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韦应物和( )并称韦柳

A. 柳永 B. 柳宗元

C. 柳公权 D. 柳元景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武松翻身下来,( )在青石旁边。

A. B.

2梢棒从半空( )下来。

A. B.

3那大虫翻身又( )过来。

A. B.

4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住。

A. B.

3、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    )已经不再是梦想。

A. 一枝红杏出墙来

B. 寄与陇头人

C. 直把杭州作汴州

D. 天涯若比邻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汉字,看看谁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6、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 )

(2)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1)写大树会发声,土墙会回答,表现出园子里充满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拍一拍手,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一两声,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句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具体描写太阳光的亮,让句子更生动、更具体。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苹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作者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用莱蒙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些广阔世界的月亮与家乡的月亮进行了对比,突出对家乡月亮的________________

(2)仿写。

小草,没有大树伟大的身躯,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但它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粗暴——______ 安慰——______

和谐——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笔下犹能有花开

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

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

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②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

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 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

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

【1】读完全文,我知道文章题目“笔下犹能有花开”说的是_________(人物),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2】读画“    ”的两个句子,体会人物内心。

(1)第①句运用了____描写,从“歪戴着”一词中,我能看出老太太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运用了____描写,从“我也会画画”中,我能体会出老太太内心的想法是:_______________

【3】在最后一段中,作者说“真让人羡慕”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他是怎样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盆______碗,______灶______床,______过来,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1将下面动词选填到文中“____”上。

争  夺  占  抢  移  搬

2“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等词写出了猴子________的性格特征。

3“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表现了猴子们________的心情和________的个性。

1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15.38

18.91

98.85

 

2018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

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

8951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44万人

/1.3万人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0.58

50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

人均年阅读量

4.39

7

图书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

 

 

1你从两张调查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与读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句你最喜欢的读书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楚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读出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

A. 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 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 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13、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京。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联系上下文,说说“张口结舌”在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 ”画出三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词语。

【4】这篇短文主要讲__________,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点灰尘也不沾染,非常清洁。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放开喉咙高声歌唱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

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把短文中画“ ”的部分换成合适的词语,写在短文的括号里。

【2】为了使文字表达更形象,文中运用了大量拟人句,请你用“﹏﹏”画出其中一句。

【3】请你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句动态描写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一句静态描写的句子。

【4】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请你想象一下,除此之外,山坡上还有什么景物?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静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新、洁净,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独特风格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到水面上,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熔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1填上合适的词。

_____的夜晚   _____的夜色  _____的银辉

____的芳香   _____的大理石

2威尼斯的夜晚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尼斯的三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通过哪几种感官来让读者感受威尼斯之夜的特点并写具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缴电话费的老人

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老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强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您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

2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________形成对比。(填文中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相照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

4第3自然段中“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中的“自言自语”体现了老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选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3】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4】“秉性”的意思是___,在选文中“梅花的秉性”指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

(1)这段话表达了外祖父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

(2)这段话说明了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3)这段话说明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6】从外祖父的这番话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想象可以走多远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块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常会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外一种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这个孩子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进行想象。

父亲没有批评他,只是暗中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在说谎。

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造的硬币。”孩子的姐姐拿过来看,发现这是一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教训他,让他改掉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可是父亲听了把孩子叫过来,说:“我怎么能责备你呢,你的想象力真伟大。”

对于孩子父亲的“怂恿”行为,许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这势必害了孩子,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满口大话的虚伪的人。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却成了著名的科学家,他名字叫达尔文严。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进化论”就是建在超乎常人的想象和为此进行的大量实物证明之上的。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

【1】解释词语。

(1)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哄堂大笑: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当老师和同学们说达尔文“说谎”时,达尔文的父亲是怎样做的。

【3】短文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说明达尔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短文说明了大胆想象的重要性。                                ( )

(2)短文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人。                      ( )

(3)短文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相同。        ( )

【5】你喜欢短文中的父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窃读记

①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②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③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⑤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⑥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⑦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⑧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然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⑨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我们还学过她的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__________》。“窃”字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填选项)

①偷盗;②偷偷地;③私下。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倾盆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短文内容填空。

当她感觉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___________,为了隐藏自己,她会___________,最令她开心的是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相信自己,她会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读书时一系列动词,用“___”画出来,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读书心理。

5写出你对画曲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字句改成字句:

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2)缩句:

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2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捐出70元钱。 能帮助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困难了。 瑞恩并没有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我最熟悉的人

要求:(1)要写出这个人物的特点;(2)内容真实,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