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根据对联的“对偶”特点,与上联“冬尽梅花点点”相对应的下联是(  )

A.万户爆竹声声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来杨柳依依

2、下列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A.(只要)身上有白点, (就)白刷不要钱。

B.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 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C.(虽然)刷子李技艺高超, (但是)曹小三很佩服他。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远走他乡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故乡的居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C.“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夫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D.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________我特别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________我把它们写了下来。

(2)________刮风下雨,民警叔叔________站在马路上指挥来往车辆。

(3)我们________要学好各门功课,________要锻炼好身体。

(4)大家________不坚持刷牙,________会出现龋齿。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的戈壁 _____的界限 _____的身影 _____的枝干

_____的白杨树 _____地抚摸 _____地闪过 _____地生根

浮起_____  想起_____  欢迎_____ 看见_____

6、照样子,写词语。

(1)动静(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_

(2)挨挨挤挤(A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翩翩起舞(AAB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zhàng shì qī rén   biān cè     zhuā ěr náo sāi     bān shǒu     tì tóu     bā hén     jiàn shēn

( ) ( )( ) ( )( )( )( )

jīng shén dǒu sǒu     tiān yī wú fèng     dòu jiāng     mù tǒng     qī zhà     shǎ guā     ná niē

( )       ( )   ( )   ( )( )( )( )

8、填空。(5分)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是( )句,形象地表现出( )。

(2)通过半学期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原因是(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儿子。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___ 部。(2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4)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泥活

①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A.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B.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C.马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很向下压去。

【1】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 ”画出来。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2】读文中画“﹏﹏﹏”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三个句子分别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4】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端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幸福铃声

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的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内容。

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能解决一切因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候在那里。

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和笑声。

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

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

1第2、3自然段从四个方而写了“我”家的生活困难,请概括出来。

(1)__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__(4)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两次写“梦”的句子,并说出两次做梦分别表达了“我”内心怎样的思想感情。

 

3第七段说,“我有 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联系全文,想一想“我”要对父亲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题目是“幸福铃声”,是因为父亲听见电话铃声,就知道_________,所以父亲是幸福的;“我”每次打电话,就想起___________,所以“我”也是幸福的。

12、开心阅读。

伞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 )妈(  )咱能买把伞吗(  )有伞(  )就不会被雨淋了(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  )买(  )咱买一把伞(  )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  )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的坚决,我知道妈妈的牌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晩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一平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的,我看见了妈妈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喜出望外”的意思是_________。从“_______” 可以看出我这种心情。

2给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括号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这篇文章以_______为线索,写了_____________的事。

4文中画线句子中有两次对妈妈的呼唤,第一次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第二次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____

5“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中,“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

A.因为“我”很节俭,从来不舍得扔掉旧东西。

B.因为这把黄油布伞饱含着母亲对“我”的爱,“我”对它的感情非同一般。

C.因为这把黄油布伞虽然款式落伍了,但还能为“我”遮风挡雨,“我”不舍得扔掉。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动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证。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不容缓(药品),我有“‘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默默无’”(蚊香),我有无可替’”(透明胶带)……没人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古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秘的池塘

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藏在枯枝中。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珠”,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

在池塘的底下,_______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_______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_______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_______开它们沉沉的盖子,_______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乍一看,这是一个小小的几乎不动的池塘,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打动和引发着一个孩子的好奇心。

1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眨 沿 张 躺 爬

2选词填空。

隐藏 隐蔽

①这伙人进行赌博活动的地方比较___,一般人很难发现。

②犯罪嫌疑人已在这个洞穴里___多日。

3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填空。

①“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是指___

②本文第2,3,4节中写到的“忙碌的小生命”有:池边___;池塘深处___;池塘底下___

4把下列“小生命”的动作写在横线上。

蝌蚪:___

水甲虫:___

豉虫:___

5照样子,用“像”字写句子。

例:它(水甲虫)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①公鸡的头上有红色的鸡冠,___

②田螺钻进光滑而精致的壳里,___

15、非连续性文本(8分)

稿费单阅读

徐马祯同学收到一份稿费单,里面有丰富的信息。你读后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PB汇06

取款通知单

请携带本人有效证件于2020年2月3日前到本行任一联网网点取款

汇票号码

15103572696707

标识码

200

收款人地址

收款人姓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小学太湖校区五年级二班 徐马桢

特殊

业务

 

收款金额

40.00

汇款日期

20191204

填单

日戳

 

经办员

汇款人地址

汇款人姓名

哈尔滨市道外区景阳街21号

《学生之友》 编辑部

汇款地邮编

150020

汇款人电话

13936411366

兑付

日戳

附言

2019年13、15期

经办员:   复核员:   检查员: 接收专号: 017659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徐马祯同学是江苏吴江市的一名五年级学生。___________

2)《学生之友》杂志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家附近有家建设银行,他可以拿着这张取款通知单去取钱。___________

4)徐马祯同学的文章发表在2020年02月03日的《学生之友》杂志上。___________

2徐马祯同学的稿费单被他妈妈放在家里许久,一直未给他。2020年的4月2日,妈妈终于把它给他,让他去邮局取钱,可是邮局的阿姨拒绝了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马祯同学取款单上的名字打错了,“祯”字写成了“桢”字。他跟邮局工作人员反映,工作人员要他找杂志社。你认为他该怎么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是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的,正好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正开着,突然一下子急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隐痛,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阅读时不理解隐痛这个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隐痛在字类里的解释有:①不愿告诉人的痛苦。②隐隐约约的疼痛。文中老人强烈隐痛指的是第

________种解释。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人满为患的意思是________ 

3我们发现在让座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变化:________、尴尬、________,从这些变化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

4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下文中哪句话解答了的疑感,请用横线画出来。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句中两个善良分别指(    )。

A. 女儿和父亲 B. 让座姑娘和父亲 C. 作者和父亲 D. 让座姑娘和女儿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7让座姑娘、父亲、女儿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闹释善良的含义。 

从让座姑娘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从父亲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从女儿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女孩的梦

在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女孩吃力地抱着几本书,走进图书馆,把书放在了书架上。

女孩被陈列在书架上的书籍深深地吸引住了,她想,能够写出书来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自己写的书陈列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样的人该多么幸福!

女孩对鬓角斑白的图书馆职员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后长大了我也会成为作家,也会写很多书。职员放下手中的印章,面带微笑,打量着女孩,真减地说:以后你写了书,就拿到我们图书馆吧,到那时,我会把你的书摆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女孩跟图书馆职员约定,以后一定不会食言。

女孩渐渐长大了,女孩的梦也跟着长大

读初中的时候,女孩开始发表小短文,体验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幸福。高中时,女孩担任了校报的编辑。后来她到一家杂志社打工,负责关于学校的消息栏。但写书,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她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书终于写成了。她把稿件寄给了两家出版社,但都被拒绝了。她忍着悲伤,把稿件藏在了自己的抽屈里。

过了几年,女孩的梦想又复活了,她投入了新的创作。她的作品终于被一家出版社选中了。但是,出书并不像出报纸那样快,她必须再等待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她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了自己写的书。她捧着书,忍不住失声痛哭。

的梦想成了现实  她想起了小时候跟图书馆职员说的话,想起了她们的约定。

那位慈爱的图书馆职员已去世很久了。她给图书馆新职员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关于一个女孩的梦和一位慈爱的图书馆职员的。新职员打电话来说;一定要来,我们会等着你的。她拿着自己的书来到了图书馆,见到了热情的新职员。新职员把她的书摆在书架的中央,她的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水。她们在图书馆门前合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记述着一个梦想实现的故事,其间经历了38年。

1文中女孩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食言一词。 

女孩跟图书馆职员约定,以后一定不会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了哪些事情?请按短文顺序简要写下来。 

初中里发表小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的句子里都有字,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和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初图书馆职员能预知女孩最后的成功吗?先选择(在括号里打“√”)再说明理由 

能(          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学性阅读 

故乡的夏

①在我的眼中,故乡的春,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一片绿;故乡的秋,充满着收获的喜悦,一片金:故乡的冬,充满着晶莹的雪花,一片白。但是故乡的夏呢?

②早晨,被玻璃挡不住的炎炎暑气蒸醒,发现浑身湿透。换身衣服走出门,却发现太阳已升得老高了。它站在云端,似乎鼓足了劲儿要把那终年积蓄的热给释放出来。没过多久,花坛里的花,被晒蔫了,耷拉着脑袋;院子里的小狗,被晒得直吐舌头,赖在水塘或阴凉的地方不肯挪位子:树下的人们,被晒得直摇扇,谁都不愿再到那烈日下干活了。故乡的夏可真热!

③太阳在空中一刻不停地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树上尽情地   A   。看见这些,乌云在家里可待得不耐烦了,飞快地跑出来,拦住了太阳——一场暴凤雨即将来临。“轰隆隆……”雷声   B   ,闪电也赶来凑热闹。走在外面的人,都立刻躲了起来。项刻间,密集的雨点砸了下来,“叮叮咚咚”,为人们奉上一首清脆动听的歌曲。故乡的夏雨呀,是急促美妙的。

④雨过天晴,天边常挂着一道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无比,两端伸入云里,似乎是一座连着人间天上的彩色桥梁。太阳似乎不再那么暴躁了,变得有了那么一点柔和。被暴雨刷洗过的草木呢,似乎显得格外翠绿。

⑤夏天的晚上,虽是蚊虫甚多,但依旧充满情趣。看吧,那满天繁星正向你问好,一轮害羞的月亮只是淡淡地向人间撒下清辉:听吧,“呱咖……”河对岸稻田里的青蛙正在激情地   C   ;嗅吧,稻田里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沁人心牌,不由地让人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天的夜晚,是迷人的,是温馨的。

⑥春意融融,秋波澹澹。我却由衷地喜欢夏,喜欢这充满活力、一片赤的夏天。

1文中A处应填写句子__________,B处应填__________,C处应填___________

①演奏一首交响曲 ②发出了紧急通知   ③唱着人们熟悉的歌谣

2这篇文章开头写故乡春天“一片绿”、秋天“一片金”、冬天“一片白”等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第⑤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乡的夏天真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由衷地喜欢夏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最后的常春藤叶(节选)

第三天,苏艾静静地走进琼珊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轻轻地握着琼珊的手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去世了,他也得了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在那棵常春藤下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别处挪来的梯子,还有几支(  )(  )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  )了黄色(  )绿色的颜料。”苏艾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看看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它在风中不飘不动,你不觉得纳闷吗?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贝尔曼究竟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了?你觉得贝尔曼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改为反问句。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   习作。

题目:①童年憾事 ②童年乐事 ③童年幸事

要求:任选一题作文,展开描写,突出重点,体现童年的特点,不写错别字,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