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要……就…… 虽然……但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1. ( )彗星和陨石不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 )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走了。
2.( )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
3.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 )有适当的温度,( )可能孕育生命来。
4.地球上的水( )能留下来,( )孕育出了生命。
2、“涕”本义是哭泣,又指眼泪。后来“涕”则专指鼻涕。书面语中
“涕”多为眼泪意。下列词语中,“涕”是“鼻涕”意思的一项是( )
A.感激涕零
B.涕泪俱下
C.破涕为笑
D.涕零如雨
3、“他还四处 , 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下面选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是( )
A. 游览 B. 旅游 C. 游学 D. 游历
4、默写古诗《乡村四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形近字组词。
拖(______) 赴(______)蕾(______)涕(______)挠(______)贩(______)
托(______) 仆(______)擂(______)剃(______)饶(______)扳(______)
6、积累与运用。
1.在这一学期中,我积累了不少古诗词。比如,写月夜山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友人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将士壮志情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的刘伯承,__________的孙膑;也跟着作者的脚步领略了__________的荷兰,__________的埃及金字塔。
3.这个人作恶多端,如今终于进了监狱,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名言警句)
4.我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因为我深深记得《孟子》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 )
(2)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
(3)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
(4)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 )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威尼斯的小艇》是___国的__________写的。小艇的长度是___________,又窄又深,头尾的形状是_________,行船的速度____。
2.荷兰,是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
3.走在山野小路上,看着田间忙碌的人们,我不禁想起翁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①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跌下河去,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②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毛主席派我来看你。”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③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④被子!送给我?这怎么行呢?长征途中,每个人带的东西都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毛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挡严寒呢?不管怎么说,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在了我身上。
⑤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流从手上直流到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文意,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 坚硬——( )
【4】怎么能抵挡严寒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 元)来都是象形字,有着(先 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 汗)字毕(竟 竞)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 象形的特征一(但 旦)弱化,就不容易(辨 辩)认出来了。因此, 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用“√”画出文段括号内正确的字。
【2】象形字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说说形声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有趣的是,它(偶然 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 理睬)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尬,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 竞)然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用“√”标出。
(2)找出能概括这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并用“____”画出来。
(3)这个实例表现大象的特点是( )。
A.顽皮 B.礼貌 C.强壮
(4)文中的女士因为大象能把鞋还给她而感到( ),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这样的事而感到( )。
(5)文中画“ ”的句子是( ),把( )比作( )。
12、阅读课外短文《九寨沟》,完成练习。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山沟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千米,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①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②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③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④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⑤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wèi)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轻盈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jū)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到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憨态可掬:_____________
异兽珍禽:_____________
【2】写出九寨沟名字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请用文中的3个词语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展示了九寨沟独有的美。写 、 是静态描写,而写 、 等则是动态描写。
【5】把下面的句子插入到第3自然段中,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 )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作“五彩池”呢。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6】作者描写了哪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中心句是( )。
A.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B.继续向纵深处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
C.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
D.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13、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①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③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1】画横线的句①是文章的_______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②在朗读中应读出_____的语气。
【3】对画横线的句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儿自由驰骋,在这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B.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作者赞叹了草场与骏马的和谐。
【4】请体会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这段话主要是对毛主席_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先是以________的身份希望_________;然后以_______的身份决定________。
【2】毛主席做出这一艰难、痛苦的决定,体现了他( )
A.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B.丧子之后的极度悲伤
C.世人都有的伟大父爱
15、阅读加油站
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了。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圣诞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互相祝贺着圣诞快乐。小孩们穿着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一 光明一 快乐一 幸福一
2.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
各种各样:
3.联系上下文,注意划线的部分,理解下列句子。
(1)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了。
(2)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
16、阅读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奇迹,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至今仍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优越性,使汉字的奇迹更令世人惊叹和信服。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②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著名学者安子介先生说,“中国由黑龙江到云南,汉字全通。”“中华文化连绵五千年,是用汉字记载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据历史说也是由象形而来,后来变成拼音,各国文字不同,相互联结的纽带断了,结果欧洲分成大小十数个国家。如果中国早年也走这条路,早已出现江苏国、广东国了。我国方言这样多,汉字的语音无法在‘语音学’上统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对汉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见,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功能,这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是科学的方法。
⑤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我们要重新认识汉字的价值,充分发掘汉字的奥秘,以迎接汉字“发挥威力”的新时代。
【1】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第④段,你认为西方学者针对拼音文字提出的“开发右脑”的主张,是否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请说明理由。(用本自然段的一句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③段,回答问题。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精神,神色。根据本段阐述特点,我认为“采”的本义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依照下面示例,从“尘、畎、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联想。(2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经过思考而有所领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几种文字之一。
B.我国在语音学上无法统一的方言,在文字使用上却是基本统一的。
C.科学地学习汉字的方法是将汉字的“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学。
D.文中所举“日”、“月”、是汉字“六书”中的象形体,“休”是会意字,“盲”是形声字。
17、阅读与理解。
汉文读物的特质
①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文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②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文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
③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高。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④汉文读物比拼音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汉字由象形开端,最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约占汉字90%的形声字,不仅形旁有表意作用,大部分声旁也有表意作用。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汉文的词语也往往能引起读者的联想。汉语中不少词汇、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摹状等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就不仅仅是对字面义的直接摄入,而自然会从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会使人立即联想到晋代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照书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增加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⑤汉文读物在形式上具有审美特点。
⑥汉文读物内涵渊深,外延博大,纵贯古今,深入人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1】文章从四个方面说明了汉文读物的特质,请你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 ”句子中的“在语义息量相当的条件下”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选出第④段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①作比较( ) ②列数字( ) ③打比方( ) ④举例子( )
【4】文章富有文采,语言准确生动。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汉语中不少词汇、典故都能使人产生联想。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三顾茅庐”的典故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据说作为一个英雄最大的悲哀并( )被别人打败,( )在征战的疆场上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一试高低的对手。
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做英雄,我们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但和那些威名显赫的英雄一样,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有强烈的愿望,那就是给自己找个对手,让平淡的生活激荡出一些清亮亮、蓝盈盈的波浪。
瀑布寻找深潭作为对手,它在纵身飞跃的刹那,才创造出银瓶乍裂、金迸玉溅式的美丽和壮观。
钻机寻找岩石作为对手,才在寂寞、枯燥的工作中谱出流热溢火的壮歌,才能在单调乏味的日子里释放出自己的能量、闪耀出自己的辉煌。
给自己找个对手,就如同刀寻找剑,歌词寻找旋律,__________________。
……
给自己找个对手,并不是盲目地寻找“挑战者”。在这儿必须弄清楚的一点就是:我们在给自己寻找“对手”,而不是寻找“敌手”。我们并不想逞一时之能而四面树敌,八方威风。我们也绝不想把对手打倒在地,然后气喘吁吁地决出胜负、分出高低。
给自己找个对手,说白了就是自己强壮自己、自己锤炼自己。让那颗历经风霜的心在跌宕(dàng)起伏的岁月里,能够不断地迎接机遇与挑战,并且把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为自己不断成长的营养。
给自己找个对手,从某种意义上说,又何尝不是在检验自己的那根名叫命运的弹簧,到底能够承受住多少来自生活的重量?
【1】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加个合适的题目。
【2】在第一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凡夫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跌宕起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5】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让你选择,你将把什么当成你的“对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题。
村料一 名人名师说阅读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到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时就曾说到:“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一度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的他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
材料二: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时间表
时间 | 安排 |
7:00 | 起床 |
7:00——7:30 | 洗漱、吃饭、听英语音频故事 |
7:35——16:30 | 上学(中午11:40——13:50:放学、午饭、午休、作业) |
16:30 | 放学 |
16:45——21:00 | 做作业(日常作业、语文预习约40分钟、复习约40分钟、日记约20分钟、英语朗读、单词背诵约20分钟、数学约20分钟) |
21:20 | 上床、阅读10分钟 |
【1】阅读材料一,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两份材料联合起来阅读,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这个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
20、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愿意________就________,愿意________就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很久十余年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的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展示。
请以“那一刻,我真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高兴、后悔、伤心、难过、激动等。
2.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内心活动。
3.书写工整美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