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请爱惜自己的身体,请勿自误

B.雨后,醉鬼踉踉跄跄地走在泥泞的街道上

C.听说儿子考上大学,李老师喜不自胜

D.大家同手同脚一会儿就把新桌椅搬进了教室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委托  锻练  难堪  心惊胆战 B.由衷  喉咙  吓唬  肃然起敬

C.保姆  摔跤  瞄准  纵横交措 D.惊疑  附庸  相貌  一声不坑

3、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A. 表示引用部分。   B. 表示需要着重指出部分。

C. 表示特殊含义。   D. 表示否定或讽刺。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反义词

轻盈_____ 偏僻_____ 娇嫩_____

诚挚_____ 实现_____ 追随_____

5、根据拼音,写词语。

1.cí xiáng_________的奶奶说:“发生疫情,光靠dăo gào_________是没有用的,我们都要加强duàn liàn_________。”并且给我们做出了băng yàng_________。yíng_________得抗击疫情的胜利,我们都有信心!

2.洪水fàng sì_______地咆哮着,人类显得那么miăo______小。解放军战士快速bēn fù________抗洪前线,全力băo zhàng________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6、品读句子,体会语言的风趣。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①这两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_。“养尊处优”通常指__________,用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地位,非常形象。

②作者由“他”、无名指、食指的样子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联想到了《____________》中的关公、关平和周仓,手指和人物之间不但_________似,而且_________似,作比贴切,语言___________,表达很风趣。

7、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四月的冰河——_______________ 2.咸菜烧豆腐——_______________

3.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照旧(舅)

5._______________——无(吴)用 6.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在划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句是(   

A. 外貌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动作描写

4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 ________

10、语段阅读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描写的。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空中的白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 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1“_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加油站

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了。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圣诞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互相祝贺着圣诞快乐。小孩们穿着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一 光明一 快乐一 幸福一

2.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

各种各样: 

3.联系上下文,注意划线的部分,理解下列句子。

(1)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了。

 

(2)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

 

 

 

 

13、读课文《军神》,课文理解我能行。

一会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人受得了吗?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手术中,一向镇静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被抓破了。

【1】刘伯承做手术时,从“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 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是个经验丰富的医生,连他那紧张的双手也“微微颤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刘伯承是个“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A.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选文中画“  ”的句子写了鸡雏们吃得很饱,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母鸡的________

【2】指出选文中的句子所表现的母鸡的特点,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慈爱     勇敢

A.(____)   B.(____

【3】理解选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它还半蹲着”体现了母鸡的温顺可爱。

B.选文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母鸡的慈爱、勇敢和辛苦。

C.选文暗含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勇气

    19世纪,在英国的名门公立学校——哈罗学校,常常会出现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有一天,一个强悍的高个子男生,拦在一个新生的面前,颐指气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来乍到,不明白其中的原委,断然拒绝。高个子恼羞成怒,一把揪住了新生的领子,劈头盖脸地打了起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这小子,为了让你聪明点,我得好好开导你!新生痛得龇牙咧嘴,却并不肯乞怜告饶。

    旁观的学生或者冷眼相看,或者起哄嬉笑,或者一走了之。只有一个外表文弱的男生,看着这欺凌的一幕,眼里渐渐涌出了泪水,终于忍不住嚷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

    高个子朝那个又尖又细的抗议的声音望去,一看也是个瘦弱的新生,就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问这个干吗?

    那个新生用含泪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吧。

    高个子看着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从这以后,学校里反抗恶行暴力的声音开始响亮,帮助弱者的善举也逐渐增多,两个新生也成了莫逆之交。那位被殴打的少年,深感爱与善良的可贵,后来成为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挺身而出,为陌生弱者分担痛苦的,则是扬名全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人生旅途中,我们也需要像拜伦一样,在别人只是畏惧地逃避,或幸灾乐祸地观看时,能够拿出罕有的勇气,为了善,为了爱,也为了启迪和震撼那些冷漠的心灵。  

(1)把下列划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l________ 

k________ 

w________   j________ 

毫无畏惧

 

(2)根据已给出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________

②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凶猛。________  

(3)作者的描述使罗伯特·比尔与拜伦的性格跃然纸上,你能说说他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吗?________  

(4)拜伦对罗伯特·比尔给予帮助的方法是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你赞成这种方式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________  

(5)这篇文章对你的校园生活有启示和帮助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________

16、阅读

张大力

冯骥才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赵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   老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   至少)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容易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

“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想   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说“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在张大力举石锁这件事上,这“方法”具体指__________

【3】“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张大力没有得到钱也哈哈大笑?用“——”画出相关句子。

【5】“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大力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与理解。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总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

【2】联系课文,“应接不暇”一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

【3】“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联系课文,“这样”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用“    ”画出“人人为我”的句子;用“﹏﹏﹏”画出“我为人人”的句子。

18、课外阅读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运粮送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就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三十个军士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便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作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来,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北边的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接着,诸葛亮下令叫西城百姓随军退往汉中,大队人马立即动身。不久,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的军民也陆续赶来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谨慎——_____ 料定——_____ 倘若——_____ 计策——_____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内涵。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导致“空城计”成功的因素至少有两个,请具体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泥人张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面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快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撂高的”: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

1《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说说“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写海张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表现了海张五_________性格特征。

3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回来了。”句中加点的两个“找”字各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报”海张五的挑衅,泥人张做了哪两件事?这样做巧妙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广场(5分)

(1)金字塔真高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改变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填关联词

鲁迅(   )能写出一部部巨著,( )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

 

21、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写出两句有关学习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写出一幅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实践。(3分)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22、按要求写句子。

1山溪平静(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嘴角漾着笑(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在你的班集体中,也许他(她)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她)的某方面才能或某一个优秀的品质,让你觉得他(她)就是最“出彩”的。请以“他(她)是最出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选择一两件具体的事例,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他(她)的独特。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学名。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