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哗笑(huā) 祷告(dǎo) 呼噜(lū) 毛毡(zhān)
B.牛犊(dú) 爵士(jué) 凳子(dènɡ) 精湛(zhàn)
C.惭愧(kuì) 刀刃(rèn) 膘肥(piāo) 滥用(làn)
D.淤泥(yū) 遐想(xiá) 翻译(yì) 远眺(zhà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发现衣服上的钮扣掉了一粒。
B.爸爸到仑库拿货去了。
C.我们不能弯下中国人的脊粱。
D.和家人一起享用美食是最幸福的事。
3、《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 )。
A. 赫拉 B. 维纳斯 C. 雅典娜 D. 涅墨西斯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田忌赛马》通过叙述______时期的军事家______帮助齐国大将______赛马____________的故事,说明了遇事只有仔细观察,____________,抓住____________,经过比较分析,才能得出最理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道理。
2.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
3.近水________,近山________。
4.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
5.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
6.______须用意,______值千金。
5、辩字组词。
玷( ) 秉( ) 码( )
沾( ) 乘( ) 吗( )
绢( ) 侨( ) 眷( )
捐( ) 桥( ) 卷( )
6、补充诗句(8分)。
①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舟过安仁》
③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7、理解下列词句的意思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或:_________ 陷: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_ 乃: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1)一夜五更,________。
(2)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3)世界上重大的________,有时还面临受到________的风险。
(4)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5)不管遇到________,不管遇到________,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9、课外类文阅读。
读懂德国人
曾经看到一则报道:一群大学生在德国街头做了个试验,把“男”“女”两字分别贴在并列的电话亭上。过了一会,他们看到“男人电话亭”外站着一排等候打电话的男人,而“女人电话亭”却空着。
迈克是我的德国同学,一次聚会上我随口对他说:“你们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哪天请我们尝尝怎么样?”第二个周末,他真的驾车越过德法边境,行驶了几百公里,把一大箱啤酒挨门挨户送给同楼每一个人。
一次,我请史蒂凡晚饭后来我宿舍喝咖啡。他要我告诉他一个精确时间,因为“晚饭后”太模糊了。我说:“那就六点半吧。”六点半左右,我打开房门,看见他像卫兵一样在我门前站着。我问他为什么不敲门,他说还差两分钟。喝咖啡时,他说起他的祖父“二战”时当过纳粹士兵,并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出于对“二战”的兴趣,我提出以后去德国见见他祖父,他答应了。几天后我已忘了这事,他却郑重其事地跑来向我提出一个请求:见面后不要谴责他的祖父。他说为了提这个请求,他已思考了好几天。我说:“你完全可以不让我去见你的祖父。”他说:“那怎么行?信守诺言是一个德国男人至高无上的原则。”
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一辆闯红灯的汽车;( )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人( )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人从一年的工作到今天晚上吃什么,( )按预先计划去做。德国孩子( )总是把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让这个习惯陪伴他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几十年的驾车史中,违章记录栏内( )是一片空白。
生性懒散的我向来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德国朋友却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会让人疲惫不堪。与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1)在短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连线搭配。
信守 秘密 | 精彩的 安排
坚守 规定 | 精心的 仪器
保守 诺言 | 精密的 时间
遵守 岗位 | 精确的 表演
(3)本文结构上属于(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用“__“画出说明作者读懂德国人的句子。
10、短文阅读。
梦圆飞天(节选)
①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 例)。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zàì zǎi)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 专家来了 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 嘹(liào liáo)亮的 歌唱祖国 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毫)。
②烈焰(生 升)腾,大漠震颤。宛(wǎn wān)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1】把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汉字画去。
【2】把第①自然段中所缺的标点符号补上。
【3】用“ ”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句中把 比喻成 。
【4】从第①段话可以体会到人们 的心情,可以用 、 等成语来形容。
11、课文阅读。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 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选文中加点的“它们”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坐在江轮甲板上,先看( ),接着看( ), 然后看( )。(要求写清看什么地方的什么)
【3】“黑色剪影”“伸展着”,这是从 (_____)方向看的;“起伏着”,是(_____)方向看的。
【4】概括这两段话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埃及的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高146 米多,相当于40 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 吨。有人估计 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 可绕地球一周 如果用火车装运 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 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 年时间。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修筑( ) 估算( )
平坦( ) 紧凑( )
【2】在文段中的“ ”里加上标点。
【3】理解填空。
(1) “这座金字塔高146 米多,相当于40 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句话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强调说明 。
(2) 文段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金字塔的特点 ;画波浪线的句子突出了金字塔的特点 。
(3)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从这两句话我们能体会出建造金字塔 、 。
13、名著选段阅读。
土地即与同进,寻至花亭不见,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做二寸长的个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
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
旁有仙吏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
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止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只见向南枝上止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望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哪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选自《西游记》第五回)
【1】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
【2】结合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从擅吃仙桃可以看出大圣不受束缚的特点。( )
(2)从变做小人睡在浓叶间可以看出大圣如同稚子,十分顽皮。( )
(3)大圣一被惊醒就从树上跳下来,拿出金箍棒,可见大圣十分胆小。( )
【3】全书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请结合文段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苹果
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得矮矮的,瘦瘦的。卸完了身上背着的弹药,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
防炮洞只有三米长,两米宽。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 )。显然。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轻易的事。我看着他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呀?”
“半路上捡到的。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说实在的,自从24日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 )似的。不用说,战士们一定也渴得受不住了。但是我想,运输员这些天在火线上跑来跑去的,比我们还艰苦,就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 )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一直没有休息。①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我把苹果递给了他。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断了右腿。他安静地躺着,很
少听到他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②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呀!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知道:在这样艰苦的时候,我不吃,他们是决不肯吃的。于是我决定,防炮洞的八个人一起来分吃这个苹果。
吃苹果也要作一番动员。我说:“同志们,我们能够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为了胜利,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身旁的小蓝。小蓝咬了一口,递给了……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 )的夜晚,我被这种战友间的情谊感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1】词语运用。联系短义内容,选择恰当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括号里。
A.烟熏火燎 B.血迹斑斑 C.战火纷飞 D.翻来覆去
【2】整体感知。
短文按照______的顺序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
【3】品读感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通过对人物________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通过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最后他没有吃这个苹果,我想此时他是这样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表观点。
在这极度艰难的环境中我流下了幸福、骄傲的泪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上,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说:“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厅中(回荡 飘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能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他画了一个“爸爸”,又画了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 象)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 精细)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 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1】将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词用“\”画掉。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从短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1)上课开始,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午 餐(21分)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上午,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去祁阳“浯溪公园”,瞻仰陶铸爷爷铜像。
我们先将铜像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将自己亲自制作的小花圈献给陶铸爷爷,然后去“陶铸展览馆”参观。望着陶爷爷生前用过的一件件遗物。想起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时针已指向12点。我们的“午餐”开始了。 同学们 我带来了蛋 饼干 健力宝 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 郑娜摆阔气地说 可是 在郑娜同学后面 蹲着一位同学 一边看书 一边捧着一个馒头津津有味地嚼着 她叫刘红
刘红同学站起身,发现地上有许多未吃完的食品。这是谁扔的呢?她走过去一一捡起来。“别人吃了不要的东西都捡起,真是羞死人!”“刘红这个样子,简直与街上的叫化子差不多!”不管同学们怎么说,刘红装着没听见似的在继续捡着。
突然,她转过身来,心情沉重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有的同学竟这样不爱惜粮食,吃不完的食品随地乱扔。这怎能对得起我们眼前的陶铸爷爷呢?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生活是多么艰苦啊!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啊!”听了刘红的话,同学们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走出“浯溪公园”,频频回首,仰望铜像。那阵阵松涛声,如同陶铸爷爷在赞扬:“刘红同学说得对啊!”
(1)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2)读第1自然段,填空。(5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3)摘抄文中的成语。(2分)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2分)
(5)我会写反义词、近义词。(4分)
反义词:干干净净—— 沉重——
近义词:艰苦—— 爱惜——
(6)望着陶铸爷爷的铜像,同学们为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17、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手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大拇指形状不美的。
【2】用“ ”画出选段中的过渡句,其作用是 。
【3】画“﹏﹏”的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请试着续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中,你知道大拇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常生活中,“大拇指”式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举出两个例子)
18、阅读与欣赏。
奇妙的电脑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里所有的数字都用“1”或“0”两种符号表示,还由于电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每秒钟可以跑30万千米,而且电子元件反应非常灵敏,( )电子计算机可以用“闪电般”的速度进行运算,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在军事上,防空雷达装上电子计算机,( )可以发现目标,( )可以控制火力,准确地击落目标。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更是举不胜举。比如,在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时,需要详细计算该用多粗的钢梁。如果用算盘计算,起码要算半年。用电子计算机,只要几分钟就算出来了。日本有座年生产6300万吨钢铁的钢铁厂,原来需要职工25000人,在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之后,只要4000多名职工就够了。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原因有三点:一是_____;二是____;三是______。
【3】电子计算机有广泛的用途,作者说了三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三是_____。
【4】作者以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时计算该用多粗的钢梁为例是为了说明( )
A.电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B.电子计算机中电子元件的反应灵敏。
C.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非常快。
【5】日本的钢铁厂原来需要职工25000人,而在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之后,只需4000多名职工。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
A.电子计算机用途广。
B.使用电子计算机可以节省大量劳力。
C.电子计算机可以在工厂运用。
【6】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9、 梦圆飞天(节选)
①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例) 。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zàì zǎi) 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 专家来了 手举花的少先队员来了 嘹(liào liáo)亮的 歌唱祖国 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毫) 。
②烈焰(生 升)腾,大漠震颤。宛(wǎn wán)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1】把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汉字画去。
【2】把第①自然段中所缺的标点符号补上。
【3】用“ ”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句句子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所选的第①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第②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2)从第①段话可以看出人们 的心情,
可以用 、 等成语来形容。
(3)读了第②段话,我们仿佛看到了 ,听到
了 ,更感受到了 。
20、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你得服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写关联词。
(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4)田忌喜欢赛马。(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这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本次习作,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学校或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等,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要说清楚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结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