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草满池塘水满。(   )A.池塘 B.山坡

2短笛无信口吹。(   )A.口腔 B.曲调

3彩丝穿当银铮。(   )A.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B.取出

4童孙末供耕织。(   )A.理解,懂得 B.解救

2、选词填空

报仇   报复

1.武工队抄了镇上鬼子的老巢,鬼子几天后采取了疯狂的( )行为。

2.奶奶被鬼子害死了,嘎子为了给奶奶( )踏上了寻找八路军的道路。

引进   引导

3.导游小姐( )我们参观革命老区。

4.张嘎把鬼子( )屋里,想俘虏他们。

 

3、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        ),各有各的美。

A.情趣

B.兴趣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①心惊__________  ②__________眼快     

③胸__________ ④摩__________

5、查字典填空。(6分)

(1)照耀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光线射在物体上;照相、摄影;按照、依照;对着、向着。在这个词中应选( )种解释。照敌人开枪应选( )种解释。

(2)乃翁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第一笔是( )。

(3)木屑的音节是( ),结构是( ),组词( )、(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2.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__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是一种文字。从此,我国学术领域又多了一门新学科——“____”。 

3.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 

4.“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____》。

5.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___,请你列举“李”姓名人:______(两位 )。

7、善解词意(解释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题:_______________

2.横:__________________

3.此: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词句练习。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这句话对蜜蜂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形象感,让我们眼前一下子就明亮绚丽起来。

(2)句子中,把蜜蜂比作了小毛球,我也能仿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

2.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1)这两个句子是对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__

(2)给画“   ”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__最后一字一句地说__买__咱买一把__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_______,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àn  dǒu_______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āo  fu_______,喜眉笑目地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写出近义词。

半信半疑——________

体谅——________

盼望——________

落伍——________

喜眉笑目——________

伴随——________

沉思——________

欣喜——________

2把文中的拼音改为词语,并把它们写在拼音后面的横线上。

jiān  nán______________chàn  dǒu___________bāo  fu________

3给第三节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娘沉思良久________最后一字一句地说________________咱买一把________

4“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我”________

6给短文分段。

7画出文章点明中心的一句话。

10、课外阅读

________

①小时候,我们家外边的街上,摆着一个小摊儿,卖些画片儿、凤车、泥玩具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既便宜又受我们小孩子欢迎。

②小摊儿的主人是王大爷,就住在我家大院里。他人很随和,逢人就笑。那时候,小街上的人都不富裕,王大爷賺的钱自然就不多,只能勉强生活。

③王大爷手艺好,能做各种各样的泥玩具,涂上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

④那年春节前,我看中了他小摊儿.上新做成的一只小花狗。黑白相间的小狗。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子.绸子上挂着个小铃铛,风一吹.铃铛不住地响,小花狗就像活了一样。

⑤我太喜欢这只小花狗了。 每次路过小摊儿都反复地看.好像它也在看我,只等我一招呼,就会扑进我的怀里。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这只小花狗,只可惜没有钱把它买下来。

⑥春节一天天近了。小花狗肯定也要过节了,不知会跑到谁家,和哪个幸运的孩子一起过。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难过,好像这只小花狗本来是我的而要被别人抢去一样。在这样的心情下,我干了一件蠢事。

⑦那一天.天已经快黑了.摊儿前围着不少人。趁着天暗人多,我伸出手,从摊儿上一把抓起小花狗,迅速放进怀里跑了。跑回院里,看看四周没人,掏出怀里的小花狗,我的心还在不停地跳。

⑧这件事很快就被爸爸发现了。他让我抱着小花狗给王大爷送回去。跟在爸爸身后,我非常害怕,头都不敢抬起来。

⑨王大爷爱怜地看着我,坚持要把小花狗送给我。爸爸坚决不答应,说这样会惯坏了孩子。最后,王大爷只好收回小花狗,嘱咐着爸爸:“千万别打孩子!过年打孩子,孩子一年都会不高兴的!"

⑩过了一年,王大爷要到其他地方去。最后一天收摊儿的时候,我站在一旁,默默地望着他。他看看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收起摊子回家了。那一天,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的……

第二天,王大爷走时,我去上学,没能见到他。等我放学回到家,一眼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只小花狗,脖子上系着红绸子,绸子上挂着小铃铛……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王大爷,但是那只小花狗却一直带在我的身边。

【1】下列最不适合做本篇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

A.童年蠢事

B.可爱的小花狗

C.难忘王大爷

D.童年的小花狗

【2】第⑦段中“掏出怀里的小花狗,我的心还在不停地跳”写出了“我”当时( )的心情。

A.激动

B.快乐

C.紧张

D.后悔

【3】“那一天,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丰富了文章内容

B.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C.烘托了“我”难过不舍的心情

D.写出了冬天小街的寒冷

【4】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小花狗带在身边?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花狗始终很漂亮

B.寄托对王大爷的思念

C.警醒自己不再犯错

D.学习王大爷的品质

【5】在后三个自然段找出与文中画“ ”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按照叙述顺序简要概括情节要点。

喜欢小花狗→______小花狗→_____小花狗→_____小花狗→带着小花狗

【7】综观全文,王大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先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再联系文本说明理由。(不少于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泽东最心爱的长子,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联系上下文理解“喃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属于______描写,表现了毛席_________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是一个( )句。

【3】“这次怎么会……”这里的省略号,你认为当时内心会想什么?请续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这几个表示数量的词语,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 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作者把孩子比作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向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时间的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说明时间很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表明孩子从水里浮上来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但大家觉得时间很长。

【4】你认为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想一想,用枪逼迫孩子向海里跳的办法好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片断。

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摆好各种酒器和青梅,于是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二人开怀畅饮。忽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突然问刘备:“使君认为,谁称得上当世英雄?”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单刀直入地说:“论真英雄,当今非你我二人莫属!”刘备听罢大吃一惊,不由得手一抖,筷子滑落在地上。碰巧雷声大作,大雨倾盆。刘备借机附身捡起筷子说:“这个大雷吓死我了!”曹操笑道:“大丈夫还怕雷啊?”刘备也笑道:“孔圣人都闻雷色变,我怎会不怕?”

1这段话出自_______(朝代)的小说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这段话是选自小说中“_______”这个故事情节。

2读了以上片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惊心动魄的瞬间

2018年5月14日下午4点10分,3U8633航班乘客、25岁的平措已经回到位于拉萨的家中。回想起事发过程,除了惊吓,他感受更多的是温暖。事发当时,平措正在打盹。一声巨响,他突然被惊醒,感觉飞机失重往下掉。氧气面罩也掉了下来,他看到空姐赶紧协助大家戴上氧气面罩。“除了失重的一刹那,后面飞行都挺平稳。”平措说。但恐慌情绪还是在机舱蔓延起来,有乘客开始呕吐,他也感觉手发麻。他非常清楚正在经历一场飞行事故,而对此却毫无办法。“坐我旁边的一个哥们儿看我抬着手,问我怎么了。”平措说。这个素昧平生的哥们儿像个没事的人一样,帮他揉手,安慰他不要紧张。他感觉手好多了,但心还是忐忑不安。

当时机舱断电。机舱广播没法工作。突然,听到一位空姐扯着嗓子朝大家说道:“请相信我们。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大家备降地面!”听到这句话,平措的心里突然明亮起来。在那种气氛下这句话太重要了!他明白机组成员已经竭尽所能采取措施了,自己能做的就是等待。空姐照常工作,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乘客们在整个备降过程中也都保持了惊人的镇定。直到飞机成功备降双流机场时,平措才和身旁的哥们儿紧紧拥抱在一起。他在朋友圈深情地写下:“感谢3 U8633航班的飞行员和空姐,是你们的镇定,创造出了备降奇迹。为你们点赞!”

【1】结合文意,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素昧平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尽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位“哥们儿”为平措做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现飞行事故时,空姐是怎么说的?请找出来画上“﹏﹏”。

【4】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短语中,“那种气氛”是指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氛”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平措在朋友圈写下的那段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饺子的来历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zhuàn)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kè)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做饭时,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举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子,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成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1给加点字注音。

月( 碎(     臣(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2)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3)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3饺子最初被叫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饺子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17、阅读短文,做练习。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地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②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那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地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③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地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即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唯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格,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元钱就算了?”

④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少。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⑤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女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⑥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地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外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刚刚迈出门的一刹那,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⑧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地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⑨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是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唯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做了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格与价值的区别。

【1】阅读这篇短文,我会连下面内容。

开端              女店主被深深触动,卖一只手套

发展              母亲和少年千恩万谢离店而去

高潮              母亲和少年走进店里挑手套

结局              母亲买羊皮手套钱不够,被女店主回绝

【2】填空。

(1)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景物描写方面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

(2)画横线的句子在人物描写方面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

(3)加点的句子在人物描写方面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

(4)试在文中“__________”上补充合适的内容。

【3】用“唯利是图”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_________”上。

【5】根据阅读理解,试与女店主聊天。

自己:_________________

女店主:________________

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

女店主:_________________

18、居里夫人是波兰人,她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在取得成就、受到人们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自己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他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和铀矿中提炼出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 玛丽·居里)收到了一封挂号信,信上的署名是(欧班老师 玛丽·居里)。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的教师写信呢?他用颤抖得手拆开信封。

欧班老师读完信,泪水立即用处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靠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老师深表敬意。她告诉老师,自己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她诚恳的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的往返路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著名:

默默无闻:

2按分好的段落,概括各段段意。

一:

二:

3文中,哪句话写出居里夫人的巨大成就?用划出。

4文章主要写了( )

居里夫人平易近人。

居里夫人成为名人后仍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小学老师。

 

19、阅读理解。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文中画“ ”的句子中“发抖”和“心惊胆战”可以看出孩子心里十分______

【2】第二自然通过对船长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他的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话概括片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析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结合孩子的处境、甲板的坚硬、海面情况等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仿写句子。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俺家的酒是村酒。 俺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平时,你是否注意到汽车后面常贴一些字条,上面写的内容很有意思,诸如,如果你看清了这行字,就是离我太近了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等等。如果你是一名司机,你想在车后贴些什么字呢?(3%)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