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刷子李有一手活,就是刷完浆身上没有一个白点。

A.独一无二的 一定

B.穷尽 一定

C.独一无二的 断

D.穷尽 断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吾盾之(坚固)   甚聪(能干)

B.旁李(道路)       物莫能也(刺破)

C.孔君平其父(拜访)   曰(或者)

D.冀得兔(复习)   之曰(称赞)

3、下面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吾盾之 

B.弗能 得心

C.问其  缘

D.株待兔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朗读这个句子,应该用________(自信 质问 热情 平淡)的语气。

5、词语大观园(查字典

部首

读音

共几画

第五画名称

在词语中的意思

生辉

 

 

 

 

 

 

 

 

 

 

 

 

 

 

 

 

 

6、请根据日常背诵和阅读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2)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云横牛背,______________

(4)猪八戒照镜子——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6)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7、认真读下面这段对话,注意提示语的位置,想想一共用了哪几种对话方式,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四种对话方式。

8、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写出成语故事中的重要人物。(10分)

完(璧)归赵——蔺相如  三顾茅(  )—— 负(  )请罪——

(  )门立雪—— 万事( )备—— 毛(  )自荐——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延伸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 “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字母填在括号里。这两段话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 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是写____________有意拿______取乐,目的是讨好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4】第二段着重写这些人笑的具体情形,在文中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10、类文阅读

钢铁般的意志

战斗仍在继续。突然一股暗藏的敌人向他们开火了,子弹疯狂地扫射过来。刘伯承看到一个士兵射击时身体暴露过多,很危险,便赶紧朝他扑过去,大声喊:“危险!快趴下!”话音未落,敌人射来的一颗飞弹击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旁边的战士们见到连长这样,慌忙围拢过来,进行抢救。这时,刘伯承苏醒过来,他用手摸了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这是什么?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打坏,眼珠又掉出了眼窝。战斗还在继续,他试着用手把眼珠塞回眼眶,可是没用,刚一松手,眼珠又掉了出来,他明白,这只眼睛已经废了。

看着激烈的战斗,他把扶着他的士兵一把推开,又用手指着正在进攻的敌人,大喝道:“管我干啥!快去!”说完,一狠心,抓起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地攥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烈( )     隐藏( )        显露( )     清醒( )

【2】刘伯承为什么会受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伯承的伤势很严重,这可以从下列哪一句看出来?(     

A.看着激烈的战斗,他把扶着他的士兵一把推开,又用手指着正在进攻的敌人,大喝道;“管我干啥!快去!”说完,一狠心,抓起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地攥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

B.刘伯承看到一个士兵射击时身体暴露过多,很危险,便赶紧朝他扑过去,大声喊:“危险!快趴下!”话音未落,敌人射来的一颗飞弹击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到在地,血流如注。

C.这时,刘伯承苏醒过来,他用手摸了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这是什么?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打坏,眼珠又掉出了眼窝。

11、阅读加油站!

走时,他问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说没有。只有当了三年兵的李辉大胆地说;我,想请假。班长马上瞪了他一眼,可已经来不及了。

将军疑惑地问:请假干什么?

我想……我想到山下去看看树,三年了……三年来我没有见到过绿色。

所有的人一下子静在那里,只有狂风吹拂着每个人的衣角。将军转过身去,他哽咽着,两颗豆大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滚下来。猛地,他转过身来,大声地说:准假!战士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次机会,你们……都有这个权利……”

然后,将军缓缓地抬起手来,给我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所有的人,包括师长、团长都掉泪了,但是谁也没有哭出声来,唯有高原的风在呼啸。

于是,我们有机会轮流下山去看一次树。'我们流连在树下,深情地凝望着。那粗壮的、顽强的胡杨树啊,那树叶密密的、宽阔的胡杨树啊,随同它光亮的绿色,它冲天的气势,还有它无声汹涌的血汗以及脉络的丝丝缕缕,从此就永远印在我们青春岁月的深处!

1.用__画出描写胡杨样子的句子。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的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那树叶密密的、宽阔的胡杨树啊,随同它光亮的绿色……从此就永远印在我们青春岁月的深处!

 

3.将军缓缓地抬起手来,给我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句话中包含着哪些深意?

 

4.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拐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早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崔明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并不以为奇,就 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   着他的袖管,   着他的衣襟,直到   出帽子来为止。

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的神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好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儿,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用一种方法抓掉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す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国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祖父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有删改)

1《呼兰河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2把右面的动词填入文中合适的横线处。  摸  找  抱  撕

3文章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了祖父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的句子,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在作者的心里“另是一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阴沉沉的。下午2点多钟,谭千秋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得起劲时,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地震!谭千秋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上跑。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时12分,谭千秋终于被找到。“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他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是他这一生永远忘不掉的。“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回忆当时的情景,获救的学生神情仍然紧张。

同在一所学校任教的妻子张关蓉终于在次日清早见到了自己的丈夫。她拉起丈夫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她轻揉着丈夫的手指,痛哭失声……张关蓉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蓬乱的头发被细细地梳理成丈夫生前习惯的发型:“我的爱人,让我给你细细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经温柔地擦去我脸上的泪水。我的爱人,你宽阔的臂膀给了我栖息的港湾,更给了大震中四个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汉也会累吗?你怎么躺下就不再起来?让我跪下来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离,让我为你温暖冰凉的手指……”

1为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3透过这些描写,你感受到谭千秋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4读完短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汶川大地震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传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说一说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最少说出5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群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已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道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 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 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文中第7自然段描写军需处长冻死在树干下的情景,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侧面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语言描写

2“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对这句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将军由暴怒到惊愕,再到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

B.“愣”和前边的“怒”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军爱护战士、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C.“愣”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

D.使读者体会到将军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3短文首尾都对“风雪”进行了描写,作用是( )

A.首尾呼应,突出行军环境恶劣,为后文更好地表现战士们不怕苦的精神作铺垫。

B.为了迎合标题,让“丰碑”更显冷峻和高大。

C.故事发生在翻越大雪山的路上,不得不提“风雪”。

D.反映环境恶劣,行军艰难,不仅为军需处长的牺牲埋下了伏笔,也为其牺牲渲染了悲壮气氛。

4对短文标题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丰碑”象征了以军需处长为代表的红军战士先人后己、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军需处长是坐在树下牺牲的,看上去就像是一座丰碑。

C.“丰碑”是说军需处长在其他战士们心中的形象很高大。

D.“丰碑”一词是从情感层面来说的,表达了对军需处长个人的缅怀和赞颂。

5读完短文后,你想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理解。

上天种的花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不是一般的植物。它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③它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这究竟是什么?没人种植,怎么凭空长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只有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世上还有和肉一样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破碗扣着它,我们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

⑥往日只洒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身上。

⑦后来就格外留意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等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什么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慈祥地笑着。

⑩怪不得只我们家有,我们骄傲地昂起头。母亲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我们欣然接受。是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

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我们再也不争抢。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与身边的每个人相处。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在院子的墙根处,这异样的植物是什么?(     

A.蘑菇

B.灵芝

C.野花

D.“狗尿苔”

【2】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姐弟先后做了哪些事?(     

①搭建小篱笆       ②找来破碗扣着     ③日夜严加看守       ④揭开碗看生长的进度

A.①②④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3】阅读短文,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小时候,我们家只有春节才可以尝到肉,日子过得很清苦。

B.第一次品尝到这不一般的植物,没有如母亲说的肉香味,我们感到很失望。

C.文中第②自然段通过描写植物的样子,写出我们对它由衷的喜爱。

D.文章中画线句子是过渡句,突出母亲的话带给我们巨大影响,使我们注意言行,变得乖巧。

【4】结合短文,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发现蘑菇→( )( )→品尝蘑菇

人物内心变化

惊奇欣喜→( )→小心翼翼→( )

【5】阅读短文,说说第⑨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1在划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句是(   

A. 外貌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动作描写

4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 ________

17、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来自微博的一条消息称,波士顿大学科学家首次拍下人类睡眠时大脑清洗的过程:血液周期性流出→脑脊液趁杋涌入→清除毒素,并证实大脑衰老与睡眠期的脑波活动有关。研究证实了“熬夜会变笨”这一说法。而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使人“变笨”,还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耳鸣、脸色蜡黄……

1阅读材料一,我们了解到该校大学生对睡眠不满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入睡困难 B.睡眠环境不好 C.作息时间不规律 D.睡眠时间不足

2阅读材料二回答,长期熬夜导致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阅读材料,请你对该校大学生如何保证睡眠质量提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ー(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捧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人括号里。扑 掀   撺   搭

2画线句子中“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写出了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武松和大虫的搏斗过程。说说你从武松的“闪、躲”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虫 武松

扑来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躲在一边

虎尾倒竖、剪  →   __________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武松打虎,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大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物描写一组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盏,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òu  sǒ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ɡ)。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áo  ráo),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ānɡ  dànɡ):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 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é  biè)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你找一找,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

4请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5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度,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改写成陈述句:

2巧克力、压缩饼干冻得像鹅卵石一样坚硬,难以人口。

写一个比喻句:

3.事业与我同在,亲人与我同在,祖国人民与我同在。

写一个排比句:

 

 

 

21、改为反问句。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傻事我不会再做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操场扩张了不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芳草地。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门前的小河、屋后的小树林、美丽的公园……哪一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按一定的顺序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