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词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jǐn)管   (xiāo)烟

B.(qiǎo)然     (yì)

C.(jǔ)嚼   (biāo)致

D.盗(jié)      (huàn)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B.《草船借箭》是根据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改编的。

C.《红楼春趣》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

D.《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名(   rèn   nàn   jué

B.zhàn  zhān kuì   肥体壮(biāo

C.泥(   想(xiá   熠生辉(zhé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起____

________ ____有成_____ _____不自_____

1.半信半疑(ABAC式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2.一声不吭(“一”字开头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理解下列词句的意思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或:_________ 陷: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_ 乃: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画“ ”的部分改成成语。

1.病人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

2.沃克医生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

3.“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喃喃着。( )

4.毛主席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7、写出加点字的意思。(6分)

惊叹不   )化险为   )应怜齿印苍苔(  

 

8、不惜千金买宝刀,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欣赏。

瓜香不减来时路

田畴载绿,花木扶疏,又是一年果红瓜香。每当从卖瓜的摊前车旁走过,那缕来自大地的清香便会钻入肺腑,叫人口舌生津。那一声声熟悉的叫卖会拦住你匆匆而去的脚步,让我们循着地气向着乡土做一次深情的回眸

乡间八月,正是香瓜开园的时侯,爷爷便带着我走上那条林长草丰的沙土公路。相距或远或近的路旁就会有一筐筐粘着泥土带着芬芳的瓜摆在绿阴下,等待那颠簸往来的汽车。

卖瓜的都是熟稔的乡亲,看到领孙子的爷爷隔着很远便喊:“九叔,快过来吃瓜啊!”听到这令人怦然心动的声音,我便跟在爷爷身后一步步过去,羞涩地接过瓜,洗也不洗就咔嚓咔嚓地大快朵颐。

儿时乡村清贫,过秋儿买瓜的时候不多。古诗虽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嘴馋胆大的孩子还是禁不往那甘甜的诱惑去偷瓜,既为了解馋,也为了寻求一份刺激。

我也曾是偷瓜孩子中的一员。在骄阳似火瞌睡连连的午后,三五个小孩便鬼鬼祟祟地钻进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我们猫着腰,拨开茂密刺人的玉米叶子,屏气凝神地摸向瓜地。到了瓜秧匍匐的开阔处,前面的孩子悄悄趴下去,老鼠一般探出头观察一番,如果不见人就要下手了,不管生瓜熟瓜,够得着的无一幸免。伙伴中有一人因总摘青瓜而得名“生瓜头”。此刻,如果不幸被发现,看瓜的一声断喝,孩子们就立刻四散而逃,跑丢鞋的时候也常有。

那一次到一偏远瓜地,老瓜头许久不在,偷瓜的孩子大摇大摆地钻进瓜窝棚去吃,跑累了吃饱了之后竟然睡去了。当我们迷迷糊糊地暗睁开眼,看瓜的大爷已经从天而降立在我们面前,当时我们都傻了,垂头丧气等着一场狂风暴雨。没想到,他问问这个孩子是谁家的,那个孩子是谁家的,然后又塞给我们两个香喷喷的瓜:“以后馋了就来,别害人啦!"如此骂骂咧咧地吆喝几句便打发我们回家去了。

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懂得,其实无论吃瓜还是偷瓜,那其中都流淌着一股绵长悠远的乡情,编织着一段青葱美好令人怀念的故事。童年如梦,相信这样的美梦还在天蓝草碧瓜香弥散的乡间烂漫上演。

【1】结合全文,说说第1自然段末句“深情的回眸”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意蕴深厚,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题目“瓜香不减来时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带着问题来读书。

(1)文中的老汉和小伙子是(   )关系。

(2)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把( )让给别人,把(   )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11、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__》威尼斯是________(国家)北部的一座________

2用“\”画去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

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_________;看到_________;还看到_________……

6短文是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_______句。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①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②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选文主要描写了“牧场之国”的两个时间场景:即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用了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其中第①属于_________描写,第②句属于_________描写。

【3】“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微弱的光芒”这几个词语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夜晚荷兰牧场之国的_____________美。我还能依照词语的结构写出两个体现夜晚这种美感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为什么要描写汽笛声和车船的来往?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李广巧计退兵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三名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

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他们这边前进。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他们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就不敢轻易进攻。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士兵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他们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击,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大营。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闲适—(   )    察看—(   )   有滋有味—(    )

2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这句话中的依计而行指的是哪一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李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 )擂鼓,(   )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请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理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考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诸葛亮这样做,各是为了什么呢?选一选。

A.双面受箭,容易返回   B.使受箭面积更大

C.虚张声势,迷惑曹军   D.让曹操摸不清楚虚实

“大雾漫天”去取箭_____,“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目的是____,“一字摆开”是为了_____,“擂鼓呐喊”是为了_____

4这两个文段最能表现诸葛亮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成语概括)

5诸葛亮笑着对鲁肃说:“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盆______碗,______灶______床,______过来,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1将下面动词选填到文中“____”上。

争  夺  占  抢  移  搬

2“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等词写出了猴子________的性格特征。

3“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表现了猴子们________的心情和________的个性。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的场面。(   

A. 刘姥姥进大观园                         B. 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 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一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3这里是写________________有意拿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4这段话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笑的情形。

17、课外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________”呼应,既反映出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受到事物__________的心理。

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①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窜”字显示速度________,又来得________

3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文字表现了童年时代的“我”对百草园的________之情。

18、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老鼠买鱼

一天,鼠倾巢出动,窜上大街要把所有的鱼全买下来。

鱼行老板问:“你们不愁吃喝,买那么多鱼干啥?”“虽不愁吃喝,可要平安无事总得破费些钱财呀!”老鼠狡黠地笑了笑。

鱼行老板仍听不明白,却狠狠地敲起竹杠来。一下子,鱼价抬高了几倍。

买完鱼后,小老鼠们有的把鱼扛在身上,有的举在头上,有的抱在手上。

这时,一个小老鼠跑到老鼠头领面前说:“头儿,咱们买这么多鱼干啥呀?”老鼠头领说     笨蛋     咱们(       )不愁吃            )有老猫就过不了安稳日子     猫爱吃鱼     咱们送些鱼   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     哈哈       说着,露出得意的笑容。小老鼠仍听不明白,但也不想去问了,心想:头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跟着头儿干准没错。

       )老鼠把鱼买完了,(       )街上没有鱼卖。猫只好自认晦(huì)气,运气不好。不过,从此每天都有老鼠给猫送鱼,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

不久,该市鼠患成灾,鱼行老板这才猛然醒悟,叹息道:“我(       )赚了钱,(          )上了老鼠的当。”

【1】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费:A.费用     B.花费,耗费     C.用得多,消耗得多

( )     ( )     ( )

(2)头:A.人身器官的一部分   B.物品剩余部分   C.头目   D.第一   E.量词

( )   梳( )   铅笔( )

【2】找出短文中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3】在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选择下列合适的关联词语填进短文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虽然……却……     虽然……但是……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鱼行老板开始听了老鼠的话不明白,于是就敲竹杠”,“敲竹杠”文中指_____________;后来鱼行老板猛然醒悟,明白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送些鱼不就和猫化敌为友了吗 ”这句话中“敌”指__________;“猫非常高兴,果真与鼠‘化敌为友’了。”这句话中的“敌”指__________

(3)猫和鼠“化敌为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该市老鼠成灾。

【6】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1)老鼠买鱼送给猫。

(2)老鼠成灾,给社会造成危害。

(3)老鼠给猫送鱼,达到化敌为友的目的,讽刺社会上敌我不分的丑陋现象。

(4)反映鱼行老板开始不明白,后来猛然醒悟。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某小学学生使用网络新词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年级及人数

经常使用

偶然使用

从不使用

一二年级(100人)

10人

25人

65人

三四年级(100人)

65人

19人

16人

五六年级(100人)

89人

11人

0人

材料二: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网络新词也快速席卷到校园,它正如一场新的文化大爆炸一般,在校园中“炸”开了,像“Pk”“逆袭”“锦鲤”等这些网络新词在许多学生口中时常说着,在习作中偶尔用着,俨然成为校园里的又一“时尚”。

【1】阅读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出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这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21、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_____________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改写成被动句。

小丽把红红的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写。

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成反问句。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写成拟人句。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直接引用改为转述。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第一次为灾区捐款;第一次遭遇地震……想一想,哪一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请你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要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