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凉州词》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杨柳”指的是古代的曲子《折杨柳》。
B.《青山处处埋忠骨》为我们展示了伟人毛主席作为父亲平凡的一面。
C.《田忌赛马》讲述了孙膑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赢得比赛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D.《童年的发现》中,作者小时候经过反复提问、思考,发现了关于胚胎发育的规律,启示我们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大胆创新。
2、《呼兰河传》是萧红在( )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
D.澳门
3、以下诗句不是关于春天的一项是(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辨字组词。
斑(_____) 瞳 (_____) 锁 (_____) 呵(_____)
班(_____) 撞 (_____) 琐 (_____) 何(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劝阻—— 偶尔—— 羡慕—— 粗壮——
顽强—— 凝望—— 眷恋—— 庄严——
疑惑—— 视察—— 随和—— 沉默——
6、比一比,再组词。
筹______ 镯______ 坞______ 弹______ 抢______
寿______ 蜀______ 乌______ 掸______ 枪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袍( )炮( ) 陶( ) 淘( )
咀( ) 沮( ) 愧( ) 魁( )
8、句子游乐场。
1.把下面画“____”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歇后语。
今天的篮球比赛,我们班总是输(______)。这让大家心里很紧张(______)。第二天,队员们改变了战术,在赛场上个个都拿出本事(______),打得对手莫名其妙(______),并赢得了最终的比赛。这下,我们班可是很有名气(______)啦!
2.某班要举行“读名著,对对子”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从所给人物中选择一个完成下联。
诸葛亮 孙悟空 武松 林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直通车。
荷兰的郁金香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然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本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 ) 模样( )
有幢小石屋( )
2.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3.文章从 、 两方面写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4.“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时候,有个名叫伯牙的人,善于弹琴。当他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在旁边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多美好啊!这声音就像巍峨的泰山一样。”当伯牙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多美好啊!这声音就像滔滔的江水一样。”伯牙听了,说:“钟子期是我的知音啊!”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他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他的音乐了。
请你根据短文的内容,理解“知音”的意义,用“知音”写一句话。
11、课内小阅读
松树的风格(节选)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2】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微笑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肃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来工作。
12、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乌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下列四种动植物中文段没有描写的是( )
A.蜻蜓
B.蝴蝶
C.黄瓜
D.倭瓜
【2】文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是( )
A.美丽
B.自由
C.明亮
D.孤独
【3】假如请你为全班同学朗读这段,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才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
A.喜悦、愉快
B.悲伤、难过
C.生气、愤怒
13、生活中的语文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席卷大地。在疫情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有人奔赴一线,有人爱心捐助,还有人以“诗歌”抗击疫情。读下列短诗,完成练习。
17年前
他67岁,
面对非典,
丝毫不惧;
而今,2020年,
他84岁,
面对新冠,再度请缨,
从容便向疫区行。
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他”是____院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快手刘(节选)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 ”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1】选用典型事例是写人的基本方法,本文表现快手刘选用的典型事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了多种方法描写人物,分别写出下面四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______________
【3】“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文中写周围人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用上加点词)
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①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②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个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③“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④“磁器口。”
⑤“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小萝卜头又问特务.“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呀!”
⑥“北方。”
⑦“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⑧小萝卜头刚刚转回头,要说什么,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⑨“哟,你看!”
⑩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
⑪“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
⑫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了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⑬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⑭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
⑮“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个比喻句。
【2】从哪个动作中你看出小萝卜头非常喜欢小虫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3】小萝卜头因为________________而捉虫子,又因为_________________而放了虫子。
【4】短文表达了小萝卜头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阿司匹林泡腾片的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药品名称)通用名:阿司匹林泡腾片(西药名)。
(成分)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阿司匹林0.5g。
(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品。
(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
(用法用量)温开水溶解后口服。成人一次1片,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
(禁忌)
①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屏障,并可由乳汁分泌,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②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③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的患者禁用。
④服用本品期间禁止饮酒。
(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应与含有本品的同类制剂及其他解热镇痛药合用。
(贮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2年。
(批准文号)苏卫药准字(1985)第343401号。
【1】该药品是( )
A.中药 B.西药
【2】该药品的保存要求是_______和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否则画“×”。
(1)该药品为处方药品。(__________)
(2)哺乳期的妇女如果发热,不可以服用本品。(__________)
(3)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__________)
【4】2019年4月,小红发热了。她从家里找到了一盒2016年1月生产的阿司匹林泡腾片。请问这盒药小红还能服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画掉。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描写刘伯承做手术时的表现的动词分别是紧紧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说明___________,“一声不吭”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这个词说明________。
【2】沃克医生说话的语气是有变化的,你能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吗?从这些语气变化中你能体会出沃克医生的内心想法吗?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请你说说刘伯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三国演义故事》节选
①那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又派兵追赶刘备。考虑到自己兵马少, 抵挡不住曹操,刘备决定先撤退。
②在撤退过程中,当地很多百姓追随而来。大家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慢慢腾腾地赶路。见此情景,不少将领劝说刘备:“干脆把百姓留下吧!曹军追上来,可就完啦!”“想想后面的曹军,可都是轻骑,一天一夜能跑三百多里呀!”“不”!刘备回过头望着连哭带喊的百姓们,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怎么忍心丢下这老老小小不管呢?走,一起走!”刘备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就这样,军队中夹杂着许多百姓, 一天才走十几里地。结果,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了。
③一场恶战开始了。曹军的兵力强盛,把刘备的人马打得七零八落。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冲散,不见了踪影。
④忽然,有人来报告他说:“赵云将军不见了!”
⑤刘备大吃一惊,心想:赵云是自己得力的战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好哇!这时候,有人说看见赵云往北跑了,还断定:“赵云一定投降曹操去了!”
⑥“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
⑦正说着,又有人高声喊:“赵将军回来了!”刘备高兴地迎上前去,只见赵云抱着他的儿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刚才断定赵云去投降曹操的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⑧所以,刘备虽然兵力弱,但还是有很多能人愿意投奔他,并助他成就了大事业。
【1】根据上下文,试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扶老携幼: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划分段落(用“△”标出),再把下面的段落大意补充完整。
(1)由于刘备坚持带百姓一起撤退,在长坂坡_______
(2)曹军大败刘军,赵云_______
(3)很多能人投奔刘备,_______
【3】读第 5~7 自然段,从中摘录描写刘备心情变化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语句,想一想,它们各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动作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活动描写
(1)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______)
(2)“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______)
【5】读了故事,你觉得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23、习作
童年是一首歌,把我们带入美丽的旋律和音符。童年是一艘船,满载着我们收获的喜悦.……!童年是五彩斑斓的、是快乐无忧的。请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要求:书写工整、感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