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唐僧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 )

A.宋朝 B.明朝 C.秦朝 D.唐朝

2、最适合夸奖同学表达能力强的一句歇后语是( )

A.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

B.百货大楼卖西装——一套一套的。

C.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D.洞庭湖吹喇叭——想(响)得宽。

3、一锤定音。 (4分)

(báo  bó 望(yí  nínɡ 狞(zhēnɡ  zēnɡ  (zhù  chù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经典阅读填空。

(1)阅读经典,方能成就人生。“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这句话中藏着两部古典名著,分别是曹雪芹写的_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通过本学期的课外文学名著单元的学习,我还认识了______的诸葛亮,课外我还读过和这个人物有关的故事——______

(2)在《人物描写一组》中,《摔跤》选自徐光耀的儿童小说________,《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老舍先生的________,《两茎灯草》选自清代______的讽刺小说________。这组课文,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和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形象。

5、按原文填空。

(1)人有耻,_________。(《朱子语类》)

(2)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_____。(《稚子弄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4)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村四月》)

(6)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_______________。”(《自相矛盾》)

6、根据你的积累完成下列文学常识填空。

1. ____________: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及笄:指女子满________岁。

3.弱冠:指___________左右的年纪。

4.___________:描指人三十岁。

5.___________:指人四十岁。

6.花甲:指人___________岁。

7.________:指人七十岁。

8.期颐:指人__________岁。

7、根据拼音写词语。

héng  lán jié gòu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huà  fǎng   chún cu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起____

________ ____有成_____ _____不自_____

1.半信半疑(ABAC式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2.一声不吭(“一”字开头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驴的评价

主人对鞍下的马和脚边的狗爱护备至,因为它们都曾给他带来过荣誉:马曾夺得赛马会金牌,狗在一次追捕比赛中名震四邻。但是,主人不喜欢整天在磨坊里劳动的驴,因为历史上从未举办过推磨比赛,它也就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对于驴,他从不给它好脸色看。

驴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终于有一天,它在委屈和劳累中走完生命的路程,倒在了磨坊。

死了好!主人并不悲伤,反倒有几分高兴。可是没过几天,他觉得不自在了。早晨,碗里少了香喷喷的豆浆;中午,桌上缺了鲜嫩嫩的豆腐。又过了几天,他实在耐不住了,便对马说:“亲爱的,你去磨坊里推会儿磨吧!”马一听囗拉长了脸囗这怎么使得囗用马推磨囗而且是一匹夺得金牌的马囗不怕人家笑话囗

主人又跟狗商量:“亲爱的,那你去吧!”狗叹息道:“主人,我是忠于你的,你叫我到东我不到西,叫我赶鸭我不追鸡。可是,你看我这弯虾似的身架,瞧我这芦柴的四肢,能拉得动磨吗?”

主人听了它们的话,心里终于明白了……

1在文中的“囗”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读文中画“﹏﹏﹏”的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体现出了狗_______的特征。

(2)我能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引文的省略;③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④表示语意未尽。短文结尾处的省略号是第___种用法。请你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像马和狗那样偷奸耍滑,只知道炫耀自己功劳的人,会被人们耻笑和看不起。

B.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像驴那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地努力工作的人,同样值得人们尊重。

10、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话剧《陈毅市长》第五场(节选)

时间:一九四九年冬的一天深夜

地点:上海,化学家齐仰之的家

(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齐仰之大皱眉头,拿起话筒。)

齐仰之(极不耐烦地) 谁?……你不知道我在工作吗?……知道!知道干吗还来打扰我?朋友?工作的时候只有元素、分子量是我的朋友!……不,我早就声明过,政治是与我绝缘的,我也绝不会溶解在政治里。……我是个化学家,干嘛要去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不去!不去!……什么?陈市长亲自下的请帖?……哪个陈市长?我不认识!就是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齐仰之不由分说地将电话挂上,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少倾,陈毅上,按门口的电铃。)

……

(陈毅夜访齐仰之,齐仰之闭门谢客,陈毅好不容易进得门来。)

陈毅(看到墙上贴的条幅,念) “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齐仰之(看表) 有何见教?请说吧!

陈毅(也看表) 真的只待三分钟?

齐仰之 从不例外

陈毅 可我作报告,一讲就是几个钟头。

齐仰之(看表) 还有两分半钟了!

陈毅 好好好!这次我趋访贵宅,一是向齐先生致以问候;二是为了谈谈本市长对齐先生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齐仰之 哦?敬听高论!

陈毅 我以为,齐先生虽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齐仰之 什么?我齐仰之研究化学四十余年,虽然生性驽钝,建树不多,但举凡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

陈毅 说来话长,片刻之间,难以尽意,还是改日再来,改日再来。(陈毅站起,假意要走,齐仰之连忙拦住。)

齐仰之 不不不,那就请陈市长尽情尽意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

陈毅 要不得,要不得,齐先生是从不破例的。

齐仰之 今日可以破此一例。

陈毅 可以破此一例?

齐仰之 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请!

(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

陈毅 好,我是说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无知。

齐仰之 共产党人的化学?他研究些什么?

陈毅 就以中国而言,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压迫的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就是共产党人的化学,社会变化之学。

齐仰之 这种化学,与我何干?不知亦不为耻!

陈毅 先生之言差矣。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齐先生曾说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究其原因,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想当初,齐先生从海外学成归国,雄心勃勃,一心想振兴中国的医药化学,遍建药厂,为亿万民众的健康造福。可是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毫不重视。齐先生奔走呼告,尽遭冷遇,以致心灰意冷,躲进书斋,闭门研究学问以自娱,从此不再过问世事。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的吗?

齐仰之 (深有感触)是呀,是呀,归国之后,看到偌大一个中国,举目皆是外商所开设的药厂、药店,所有药品几乎全靠进口。叶酸是日本的,酒精是荷兰的,盘尼西林是英国的。这真叫我痛心疾首。我也曾找宋子文当面谈过兴办中国医药工业之事,可是他竟说,外国药用也用不完,再制中国药岂不多此一举?我几乎气昏了……

陈毅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你推开窗子往外看一看嘛,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科学有了光明的前途。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所以我特地前来,清齐先生出山,为发展新中国的医药事业做出贡献!我们打算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齐仰之 (大喜)哦?这可是我多年的愿望!

陈毅 市政府决定聘请齐先生主持筹划。

齐仰之 好,我一定效力,一定效力!

陈毅 至于详细计划,改日再与齐先生细谈吧。

齐仰之 不,不,现在就谈!现在就谈!

陈毅 已经谈了三十分钟了。

齐仰之 没关系,我们可以秉烛夜谈。

陈 毅 再谈多久?

齐仰之 (扯下“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撕得粉碎)三天三夜!

齐仰之 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1判断下面信息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这个故事发生在建国初期的北京。 _______

(2)因为陈毅的市长身份,齐仰之才破例与他长谈。 _______

(3)陈毅市长说的共产党人的化学是研究社会变化之学。 _______

(4)兴建中国自己的盘尼西林药厂是齐仰之多年的愿望。 _______

2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陈毅市长说齐先生对一门化学也许一窍不通,主要用意是( )

A. 激将法,引齐先生破例与他长谈。   B. 贬低齐先生,挫挫他的脾气。

C. 宣讲共产党人的化学。   D. 指出齐先生的知识缺陷。

3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下面哪一条不适合用来评论陈毅市长?( )

A. 豪爽风趣   B. 机智幽默   C. 礼贤下士   D. 刚愎自用

4这一场剧本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毅市长说“先生此言差矣”这一段台词,是围绕哪个观点论述的?用“~~~”画出来。

6你觉得齐仰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先概括他给你的印象,再从文中找出理由具体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想想齐仰之先生前后齐了什么“化学变化”,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假如你是齐仰之先生,去找宋子文谈兴办中国医药工业之事,宋子文对你说:“外国药用也用不完,再搞中国药岂不多此一举?”你将如何回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厄运打不垮信念,危机摧不毁意志

没有人喜欢厄运,没有人欢迎危机,但厄运往往不请自来,危机常常不期而至。最惨的厄运可能带来最好的运气,最深的危机可以变为最大的转机。创新无法规划,发展难以预测,我们无法完全掌控其中的过程,也不会看到发生的点点滴滴。正是这种不可知、正是这种变数、正是这种可能的缺陷和不完美、正是这种人类企图改造社会的欲罢不能才使这个世界有了永无止境发展下去的动力。

欣然地接受挑战吧!厄运和危机只不过又是一个开始而已。从头再来,恰如凤凰浴火重生,好似蝴蝶沐水沉香。人类的成功不在于完美、不在于优秀,而在于面对问题行动果敢、不推不拒、百折不挠、永不言弃。只要经历痛到极限的挣扎过程,各种无奈便会远离而去,所有劫难就会裂开希望的缝隙。

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只要危机摧不毁意志,希望的芽儿就会扎根在绝望的坚冰上。(   )经历过地狱的磨炼( )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经历过厄运的颠簸,成功才不会变成过眼云烟;只有从危机中崛起,我们才能真正地顶天立地。

1照样子,写词语。

顶天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的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熙凤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携:________。

②标致:________。  

(2)王熙凤说的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________,实际上却是在阿谀________,同时又安慰了________,做到了面面俱到。  

(3)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王熙凤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首都——莫斯科(节选)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后来,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

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8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绿色首都。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建立 林立 矗立

________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

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

【2】“举世闻名”的意思是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为什么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莫斯科过去被称为“________”是因为那里________;现在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________,莫斯科已经成了“________”。

【5】俄罗斯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首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请你写两句关于植树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短文先写了表演前的情况:背景是_______;人物是_______;性格是______;神情是______;而腰鼓则是_________

【2】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了西北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某学校开展了“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活动,对全校学生做了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下图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材料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战争年代,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日联军八位女战士等人的英雄故事感天动地,这些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岁月静好;和平时期,守岛三十二载的王继才、“你退后,让我来”的排雷英雄杜富国,都是一心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以“无我”的心态成就“大我”的英雄……他们用奉献和牺牲,诠释了军人的底色。正因为他们爱国、勇于担当,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材料三】 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大凉山深处——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消防人员、地方扑火队队员等扑向火海,与火魔展开殊死搏斗。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31名扑火人员壮烈牺牲。这些救火英雄们,用生命诠释着使命、责任和担当,用行动诠释着“人民公仆”的内涵!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柱状图中,浅色部分是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人数所占比例,深色部分是不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人数所占比例。______

(2)该校大部分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动漫电影英雄较为熟悉。______

(3)在调查结果中,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对当代英雄的情况不了解。______

【2】《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根据你的理解,下列人物中,不是英雄的是( )

A.航天员杨利伟

B.寒窗苦读的高考状元

C.守岛三十二载的王继才

D.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3】任选材料中的一位英雄(或一个群体),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并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赞扬。

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

赞扬: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材料,同学们对“英雄”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同学们的讨论作总结发言。

小辉:古代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戚继光等,勇武过人,实在令人钦佩。

小丹: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如超人、钢铁侠等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小薇: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才是真英雄。

小波:现在是和平时期,基本不打仗,也没有外星人入侵,这些英雄再厉害也没用啦。

小梅:那我们今天还需不需要英雄?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文片段阅读。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 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   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刚喊出   三   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在文段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____”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思考“正在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向海里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时间的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说明时间很长。

C.表示意思的转折。表明孩子从水里浮上来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但大家觉得时间很长。

6请你说一说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全文想一想用枪逼迫孩子向海里跳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贾平凹的《丑石》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啥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都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

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的伟大。

【1】写“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这“好些人”具体指(       )。

A.村里村外的人

B.看热闹的人

C.关心丑石命运的人

D.对天文学有研究的人

【2】把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丑石“无用”的语句在原文用“       ”画出来。

【3】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的是(       )。

A.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4】对文中最后一段画横线句中的“屈”字做出准确解释的是(       )。

A.理亏

B.弯曲

C.屈服

D.委曲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

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

B.我感到自己的无知。

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热闪光。

D.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6】读了此文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下面这段话,答题。

行者道:劳苦倒也不说。那铁扇仙,你道是谁?那厮原来是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罗刹女,又唤铁扇公主。我寻到洞外借扇,她就与我讲起仇隙,把我砍了几剑。是我使棒吓她,她就把扇子扇了我一下,飘飘荡荡,直刮到小须弥山。幸见灵吉菩萨,送了我一粒定风丹,指与归路,复至翠云山。又见罗制女,罗利女又使扇子,摘我不动,她就回洞。是老孙变作一个蟭蟟虫,飞入洞去。那厮正讨茶吃,是我又钻在茶沫之下,到她肚里,做起手脚。她疼痛难禁,不住口的叫我做叔叔饶命,情愿将扇借与我,我却饶了她,拿将扇来,待过了火焰山,仍送还她。”

1这段话出自小说《_________》。行者是小说中的人物_________(填姓名)。

2他说的这段话是在讲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外短文《哨卡》,完成练习。

哨卡

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里。屋外(  ),发出阵阵怵(chù)人的尖啸。雪花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乎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刮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疑惑起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niè)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  ),支撑在天地之间。

【1】给文中的括号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A.狂风怒号   B.波涛汹涌   C.各有所长   D.融为一体

【2】短文中描写将军往哨卡攀登时的艰难很细致,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说明将军好久没有攀登了,所以失去了耐力与技巧。

B.说明将军具有艰苦卓绝的品质,还具有不听人劝的叛逆精神。

C.说明哨卡的环境很恶劣,突出边防战士的艰苦。

D.突出主要任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3】短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将军在海拔五千米的哨卡上神情变化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团长的弟弟具有怎样的品质呢?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花园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骆驼咀嚼。(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2、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枪声低回在角落。(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掩埋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改写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假如我是 (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

提示:孙悟空、哪吒、武松、诸葛亮、曹操……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假如你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你会怎么样?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展开想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文中不得出现真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