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四时田园杂兴》是组诗共六十首,以下诗句同样出自该组诗的是(  )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中,最准确的项是(   

他是屹立在文学名著中神一样的人物。隐居深山时,他  ;面对周瑜屡次陷害,他    ;空城迎敌,他却能  。他,就是诸葛亮。

A.以德报怨 淡泊明志 镇定自若

B.镇定自若 以德报怨 淡泊明志

C.淡泊明志 以德报怨 镇定自若

D.淡泊明志 镇定自若 以德报怨

3、下列帶音是否正的打“√”的打“×”(6分)

zhì (fēn) (líng)

(pō) (cān) 透( (pèi)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转眼镜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2)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 _____)(_____旖旎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读一读,填一填。

1.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2.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

3.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

4.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6.爱国是什么?爱国是王昌龄《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爱国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殷切期盼;爱国也蕴含在戍边将士“青山处处埋忠骨,____________”的铮铮誓言中。

7、看拼音,写生字。

(1)爸爸妈妈说:“孩子,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dùn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路曼曼其修远兮,wú________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在追寻真理方面)前面的道路又远又长啊,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自相矛盾》中,楚人吹嘘自己的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夸耀自己的矛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

(2)学了《田忌赛马》一文,小华感叹道:“孙膑使田忌稳操胜券,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他不愧为战国时期的军事家!”

(3)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水手拿猴子取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知识巩固。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默默无言的含义_________

2作者眼中 “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买书

△很多年前,在辛辛那提州,我偶然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一个小孩在问营业员是否有地理书出售。他,大约十二岁,面目清秀,衣衫褴楼。

“多极了。”营业员说。小孩问:“多少钱一本?”“一美元,我的小家伙。”

“呀,对不起,我不知道书会这么贵。”他转过身,向门口走去。脚刚要迈出门槛,忽然又转过身,走了回来。

“我口袋里只有六十二美分。”他说,“先生,我赊账(意思是:先不给钱或者少给钱把物品拿走)行吗?过几天我就来还清不足的部分。”

小家伙多么渴望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啊!当营业员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时,这失望透了的小家伙,抬起头,苦笑着看了看我,脚步沉重地走出了书店。我跟着走了出来。

“你准备怎么办呢?”我问。

“我到别的地方再去试试,先生。”

“我也去,看看你最后是怎么成功的,你不会介意吧?”

“不会。”他惊奇地回答。

△我跟他连续进了四家书店,我们在四处碰了壁。小家伙的脸上布满了失望的阴云。

“你还要试试吗?”我问。

“不错,先生,我要到所有的书店里都去试一试,说不定我会找到一家肯赊账

△我们来到了第五家书店。小家伙勇敢地走到书店老板面前,讲明自己的请求。

“你十分需要这本书吗?”老板问。

“是的,先生,十分需要。”

“你为什么如此需要呢?”

“学习,先生。我没钱上学。一有空,我就在家自学。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有书,假如我没有,我会落在他们后头的。再说,我父亲是个水手,我想知道他去过的那些地方。”

“你父亲现在还出海吗?”

“他已经死了。”男孩低沉地回答,头也沉重地低下了,眼睛里淌出一串泪珠,

“我长大了也要当水手。”

“是吗,孩子?”老板盯着他,惊讶地问。

“嗯,先生,只要我还活着。”

“呃,小家伙,我告诉你我要怎么做。这本新书现在就给你,至于不够的部分,你什么时候来还都行。或者呢,我给你一本旧的,只要五十美分……”

“跟其它书一样,而且不缺页?”

“对,跟新的一模一样。只是旧了点。”

“噢,好极了,这样我还可以剩下十二美分。现在,我倒要庆幸没在别的店里买到这本书了。”

男孩付款时,老板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我,于是,我把前面所发生的事情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

老板听我说完后,在给男孩书的同时,又给了他一支崭新的铅笔,外加一沓雪白的纸。

1文章分为三部分,请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按照_______顺序记叙的。

3“这失望透了的小家伙,抬起头,苦笑着看了看我,脚步沉重地走出了书店。”这句话中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了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急需一本地理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文中的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拐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早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崔明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并不以为奇,就 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   着他的袖管,   着他的衣襟,直到   出帽子来为止。

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的神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好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儿,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用一种方法抓掉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す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国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祖父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有删改)

1《呼兰河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

2把右面的动词填入文中合适的横线处。  摸  找  抱  撕

3文章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了祖父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的句子,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在作者的心里“另是一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挑战课外阅读。

在艳阳天中,许多风筝都不动的时候,有一个风等比北极星更坚定地直钉在天上的,那便是修长的蜈蚣了。它的头朝下,尾向上,眼睛可以笔直地成一条直线撞入青天的深心去。在忽而一松线的刹那,却如游龙般的矫健,但立刻又坚定如指着一个方向,把人的心带到无极之境去。

风筝在传说中以为是放晦气的,所以落到谁家的院子里,那家必定赶快把它撕掉。但在我放风筝以来,此说大约已被玩的人忘记了,小孩子有风筝自然拿去放,没有风筝呢,心里总很希望天空能摔下一个风筝来。记得好像是在正月,有一个绿色的水桶样子的风筝,底下垂着一条绿绒绒的细长尾巴,每天清早必定从我家屋角斜飞过去。我真想把那“水桶”拿过来,好像那上面拴着青青的童心飞入如碧海的睛天中去。

【1】选文写了________造型的风筝,把它比作________

【2】和课文一样,这篇文章也是写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和对____________的向往。

13、课外阅读

蚂蚁和玻璃杯

非常不幸,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开始,他俩慌慌张张地在杯底四处触探,想寻找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觉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杯壁向上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的路。然而,玻璃的表面实在太光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

揉揉摔疼了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往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爬到杯口,可惜,最后几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哪一次都跌得重,比哪一次都跌得疼。

好半天,他们才喘过气来。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会跌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只说:刚才,咱们离胜利就只差一步了。说罢,他又开始重新攀登。一次又一次跌下,一次又一次攀登,他终于摸到了杯口的边缘,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玻璃的围墙。

隔着透明的墙壁,杯子里的蚂蚁羡慕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杯子外的蚂蚁回答: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赢得成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粉身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秘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句子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概括两只蚂蚁的性格特点。

(1)留在杯子里的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出杯子的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遇到困难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短文,用心感悟,完成练习。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然后画面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上没有水,那么地球母亲   不会孕育出我们人类的子孙万代。因为最早的原始生命是在海洋中孕育形成,逐渐扩展到陆地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水。   我们每天要喝水,粮食的生长离不开水,工业生产离不开水,   说,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炎热的夏天,正当人们感到酷暑难耐时,来一场雨该有多痛快啊!走到海边,海风习习,一扫酷热的情绪;当寒冷的冬季到来时,海水把储存的热量源源不断地送给它周围的陆地……这些都是水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近年来,由于气候越来越恶劣,易门已经连系四年干旱。干旱造成了庄稼绝收,水库缺水,很多学校的学生喝不上水,现有的积水越来越少。假如干旱持续,我们将无法生存,为了我们的生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宣传:大家要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其实,不光在这一天,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用实际行动珍爱生命之水。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结合短文,理解词语。

酷热﹣_____

枯竭﹣_____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的横线上

只要…………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

4为了我们的生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作用?请你写上恰当的内容。

_____

5引号的作用有三个: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讽刺和否定。④表示特定称谓。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下面的句子中引号起什么作用?请把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横线上。

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_____

②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_____

6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摇篮”?

_____

7为什么说水是大自然的空调器”?

_____

8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等。

这样写的好处   

9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10谈谈你对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的理解。

_____

11水资源正在日益减少,面对日益加重的干旱,假如你会克隆,你准备怎样做?

_____

15、阅读天地。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本段文字选自《祖父的园子》,作者________,课文选自她的长篇小说《________》。

【2】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由快乐的。

B.祖父不去管理自己的园子,任由里面的生物随便生长和活动。

C.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园子里的生物上,表达了对祖父园子的喜爱和怀念。

D.这段话用富有孩子气和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了出来。

【3】选文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烘托了一种________的氛围。

【4】用“ ”画出本自然段的中心句。

16、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zhǎng zhàng)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dǎo dào)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什么?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B.“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3】联系全文,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什么?在文段中用“﹏﹏﹏”画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 ,却被老师 ,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如:

17、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给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比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天过去了,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石块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光呢!

大浪一听,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连续几声,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也不动。

(1)这篇短文的写作顺序是哪一种,请选择正确的打“√”

  按叙述的内容顺序写的。

  按空间位置变换的顺序写的。

 按事情发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

(2)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大浪说这句话的神态属哪种?请在括号里打“√”

虚心(   ) 藐视( ) 高兴( )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白天——     辛勤——  

(4)“—”把短文中描写大浪内心活动的句子画出来。

(5)学习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18、阅读。

军神(节选)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⑤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⑥“七十二刀”。

⑦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2】“汗珠滚滚”和“汗如雨下”都是形容________。沃克医生“汗珠滚滚”是因为________。病人“汗如雨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主要写刘伯承,为什么要用更多的笔墨来描写沃克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

19、读文章答题。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燃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好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在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了。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15公里长的林荫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梨桃。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梨树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饿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文章为了说明吐鲁番夏季气候炎热列举了两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是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

4吐鲁番人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荫路上种钻天白杨可以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请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6%)

例:天空格外晴朗,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1)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校园里可干净啦,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请以“瞧我这个人”为题写一篇敬佩自己的文章。

要求:1.写出你的特点,展现你的个性,书写认真,字迹工整。

2.有恰当的描写(外貌、动作、心理等),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