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停泊  险竣

B.仪态  翻绎

C.无瑕  牛犊

D.牲蓄  淤泥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诉然起敬

B.情不自禁

C.一声不吭

D.兴致勃勃

3、下列依次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_______着腰,_______了裆,_______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A.鼓 合 瞪

B.合 塌 鼓

C.塌 合 瞪

D.塌 合 鼓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长坂一战中,被魏将军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________

5、汉字穿新衣。(照样子,给下面的汉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占——(战)(战斗)   (钻)(钻石)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把成语补充完整。

拱伏无______ 抓耳挠______ 拖男______

______ 地设 ______ 齿排班 喜不______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满心的( )。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 ),不( ),也不( )。 

(4)(   ),浪淘风簸自之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

(5)蒙汉情深何忍别,(   )。 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加点字注音。

1.我军_________ 虏了敌军师长。

2.他一向是个_________持不苟的人。

3.他一眼就识破了好商以次充好的__________图。

4.面对这样的难题,大家都面面相觑,一__________莫展。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下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舔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往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以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是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作者是施耐庵。

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不见老母   C.再除双虎

__________________

3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况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不少于三处)

武松打虎

李逵杀虎

在景阳冈打虎

在沂岭杀虎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4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所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

所罗门断案

所罗门断案( ),破案( ),裁判( ),在西方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下面是流传最广的一个。

据说,有一天,所罗门端坐在大神殿上,有两个妇女抱着一个婴儿上殿来,哭哭闹闹地向他讲述,其中妇女甲指着妇女乙说:“我们二人,住在一起,我生下一个男婴的第三天,她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当晚睡觉的时候,她不慎把自己的孩子压死了。她半夜醒来,竟然趁我睡着时,偷偷把两个孩子掉了包。天亮要喂奶的时候,我发现怀中孩子已死,惊魂之后,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死婴并不是我的亲生儿子。”

妇女甲话音未落,妇女乙就激动地向所罗门抗辩道:“不!她说的是假话!死去的才是她的儿子。”而妇女甲则更激动,大声地说:“活着的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两妇人争子,吵个不可开交。一时间也难住了所罗门。只见所罗门沉思良久,突然睁开眼睛,发出一个简短的命令:“拿剑来”。

两妇人大吃一惊,拿剑来干什么?所罗门说:“把婴儿切开两半,一人一半。”此时,妇女甲失声痛哭:“国王啊,把孩子给她吧,我宁可不争了,请不要杀孩子!”而妇女乙则恶狠狠地说:“好啊,我不能得到,她也不能得到,干脆一刀两半,把孩子杀了吧。”

此时,所罗门做出了一个千古传诵的判决:“把孩子交给妇女甲,她才是真正的生母。”而狠毒的妇女乙,则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个英明判决在世界各地流传了将近3000年,使所罗门成为了西方世界妇孺皆知的智慧之神。

【1】将下列内容填在选文中合适的括号里。(填序号)

A.之神奇

B.之智慧

C.之公正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妇孺皆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罗门真的想把婴儿劈成两半吗?他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罗门为什么认定妇女甲是生母,而妇女乙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罗门断案之神奇在西方流传最广,那东方断案之神奇流传最广的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人物)。

11、阅读理解。

五瓣儿丁香

长期以来,一直惦念着丁香。听人说,若能在结着多如云霞的四瓣儿丁香树上找出一朵五瓣儿丁香,就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同病室的几个病友几乎每天傍晚都去医院的后山坡上探看丁香,带回来的消息一天比一天惹人心动:“冒出新绿了”,“生出了嫩叶了”,“结花蕾了”,……可我们仍然嫌慢,埋怨丁香的疏懒乏情。

昨天晚饭后,她们又结伴去了,留下我一个。看看自己仍打着石膏的腿,再看看白色的病床,白色的墙壁,仿佛一切都变得苍白起来。心想:这条伤腿一定害我误了花期,不能去找五瓣儿丁香,寻不着它,那么好运和幸福也就与我无缘了。结果自己把心情弄得灰灰的。

他们回来了,个个兴高采烈。争着向我炫耀她们的“幸福”——五瓣儿丁香,有白色的,紫色的,小小花朵很是美丽,花瓣儿更是精致、娇巧、细柔。她们有人要分我一朵,而我也十二分想拥有它,可我还听人说:“别人送的五瓣儿丁香不具有神奇的魔力。”于是我谢绝了她们的好意。看着她们都如同真寻得幸福一般的喜悦,我的心羡慕得有点发痒。

晚上我早早蒙上被,除了想找一朵五瓣儿丁香,好像别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人有时会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希望。这个希望太稀奇,太向往,我甚至做了一个梦:我的腿好了。来到一个好大的丁香园里找五瓣儿丁香,可到处都是四个瓣儿的,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没有找出一朵神秘的五瓣儿丁香。

感觉天亮了,懒懒地也不肯睁开眼睛,心中仍存着没有五瓣儿丁香的遗憾。做晨检的护士来了,问我:“别的人都去哪儿了?”我这才发现她们一个都不在。大概是因为太兴奋睡不着而早早地跑出去疯闹吧,疾病竟使我变得有点嫉妒她们了。

门轻轻地推开了。只见她们个个手里拿着一大束丁香,原来她们一大早去替我折花了。她们把花递给我:“快找你的五瓣儿丁香吧!”我一时语塞,为她们的热情、真诚所感动,懊悔刚才对她们的嫉妒……顿时,我感到自己整个儿沐浴在友爱结成的温馨之中。

我细心地从她们采摘来的一束束丁香花中,找到了一朵白色的五瓣儿丁香,而我更在她们中间找到真正意义上的五瓣儿丁香……好运、温暖和幸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惦念______ 炫耀_____

2五瓣儿丁香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花瓣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五瓣儿丁香的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疾病竟使我变得有点嫉妒她们了”句中嫉妒她们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想找到“五瓣儿丁香”?

________

12、课内语段精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部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段话描写的景物有

3仿照文段,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树绿了,___________,蝉叫了,就像_______。蜻蜓飞来飞去,就像_______

13、读下面的一篇短文,并完成文后的习题。

松坊溪的冬天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上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fù gài    )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雪止了。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大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和竹林子,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好一个白雪世界!从石桥上走过来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桥下的溪水 cóng cóng   )地流着。我看见桥下溪中的白雪世界,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又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dòng xì   )间游去,都看不见了。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 看见一群又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映照在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1根据汉语拼音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词语。

2雪降落在松坊村上。雪降落在松坊溪上。是不是排比句?

是(     不是(  

3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标出。并说明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分成两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第一部分是(   )描写,第二部分是(   )描写。

5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好一个白雪世界!是一个______句。这句话作者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说出的。说明作者当时有_____________的心情。

14、冬阳童年骆驼队

为什么要系(jì  xì)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shā  mò( )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hánɡ  xínɡ)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在拼音旁的括号内写上词语。

3把划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4爸爸认为我的想法更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骆驼上系铃铛这个问题,你同意谁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小萝卜头

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个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磁器口。

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小萝卜头又问特务,“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呀!

北方。

,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小萝卜头刚刚转回头,要说什么,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你看!”

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

,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了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  

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

_______________

2从哪个动作中你看出小萝卜头非常喜欢小虫子?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小萝卜头因为___而捉虫子,又因为___而放了虫子。

4短文表达了小萝卜头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暖冬

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

【2】“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画出来。

【4】文中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却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为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相濡以血

几位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现在已经成为这个荒岛的霸主。

然而令动物学家不解的是,这个荒岛上的鲜血并不容易找到。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的呢?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观察,探险者惊奇地发现,面对着奄奄一息的同伴,这群面目狰狞的小东西,它们的无私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找不到猎物的情况下,它们甚至会把自己腹中的鲜血反刍给没有进食的同伴,以解缓它的饥饿。

吸血蝙蝠的援助对象,首先是小蝙蝠,然后是有血缘关系的成年蝙蝠,之后是无血缘关系的蝙蝠。不过,这些被援助的无血缘关系的同伴,必须以前也援助过别人,否则就不会得到同伴的援助。

这样一来,被挽救回生命的蝙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食物,继而再用自己的鲜血来还清这笔感情债。这种互相帮助的特殊亲密关系在那个荒岛上持续了14年,而且还会持续更长时间。

这个答案相信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动物世界中一直奉行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这群吸血蝙蝠之所以能够生存壮大,正是因为颠覆了“丛林法则”,在同伴出于危难关头,选择了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相濡以沫”。

人其实也是生活在一个个集体当中的,家庭、单位、国家、社会。而这一个个集体当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这样那样的危机。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衰败的集体中的人几乎都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明哲保身,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做法不仅伤害到整体利益也会伤害自身利益。事实上,在一个集体败落以后,损失最大的还是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人。在危难中选择“相濡以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大智慧,因为这是一个集体能够度过难关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1】“相濡以血”这个词是由( )这个成语转变而来的。

【2】根据语句描述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 )

(2)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 )

(3)比喻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 )

【3】“这笔感情债”指的是什么?怎么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相濡以血”是一种大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文中的“丛林法则”正确的解释是 (        

A.以多取胜

B.个体的自然生存

C.大家并肩作战。

【6】文中吸血蝙蝠给我们人类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这个晚上没有了书,我怎么过啊?怎么办呢?唉,捡包的人你把东西都拿走也算了,要能把书还给我,我可感谢你呢。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份《中外历史知识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1】由短文标题可推知“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惋惜——(______)             难堪——(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

【4】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1本片段节选自______的作品《____》,片段中的“他”是指____

2“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中的“杀进他的腰”的意思是______

3你对“‘出号’的大脚”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

4这一段人物描写,从___________________,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为豪的体力以及______都写得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改为转述句。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改变语序,不改变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略了。(修改病句)

给句子治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芳草地。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门前的小河、屋后的小树林、美丽的公园……哪一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按一定的顺序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