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上冈、喝酒、打虎、下冈四部分内容。

B.《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

C.课文重点记叙了武松上山打虎的内容。

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书法________,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________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________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________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 虽然 但 精致

B.博大精深 不管 也 优美

C.博学多识 既然 就 典雅

D.源远流长 不仅 还 高雅

3、对下列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情趣(情调趣味)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B.簇拥(紧紧围着)   仪态端庄(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严)

C.祷告(告诉)   悠然自得(指悠闲的羊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

D.舒缓(缓慢)   极目远眺(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从军行》一诗中抒发了戍边将土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自相矛盾》一文中,我们知道“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向我们展示了乡村四月的繁忙与紧张。

(3)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手指名称

短处

长处

联想到的人

大拇指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食指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中指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无名指、小指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自立自主,_____

2.灾患灾难   _____

3.批评,罚人  ______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得   出____________

______不自______   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欲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15分)

我站在骆驼在面前,看它们咀嚼时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1给多音字加拼音,再组词。( 4分)

满分5 manfen5.com

2第一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写出了骆驼的

这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骆驼   ,说明作者   。(5分)

3你也是一个小作家,也来写一写某种动物某个时刻的样子吧。(6分)

 

10、课文片段阅读。

大(姆 拇)指在五指中,形(状 壮)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湖 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xián xuán),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pēn pèn)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jìn jìng)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sāo shāo)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汉字或读音。

2大拇指样子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文中通过具体描写大拇指的表现,突出了他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外阅读。

弹琴姑娘

不论清早、夜晚,我走在这条长的胡同里老是听到寓所斜对面高楼的窗口里,传出一阵阵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老是在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然而在那窗口里,仍然不断地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

秋天天高气爽。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个弹琴的人。可是像夜莺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从那窗口里传出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我赞美着这个弹琴的人,“锲而不舍”啊!

冬天的寒夜,有时刮风,有时飘雪,我夜深回来,走进这条长长的胡同,没遇见过一个人,可是一阵熟悉的、使人感到安慰的琴声却来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又是谁呢?”我非常想知道他,并且想见一见他。一天,音乐界的一位朋友,给了我一张音乐会的入场券。到了最后一个节目了,一个年纪小小的、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每弹完一支曲子,总是欲罢不能地一次又一次地谢幕。

我疑惑,这琴声是那样的优美、轻松,有甜味儿,却又是那样的亲切、熟悉,如逢故友,“难道弹琴的就是她?”

事情真凑巧,隔不上半个月,有一个黄昏我刚从街东口进来,又听到了琴声,就踏着“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拍子,轻快地走着,忽然琴声陡地停住了。当我快走到家门口时,猛一抬头,在那窗口的楼下,一个脸蛋儿俊秀、脖子上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正扶着一个头发全白、臂弯里夹着一叠琴谱的老教师,安步地走出来。

我愣住了,“原来就是她!”

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又响三了起来。

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1本文约900余字,你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了速读。

2写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为什么这些句子在文章的最后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中表示季节的词语。作者写四个季节的变化想告诉读者  

4用“﹏﹏﹏”画出短文中描写雨点、月亮和星星的语句。作者为什么要写雨点、月亮和星星?这种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赞美的是弹琴的小姑娘,但是作者却一直在说“我”的感受,而且只是说琴声的美妙,一点都没提到小姑娘练琴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窄(   ) 快(   )   拥挤(   )   倒退(   )

3用一个成语代替文中划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来,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6选文侧重地是(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7下列哪个方面不是介绍船夫操纵自如的驾驶技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 B.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地穿过。

C.能做急转弯 D.来往船只少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只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 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文章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

 败: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清热败火  ______

 顶: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代替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    普通      依然   

 惦记    顽强      用途   

4填空。

野菊花生长在   ,它的花美得   ,美得   。野菊花的 很强,有 的功能,还能    

5写出第23自然段的段意。

 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父亲的叮嘱

念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害病在家。父亲为了消除我的寂寞,就教我画素描。“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他总是这样叮嘱我。

休养完了,回校复课。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我们写生。那两个杨桃正对着我,从我所处的角度看去,它那轮廓根本不像杨桃,而是五个棱角的什么东西。

要不要按想象中的去画呢?这时,我想起了父亲的叮嘱。我如实照画,并把这幅习作交上去。

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倒不如说是五角星……”

老师看了看我的习作,走到我旁边,俯下身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走到教室中央,高举起我的习作,和颜悦色地问:“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像五角星!”几个同学应道,同时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

老师的神情变得有点儿严肃 半晌 又问道 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同学们摸不透老师话里的意味,不敢回答。唯有那几个笑得最厉害的不知好歹,答道:“好——笑——”

老师于是下令:“说‘好笑’的同学,请站到前面来!”那几个同学面面相觑,迟迟疑疑地走到讲台前一字儿排开。

老师让他们一个个坐到我的座位上。

“看看杨桃,像你平时想象的模样吗?”老师问。

“不……像。”

“像什么?”

“像……五角星。”

“好,你站起来。下一个……”

看着这一切,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父亲的叮嘱。是的,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觑:看):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给了我怎样的叮嘱?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来。

【4】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同学们摸不透老师话里的意味,不敢回答。(联系上文,说说老师话里的意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你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了看我的习作,到我旁边,下身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到教室中央,高起我的习作,和颜悦色地问:“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你从对老师的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女孩的梦

在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女孩吃力地抱着几本书,走进图书馆,把书放在了书架上。

女孩被陈列在书架上的书籍深深地吸引住了,她想,能够写出书来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自己写的书陈列在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样的人该多么幸福!

女孩对鬓角斑白的图书馆职员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后长大了我也会成为作家,也会写很多书。职员放下手中的印章,面带微笑,打量着女孩,真减地说:以后你写了书,就拿到我们图书馆吧,到那时,我会把你的书摆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女孩跟图书馆职员约定,以后一定不会食言。

女孩渐渐长大了,女孩的梦也跟着长大

读初中的时候,女孩开始发表小短文,体验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幸福。高中时,女孩担任了校报的编辑。后来她到一家杂志社打工,负责关于学校的消息栏。但写书,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她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书终于写成了。她把稿件寄给了两家出版社,但都被拒绝了。她忍着悲伤,把稿件藏在了自己的抽屈里。

过了几年,女孩的梦想又复活了,她投入了新的创作。她的作品终于被一家出版社选中了。但是,出书并不像出报纸那样快,她必须再等待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她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了自己写的书。她捧着书,忍不住失声痛哭。

的梦想成了现实  她想起了小时候跟图书馆职员说的话,想起了她们的约定。

那位慈爱的图书馆职员已去世很久了。她给图书馆新职员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关于一个女孩的梦和一位慈爱的图书馆职员的。新职员打电话来说;一定要来,我们会等着你的。她拿着自己的书来到了图书馆,见到了热情的新职员。新职员把她的书摆在书架的中央,她的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水。她们在图书馆门前合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记述着一个梦想实现的故事,其间经历了38年。

1文中女孩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食言一词。 

女孩跟图书馆职员约定,以后一定不会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了哪些事情?请按短文顺序简要写下来。 

初中里发表小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的句子里都有字,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和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初图书馆职员能预知女孩最后的成功吗?先选择(在括号里打“√”)再说明理由 

能(          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范进中举》(节选)

片段一: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

片段二: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注释: 1 相公:古代对读书人的敬称。 2 噫:读音。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 3 踹:读音chuài。踩,踏。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邻居道:“范________公,快些回去!你恭喜________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

A.xiànɡ  B.xiānɡ  C.zhōnɡ  D.zhònɡ

②他将________爬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________吓了一跳。

A.jiànɡ  B.jiānɡ   C.dōu   D.dū

【2】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这两段文字对范进的描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3】范进知道自己中举消息前“只装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知道消息后“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运用的写法是________;从范进两次“拍手”“笑”,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中举后心情非常________

17、阅读分享。

1.第五组课文带着我们开始了中国名著之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收在眼底,请你留下几个脚印哦:

书中有很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有很多人物,如多才多智的智多星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四大名著,一定积累了与名著有关的歇后语,写两条。(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我最棒。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息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请调整上面一段话的句序: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______ 

4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 。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 ___________,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以及民族团结的精神美。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扑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惊失色—______)   出错—______

2先用“ ”画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词语或句子,再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3你能想一个救孩子的方法吗?和船长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谁的方法好?你觉得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练习

1.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鲤鱼消失在水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公园真美丽。(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条快活的小溪流日夜不停地奔向茫茫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天地

题目:这件事,真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所填的词语,把整件事写下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感情真实,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