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与句子雷锋的精神很高尚。意思一致的是:(

A. 雷锋的精神很高尚吗? B. 难道雷锋的精神不高尚吗?

C. 雷锋的精神怎么能高尚呢?

2、下列诗句没有描绘儿童快乐童年生活的一项是( )

A.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下列汉字字形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删 剩 殷 挫 剪

B.锥 鸿 撇 树 奈

C.赴 曲 迂 匠 迎

D.闷 边 画 同 起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zì xiānɡ máo dùn   chū móu huà cè zhànɡ shì qī rén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sāo yǎng mà zha shuāi jiāo zhǎn xī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fàng sì dù jì duàn liàn hóu lo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xiōng táng nà hǎn píng zhàng lǒng zh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zhēn guì________ qī pàn________ jiāo  yáng________

chǔ cáng________ quán wēi________ qīng zhù________

shǔn xī________   xī gài________ dì jiào________

7、恢复成语的本来面貌。

①天尝地酒(白酒厂广告)____________ ②一明惊人(眼镜店广告)____________

③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____________ ④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____________

8、汉字穿新衣。(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我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做饭。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往回赶。冬天天黑得早,走夜路。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神气十足  底气十足)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

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都要陪父亲去30多里外卖熟山芋。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堆着。特别是一些新坟,坟头上的白幡都没有被撤掉,总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但父亲还是不怕,每次带着我走过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我胆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不让我陪他去了。母亲不放心,每次都要和我出去送送他。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筒上路。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会回应一下。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 平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

我工作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我非常不解。直到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养点儿鸡,带来给我补补身体。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屋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父亲对母亲说,他怕,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于是决定(继续 连续)外出打工。

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当年父亲走山路,过坟堆,一定也是怕的,只是他将这种怕深深地了(隐蔽 隐藏)在心底,不让孩子和妻子知道。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所以他用“我胆大”将一切恐惧轻描淡写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

【1】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本文是依据____________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

【4】“我”工作后,父亲为什么还一直在外打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处细节描写最让你感动?并说说你对这处细节描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窗外

雨点很很地砸着窗玻璃。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窗户玻璃上流下一道道水痕。我因病没去上学,战在窗前呆呆地看下雨。窗外一片白茫茫,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蒙蒙的雨雾中。一个个雨点落在地上,开出一朵朵晶莹的小雨花。一瞬间,雨花消失了,水滴汇入了水流之中。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

学回来了。婷婷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她那乖巧的模样,谁见了都回喜欢。我望着她,只见她走到家门口,停下了,看着小水潭,愣了一会儿,回头看看七八步之外的废砖堆,走了过去,捡回两块断砖,垫在小水潭中,踩着砖块走入家门。婷婷真聪明!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婷婷又走出来了。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我挺奇怪,就注视着她。只见她撑着花伞,又朝那堆断砖走去。她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用手翻出两块平整的断砖,那起来放到方伯伯家门口,把砖放在水潭中,再踩上去试了试。然后又回头拿了几次,分别垫在张家、郭家、赵家……的门前。这时,雨越下越大,风猛烈地晃动着婷婷的小伞。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哎呀,不好!婷婷身子一摇晃,滑了一跤。她吃力地站起来,掏出小手帕,擦去花裙子上的泥,又接着干起来。直到小巷里每家门前都垫了砖,婷婷才穿着又脏又湿的花裙子悄悄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仍在敲打着窗玻璃,只是那声音仿佛变得动听起来,似乎在演奏一首赞美的歌曲……

(1)圈出第一节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依次写下来。2%

(2)照样子再写两个词语。2%

白茫茫  (   )  (   )

淅淅沥沥 (   )  (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灵巧  (   )   凝视  (   )

(4)判断,在正确的括号内打上 。4%

①“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学回家了。

A:疑问句(   )   B:设问句(   )   C:反问句(   )

②“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

A:疑问句(   )   B:设问句(   )   C:反问句(   )

(5)用“——”划出第二节中描写婷婷动作的语句。2%

(6)写出省略号的作用。4%

(1)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   )

(2)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   ( )

(7)填空。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看到婷婷(   ),反映了婷婷是个(   )的孩子。

 

11、阅读短文

西游记(片段)

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撇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雷富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二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嘿!”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吴承恩《西游记》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你是怎样猜到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语言描写的句子。

【3】请运用对联知识将此回目补充完整。

八卦炉中逃__________定心猿。

【4】简要概括上述片段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本梳理

从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  )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填空

2熠熠发光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字塔的传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金字塔你了解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子塔的价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正好,我们学校参加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于是我就悄悄攒起钱来。

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一天,放学后我去商店买橡皮。刚进门,便不由自主向食品柜台走去。这时,那位认识我的售货员阿姨向我招呼道:今天可有你爱吃的巧克力豆呢!我没说话。那巧克力豆好象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我的手不由地伸进兜里掏钱,但是我想到我的愿望,立刻又把手缩回来。我望了望那诱人的巧克力豆,抱歉地对售货员笑了笑,高兴地离开了柜台。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学校举行隆重的捐款仪式,当我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老师的时候,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为祖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实现了,虽然这点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  

(2)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用表示,写出分层的根据。

(3)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几个词的词意:

微不足道 积攒

  抱歉

(5)选择正确的中心意思,括号内画“√”

A.说明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  

B.表现了从小愿为祖国做贡献的好思想。(  

C.表现了高兴的心情。(  

(6)用直线画出拟人句。

(7)填空:

作者用自己(   )的一件事说明了 的道理,表达他   心愿。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夏夜,路灯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牌......

一个女子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一个三口人的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供儿子专用,幸亏父母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病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脑,他也苦脑,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拦阻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和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里,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也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面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皆白,成了个雪人了啦!他一下子被电住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

(1)文中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阻挡爸爸。一句没有标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A.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

B.载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

C.元元开始写作业了,他又像往常一样出去了

(3)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的?把文章的句子抄在下面。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临死前的严监生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再不回头:________

②一声不倒一声: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

【3】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说说他临死前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________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在这个片断中他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________的形象。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克·吐温的故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某地的旅店投宿。别人早就告诉他此地的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的时候,一只蚊子正好飞过来。他对服务员说:“早听说此地的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然会预先来看看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

结果这一夜他睡得非常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他的房间号码,认真地做好了所有该做的事。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敬语,称宾客到来。   (______

(2)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  )

A.此地的蚊子果然十分聪明。

B.此地的蚊子十分厉害,竟然会预先看客人房间的号码。

C.提醒服务员要预先把房间的蚊子驱除干净。

3从马克·吐温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与理解。

汉文读物的特质

①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文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②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文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

③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高。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④汉文读物比拼音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汉字由象形开端,最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约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汉文的词语也往往能引起读者的联想。汉语中不少词汇、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仅仅是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从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会使人立即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增加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⑤汉文读物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

⑥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外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1文章从四个方面说明了汉文读物的特质,请你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   ”句子中的“在语义息量相当的条件下”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选出第④段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①作比较( ) ②列数字( ) ③打比方( ) ④举例子( )

4文章富有文采,语言准确生动。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语中不少词汇、典故都能使人产生联想。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三顾茅庐”的典故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18、阅读理解。

我的房东

①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他拥有一幢价值三十六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两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②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的浓缩橙汁,回来兑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也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他做过鱼、肉、鸡、鸭等荤菜。

③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资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④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住有六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⑤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里。

⑥跟他走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了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

⑦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来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脸烂漫的笑容。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⑧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⑨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⑩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了__________

【1】第①段写“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的“独特”体现在哪些方面?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惊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脸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欣然”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愉快的心情。

B.“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写着”在句中是“表现出”的意思。

C.“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美其名曰”在这里含有自我嘲讽的意味。

D.“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句中把“虚荣心”比作思想垃圾。

【4】对文章第⑦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房东先生说话时“得意”的样子,表现了他捡到易拉罐时满意的心态。

B.“童年时代的儿歌”表现了房东先生本真质朴的性格。

C.房东先生“捡垃圾”是为了重温童年时代的美好生活。

D.本段描写人物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方法。

【5】对第⑧段画“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末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一项公务。

B.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生活的一部分。

C.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种习惯。

D.房东先生已把周末捡垃圾当作一项常规的公益活动。

【6】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将文章结尾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  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一排排玉米像士兵一样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兹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一只只粉红色的小喇叭,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若人喜爱?

冬天  一场大雪过后  石榴树披上了白雪  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  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多美啊  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1分)

(2)给短文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3)第3自然段中丰硕的果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画出短文首尾照应的两个句子。(2分)

(5)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是 ,它是按 顺序描写的。(2分)

(6)用“——线画出上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 线画出一个拟人句。(2分)

(7)本文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 ,总结句是   ,总结句的作用是 。(3分)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句子创作室。(按要求写句子)

(1)窗外闪过白杨树的身影。(扩句,不少于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气候条件阻止不了施工人员前进的步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提示: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总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她)的一颦一笑都会在你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中选一位写一写。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去写;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注意把字写工整,卷面要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