿时就慌了神。眼看着售票员渐渐走近,我赶紧寻遍车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和售票员商量:“我天天都坐这路车,能不能下次补给你?”售票员却让我立即下车,并质问我:“人人都像你这样,我们怎么办呀?”一下子,全车的人都盯着我看。我哪里受过这样的气,满脸通红地抬腿就要下车。这时,身后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叫住了我,他掏出1元钱,递给售票员,(笑呵呵 笑嘻嘻)地对我说:“我替你给了吧,年轻人忘性大,以后记着就行了。”我不想辜负老先生的一片好意,向老人道谢后,忍受着售票员的白眼,重新回到座位上。
不一会,我就发现不对劲,身边有人在小声议论。我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伤害。(悲愤 羞愤)之余,我开始(后悔 惭愧),为什么没有下车?就在这时,那位老先生问我:“能不能借您的手机用一下?”我一听,马上递过手机。他接过去拨了个号码,(夸夸其谈 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电话是打给他妻子的,足足打了四五分钟,他才挂机还给我。
下车以后,我下意识地打开手机的通话记录,竟一下子愣住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拨通电话。为我帮我平息众人的议论,他竟然拿着手机,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地讲了许久。
我的心一下子温暖起来,多么善良的一位先生啊!
【1】请你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用“×”划去短文( )内不恰当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上车落座后,我才发现忘了带钱包,顿时就慌了神。( )
●(我)向老人道谢后,忍受着售票员的白眼,重新回到座位上。( )
●他竟然拿着手机,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地讲了许久。( )
【4】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想好后,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⑴我赶紧寻遍车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 )
⑵我哪里受过这样的气,满脸通红地抬腿就要下车。( )
⑶我下意识地打开手机的通话记录,竟一下子愣住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拨通电话。( )
⑷我的心一下子温暖起来,多么善良的一位老先生啊!( )
【5】下面是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里补写出短文重点部分的内容。
忘带钱包,受到责备 →(_______)→ 感到惊讶,十分感激
【6】“多么善良的一位老先生啊!”你认为这位老先生善良在哪里?用文中的事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时候,有个名叫伯牙的人,善于弹琴。当他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在旁边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多美好啊!这声音就像巍峨的泰山一样。”当伯牙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多美好啊!这声音就像滔滔的江水一样。”伯牙听了,说:“钟子期是我的知音啊!”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他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他的音乐了。
请你根据短文的内容,理解“知音”的意义,用“知音”写一句话。
15、课外阅读《加了一句话》 (17分)
一天中午,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一位著名诗人看见了一个老妇人木然地站着。她佝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给你的钱多吗?”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说:“我……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写了一句话“春天到了”。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妇人,说:“这够你吃一顿饭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这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经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诗人远远地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春天到了 我什么也看不见 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门加了四个字 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 是啊,春天多么美好。但是,对于双目失明的人来说,仍然是一片漆黑。何况这是一位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老妇人呢!诗人的语言,用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这位盲妇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谁能不产生同情之心呢?
(1)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
褴褛( ) 木然( ) 漆黑( )
(3)文章描写街头,用了“人来人往”这个词,你还能写出两个形容人多的词语: 、 。 (2分)
(4)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2分)
①内心满意并感到宽慰。 ( )
②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
(5)请将文中最后一句话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原意。(2分)
(6)诗人只是在那几个字前加了一句话,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
(7)加了一句话,就使事情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语言的魔力真大!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请写出一个。 (3分)
16、白色山茶花
山茶花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观察 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 谨慎)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1.圈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无视——( ) 惊讶——( )
3.改写句子,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所以我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短文中描写山茶花生长的过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句子。
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
就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合色的小蝴蛛,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固为它们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和它们玩。
【1】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 ,“欹枕倾听”中的“欹”字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 部,这个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1)倾斜;歪;(2)相当于“啊”;(3)叹词,表示赞美。在本文,应选(_______) 种解释。
【2】文段最后说“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1)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2)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喚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武松踏住蒋门神在地下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遒:“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么?”蒋门神听了,要挣扎性命,连声应道:“依得,依得,蒋忠都依。”
武松就地下提起蒋门神来,看时,打得脸青嘴肿,脖子歪在半边,额角头流出鲜血来。武松指着蒋门神说道:“休言你这厮鸟蠢汉,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兀自打死了!量你这个,值得甚的!快交割还他。但迟了些个,再是一顿,便一发结果了你这厮!”蒋门神此时方才知是武松,只得喏喏连声告饶。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本情节后发生的与武松有关的两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中(1)(2)两处画线的语句,具体分析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胸怀祖国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归途中,他满怀希望,预备为祖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罗索夫人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罗索夫人说:“我 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詹天佑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连声道谢。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摩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友谊。
一件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放着幻灯,詹天佑正在听课。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暂时—(______) 傲慢—(______) 贫瘠—(______)
【2】詹天佑陷入沉思,回忆了在美国的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直线画出表现詹天佑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神态的语句。
【4】“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想象一下詹天佑当时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句子。
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23、习作
经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在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和收获吧!选一两件事把它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